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专题: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1).doc
6页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题型一 、有关扩散的问题(1) 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及其判断例题分析1.(2014•兰州)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端午节,粽叶飘香总结:扩散现象属于____________运动,而分子是极其微小的,人的肉眼直接是看不到的因此生活中凡是人的肉眼能够看得见的运动都不是扩散2.(2013•平南县二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北方常见的沙尘暴天气对环境影响也很大,此现象 ___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表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分析1. (2014•丹东)槐树开花时,可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014•东台市二模)小明在试管下部装一半体积的红墨水,再在水面上慢慢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几天后,管内液体上部出现了空隙,如图所示.这一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和________________空隙.颜色均匀的混合液体的密度________大于(大于/等于/小于)酒精的密度.(3)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_________。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分析1.(2014•齐齐哈尔)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是属于____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015•广州).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 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3.(2015江苏扬州市)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4(2015河南省)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整因为温度越高, 越剧烈题型二.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问题知识点总结:1.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__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力。
注意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2.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关系:r0=10-10 米当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r 0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 当分子之间的距离r>r 0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同时__________,但______力减小的更多,对外显示_____力的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r<r0时,引力和斥力同时__________,但______力增大的更多,对外显示_____力的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例题分析1.固体不容易分开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2. (2012•厦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破镜不能重圆 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3.(2006•崇文区二模)下列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C.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 D.打碎的瓷器不易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没有引力4.(2015四川绵阳市)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这个述象说明A.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温度越高, 固体分子這动越剧烈C. 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5.(2013•河南)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__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6(2014•赤峰)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填“A”或“B”)瓶.题型三 关于内能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_______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物体的内能越______内能的单位__________.内能的大小不仅与_________有关,还与质量有关当温度相同时,每个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都____________,但质量大的分子数目多,所以总__________.3. 机械能与内能有什么区别?①内能研究的是物体________结构,机械能研究的是物体的_______运动情况。
②内能是物体_________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整体运动 情况______关③机械能有一个确定的值,内能没有一个_______的值,它只能用______或______来描述例题分析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他的内能________.2.有两杯90℃的水,质量分别为100g和50g,那么这两杯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程度________,内能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同”)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是否正确1.一小杯热水比一桶冷水的内能大 2.水结成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3. 0 ℃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4.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动能,没有内能 6.一小杯热水的内能大约是100J 7.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题型四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热传递的条件____________.3.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的多少. 热量的单位_______.因此热量是________量,只能用______或________来描述,不能用______或_______来描述.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_.4.温度是状态量,宏观上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上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功的两种形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__________;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_____.例题分析1. (2014•雅安)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总结: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②一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增加 ③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2. (2014•滨湖区一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3.(2013•日照)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4.一杯0℃的冰和一杯0℃的水,比较其内能的大小( )A水的内能一定大 B 冰的内能一定大 C若冰和水的质量相等,冰的内能一定比水的内能少。
D若冰比水的质量大,冰的内能一定比水的内能大5.(2015.北京)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6. (2014•衡阳)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 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010-10-20t1t2t3t4t5t6温度/℃时间/min7.(2015江苏扬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D.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8.(12济宁)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 t3时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 9.(11吉林)如图所示,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块变热,内能 ;铁块的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
10.(11福州)如图19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1(09年河南).如图l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这个现象说明了 试题延伸)课堂上老师提出,如果在瓶内放入一个电子温度计,向瓶内打气,在瓶塞没有跳出之前,会观察到电子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在瓶塞跳出之后,会观察到电子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选填 “增大”或 “减小”)12(2009•重庆)物理老师在课堂上用瓶壁较薄的空矿泉水瓶做了如下演示: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瓶口和瓶内有“_________”产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做功,造成瓶内气体内能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