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播发展的黄金时代.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918848
  • 上传时间:2017-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黄金时代的标志: 规模上:1930 年代起,美国拥有收音机的家庭成几何级数飞速增长,电台数目也翻了两三倍电台数量由 600 座(1930)猛增至 1621 座(1948)报界的反击,引发了一场“报业-广播大战”:通讯社只允许自己所属电台播送新闻简报,还必须付费拒绝向广播网提供新闻,全国性广播网被迫独立采集新闻由此 CBS 创立世界上第一家广播新闻社,在各大城市设立记者站,还同国外新闻机构谈判交换新闻而 NBC 的谢克特率先采用采访,得到独家新闻经济上:电台逐步开始获得巨额广告的支持,广播事业成为一个拥有高额利润的行业“随着全国性广播网的出现,电台的广告收入从 1927 年的 300 万美元上升到1929 年的 4000 万美元”全国性的大广告商第一次投资广播,就是从 30 年代开始的广播发展获得经济基础,巨型企业的广告支持:“幸运”牌香烟和乔治·华盛顿·希尔分析美国广播事业的起源不难发现,促成广播媒介兴起的最初动力,既不在于信息的传播,更不是为了新闻的传播,而是来自商业利润的驱动用埃默里父子的话说, “促进全国无线电广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却是通信和电气制造业中的大公司——美国电报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GE)。

      电台的发展意味着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有了更加广阔的出路” 这种情形,恰似当代网络的崛起,实际上源于诸如微软公司等电脑软件企业销售其产品的需要节目上:广播的节目形态日益丰富,表现形式日益精美,特别是新闻节目越发受到重视, 报道引起更多关注娱乐节目:“肥皂剧”的兴起:《阿莫斯与安迪》 、 《第一夜》新闻节目:现场报道、全国联播、广播评论应运而生 (国内罗斯福新政,国外二战局势)广播明星:CBS 爱德华默罗与卡腾伯恩(第一位广播评论员)广播模式:摒弃宜看不宜听的新闻写作模式,而采用适于广播新闻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二、30 年代背景:“大萧条”时代事件:“火星人入侵“、 “炉边谈话”人物:奥森·韦尔斯、富兰克林·罗斯福启示:广播的巨大影响力背景:大萧条时代1929 年到 1939 年发生在北美、西欧和其他工业化地区的经济大衰退,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一战后美国经济极度繁荣、股市虚高,导致泡沫经济1929年 10 月,华尔街股市突然崩盘,美国经济转入萧条,影响扩展至全球这次大萧条导致了百业凋敝、失业激增、人心惶惶、法西斯政权上台大萧条的特点:来势特别猛,范围特别广,时间特别长,破坏特别大。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火星人入侵” (Invasion from Mars) 大萧条岁月中,广播事业非但没有衰落反倒兴旺异常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播恰似镇静剂,使惶惶不安的民众获得精神的抚慰与寄托 美国导演兼演员奥森·韦尔斯的广播剧《星际战争》引发“火星人入侵”的社会骚乱 韦尔斯于 1938 年的万圣节前夕来临之际,将 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改变成广播剧播出他的水星剧团在其指挥下,采取了许多假戏真做的方法,播出了“火星人入侵”的新闻 逼真的演播效果使许多观众信以为真,以为末日来临,社会一片恐慌 影响:报纸抨击荒诞广播,韦尔斯也一夜成名 “火星人入侵”成为传播学经典案例,美国颁布新法规——禁止播放虚构新闻炉边谈话” (Fire Side Chats)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人民越来越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迅速改善经济状况 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广泛支持,1933 年就任美国总统,而帮助他推行“新政”的正是广播电台和“炉边谈话”  罗斯福上任后,希望利用广播的形式来挽救政府形象,恢复人民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1933 年 3 月 12 日,罗斯福上任一周后,在白宫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发表了他的第一次炉边谈话他一共进行了三次这样的炉边谈话,罗斯福的广播讲话亲切自然,拉进了和民众之间的感情人民心理获得安慰,众志成城,金融、工业逐步复兴反响巨大,成为广播史上的一个传奇三、40 年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国际广播异军突起 主角:英国广播公司(BBC) 、美国之音(VOA)启示:广播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国际广播与二战概念:国际广播又称对外广播,是指“一个国家为供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收听而进行的广播” ,其职责既有新闻传播,又有文化交流,更有政治宣传最早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是荷兰二战爆发,由于适应战争和外交的迫切需要,广播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国际广播异军突起国际广播主要分为“宣传式”和“新闻式”两种类型宣传式:代表:纳粹德国;宗旨: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风格:狂热煽情新闻式:代表:英国 BBC;宗旨:中立报道,对抗法西斯宣传;风格:冷静克制事实证明:BBC 的新闻式远比纳粹的宣传式更能赢得听众信赖,更能产生持久影响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由于机器化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和当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爆发了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在西方一些国家,商品积压,生产过剩,造成工商企业、银行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工人的大量失业,从而又导致市场购买力的急剧下降,如此恶性循环,社会经济迅速走向萧条和萎缩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主面临的首要问题,再也不是扩大再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是如何设法把已经生产出来而又大量积压的产品推销出去社会经济环境变了,生产主面临的产品推销问题却更为严峻,已经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20 年代是广播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兴起的时期此前是报纸媒介的时代1920 年前,美、英、法、俄国,就已经开始了实验性无线电广播1920 年 11 月,美国匹兹堡威斯汀豪斯公司建立的 KDKA 电台开始正式广播差不多与此同时,俄国“十月电台”创立英国广播公司,即原“BBC”,法国的巴黎广播电台,都在 1922 年间正式组建播出随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都相继建立电台,开始广播事业至 1927 年,广播电台已遍及欧洲、北美洲一种新的大众媒体的出现,必然造成对大众的极大吸引作为新的大众媒体的无线电广播,从它开始出现,就以其超强的时效性而显示出对报纸的优势1920 年 11 月 2 日,美国 KDKA 电台首播,其内容是关于哈定和考克斯在总统竞选中的得票数,其时效之快,就曾使美国报界大吃一惊,也使美国民众惊喜不已。

      在这种状况下其传播效果是可以想见的正如施拉姆所指出的:“在二十年代,一种新的宣传工具——无线电广播出现了一些惊慌的人和少数喜欢危言耸听的作家想知道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希特勒和戈培尔手下巧妙的宣传家们,能不能利用这种新式电台枪把他们精心制作的宣传弹射向无抵抗力的人们它就象一个射击场,需要的只是对着靶子射击,而子弹是无可抗拒的于是这个说(即“枪弹论” —引者注)就流传开了 ”二战以后,人们对传播效果的认识,发生了由早期的“枪弹论”到“有限效果论”的变迁,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传播研究的深入与媒介环境的变迁,也应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