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2014年小学科学微型课题中期报告.doc
4页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2014 年微型课题《小学科学课堂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有效交流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一、课题简介课题由来: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于儿童学习本质的理解和对科学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另外,通过不断学习国外小学科学教育的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实践的改革动态,小学科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在不断反思我国的科学教育现状,我们课堂教学中,缺乏哪些体现科学本质的要素大家普遍认为,通过课改十年的洗礼,科学课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位教师的思想中,提到科学课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要突出科学探究这样的名词耳熟能详,并且就目前的科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倡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提倡构建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共识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还停留在热热闹闹地操作、小组合作、汇报现象的层面上,而对于实验数据和实验所获得的大量事实进行充分交流、理性分析、构建模型等工作缺乏思考和认识,对于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缺少思维的支撑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有些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理解有偏差,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师缺乏机智有效的课堂调控能力,对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缺少应对的策略;教学中问题设计缺少针对性,满堂问或问题过于宽泛;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缺少有效的学习指导,教学处于无序的状态;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过于窄化,过于注重程序和模式;教学材料缺乏结构性和典型性,对科学概念的形成缺少指向性等。
但课堂中最为突出的体现是:分析和解释数据、基于证据进行论证、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的过程薄弱由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科学课堂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有效交流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界定:科学活动中核心概念背后的推理过程,关注在建构概念时论证所起的作用,认识到科学知识是通过一种推理过程而建立的在科学活动中要强调逻辑推理、社会交往和讨论交流 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教学中薄弱环节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对科学课本质问题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改进课堂教学,提升科学课堂的品质,使课堂教学更能体现科学的本质揭示小学科学课堂教与学的内在规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转变教学念观,为教师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更为理想的科学探索空间,为小学科学学科营造良性发展的环境使学生学习的思维水平不断提升,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孩子分析数据、利用证据、分析交流、归纳概括、形成概念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验操作完成后,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何论证,包括个人内部对证据的理解与分析,以及成员之间的交流、质疑、反思、共识等过程。
本课题研究主要围绕:1.对实验现象和数据交流、质疑时间分配的研究2.对实验数据分析的有效指导研究3.对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的评价研究二、课题研究情况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理论著作有:(略) ,撰写的教育随笔共 14 篇,分别是:(略)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教师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验数据分析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实验数据分析主要因素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迄今为止,课题组老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微课题课堂教学展示、微课题理论学习研讨等活动三、课题研究成果1、理论成果(1)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有效交流的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实验能力、实验材料的选择等。
2)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A. 实验专项技能培训 B.实验教具开发 C.教师反馈能力提升 D.课堂教学跟踪(3)教学案例分析:王庆霖《学生探究获得的数据有误差如何分析》、安东来《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刘颖《造一艘小船》等2、实践成果(1)教师优化实验设计促进了学生有效交流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交流能力,逐渐地能将实验数据的获得与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正确的实验操作,获得实验数据,并通过小组交流,获得科学事实教师通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帮助学生顺利的获得科学数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重视了学生实验数据的获得,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学生交流的不够充分2、小组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和实验设计还需要加强,不能直接的助推学生获得实验数据从而形成科学概念。
3、对学生的伪数据和伪交流还不能进行很好的引导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课堂教学展示、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等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