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质储量级别划分.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395685787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录A(标准的附录)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分^^地质可靠程度经济意义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经济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2M11)基础储量 (2M21)基础储量2M22)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11)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 332)资源量( 333)资源量( 334 )?说明: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 =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 1 =可行性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 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 1=探明的, 2=控制的, 3=推断的, 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附录B(标准的附录):指标的定义可供详查的矿产地:通过矿产资源普查(定义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矿区,或由地质 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地段,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要 求,矿床规模达到中型以上,具备开展详查工作的条件。

      1 已经大致查明矿区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体分布和 成矿远景2 对已知主要矿体已有稀疏地表工程控制,深部也有少量工程控制,大致查明了矿体 (层)的形态、产状和分布情况,大致查明了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 地质特征3 已知主要矿体已经过取样分析,取样方法及分析方法正确,质量可靠4 已经通过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对比研究,对于组分复杂、颗粒较细、工 业利用尚无成熟经验的矿产或新类型矿产,已经进行了可选(冶)性能试验5 顺便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并通 过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证实具有投资机会6 已经实际估算了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3341),开采技术条件符合现行矿产工业评价要求,其规模达到现行《矿产工 业要求参考手册》中规定的中型以上7 附有相应普查报告或相应地段的地质勘查简报及图件,并经审查认可规定提出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规定主要编写人:严铁雄、邵振国、侯向东、王启友、薛迎喜、龙宝林 规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中国地质调查局于 1999 年底下达了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编号: 1199209020 ,项目名称:固体矿产预查、普查暂行规定,工作年限1999~2000 年。

      目的任务: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对预查、普查的要求为 依据,遵照中国地调局“关于暂行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要求,编制 《固体矿产预查、普查暂行规定》预期成果:(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2) 固体矿产普查暂行规定送审提交时间:2000年12月依据地调局下达的任务,组成了以严铁雄为主编、邵振国、侯向东、龙宝 林、薛迎喜、王启友为成员的暂行规定编制组,于2000年1月开展了工作首 先学习、讨论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及地调局《关于暂行技术 标准编制工作的几点意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原则通过了暂行规定提纲和主 要内容、工作进度,并编制了设计3 月5日地调局资源评价部组织专家审查了 设计,强调暂行规定的格式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预查、普查和勘查规范总 则的格式要一致3 月底向地调局主管部门提交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地调局 资源评价部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先后几次组织专家就普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要 求,尤其是与预查工作的衔接进行了讨论编制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对原征求意 见稿进行了三次修改编制组分工:严铁雄负责协调、技术把关,起草编制说明; 邵振国、王启友起草“普查工作”部分;侯向东起草其余部分;薛迎喜、龙宝林 参与汇总、讨论及调研。

      8 月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向有色、冶金、煤炭、核工业等地质总局的总工、 原地矿系统18 个省局的新、老总工以及有关专家共 34 位发出了7 月6 日的征 求意见稿到9月下旬共反馈了17份意见此外,编制组还到云南、内蒙古两 省区组织座谈会,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专家们肯定了“暂行规定”,认为“基 本可行”、“实用性强,适当修改后尽快出版”、“尽快定稿发行”等经汇总,归 纳出 113 条意见,编制组对每条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遵循“不违背新分类 的原则,尽可能地采纳专家意见”的精神,对“规定”再次进行了修改,作为送 审稿,提供审查1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已经多元化,国家应起 的作用是根据矿产资源的储备情况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要求及 长远规划,对需要的矿产投入适量的资金进行预查、普查,为社会提供资源信息, 引导矿产勘查工作2 充分吸取我国普查工作的成功经验50 年来,我国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 成果,提高了我国国土的地质研究程度,并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此次编制暂 行规定,要充分吸取普查工作中的成功经验3 要将国际惯例的作法纳入暂行规定中矿产勘查工作是要把资源效益转 换为经济效益。

      我们将国际上惯用的可行性评价,作为一个主要部分列入其中, 将经济效益的观点植于暂行规定的始终普查阶段工作程度、预期目的也与联合 国分类框架基本一致二 两个重要概念的转变1 普查工作的新内涵:《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矿产勘 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4个阶段,比1987 年三委暂行规定中划分 为普查、详查、勘探3 个阶段多了一个阶段普查阶段的目的任务,也有了明显 的不同三委暂行规定中,普查阶段的任务是对已发现的矿点和地质、物化探等 异常进行普查工作,强调的是点上工作,还要求“一般探求 D+E 级储量,为是 否进行详查阶段工作提供依据”新分类则明确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进行数量有限的各项野外工作,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与原暂行规定在 内涵上完全不同结合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矿产勘查的 投资已多元化、国家对地质勘查的投入仅限于公益性的预查、普查,为投资者(业 主)提供资源信息,着重在普查区内含矿性的整体评价对普查区内的矿(化) 点,运用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进行稀疏控制是为了解剖麻雀,并据此评价面上整 体的含矿性,不再像原来那样重在矿点异常的评价,探求 D+E 级储量。

      从走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不可能花大量投资用在公益性的勘查工作上,只 能是通过有限的投入,为矿业市场提供资源信息,供投资者(业主)投标由于 普查工作的内涵已不同于前,此次制定的普查暂行规定依据《固体矿产资源/储 量分类》国家标准中普查工作的新内涵:重在找矿及面上的整体评价,不急于圈 矿2 推断的资源量的内涵: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是经过露头检查, 地质填图、物化探工作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的控制等普查工作,依据实测的和 假设的参数及一般工业指标或合同确定的指标,估算的矿产资源数量由于取样 工程点有限,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无代表性,开采技术条件资料很少,仅 据经验数据作了概略研究,对投资机会进行了评价,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 只能包容在内蕴经济中由于受普查阶段工作性质的制约和工程量的限制,推断 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的精度范围较原来的 D+E 级要宽,其中包括了地表 有稀疏工程控制、深部有坑、钻工程了解,精度较高、是实测的部分;也有地质 背景、矿床成因类型、综合物、化探异常特征与已证实的矿体(点)可类比,而 有依据推断的由于普查阶段并无工程间距的要求,推断的距离可依据矿化强度、 类型及异常规模确定,这部分的精度是较低的。

      因此,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绝不等同于原来的 D+E 级储量三 修编的主要内容1 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普查任务由重在已发现矿点和 地质、物化探等异常的工作,改为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 区作出评价2 章节和内容较原标准作了调整,突出和充实了普查工作的地质研究程度、 控制要求和技术方法及质量要求;新增了普查阶段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的具体 要求及普查工作应提交的成果3 调整了普查工作程度普查以1/5 万地质填图为基础,其成果达到了基 本查明地质、构造、岩浆岩的特征,比原普查总则中要求的大致查明的程度要高, 且符合实际情况普查时通过 1/5 万填图只达到大致查明,则详查、勘探时的重 点是解决矿床、矿体或矿山开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详查、勘探时再要求达到 详细查明地区地质、构造、岩浆岩是不妥的详查、勘探只能依据新资料,不断 的充实、完善这部分内容取消了“大致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 采技术条件”,改为顺便收集这方面资料新分类中普查工作重点在找矿,对面 上含矿性进行整体评价,不急于圈矿因此,顺便收集即可,只有当局部矿化强 度大,已能看到良好的前景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可适当作些水文地质工作。

      4 普查工作部署上有别于原总则,不是“筛选圈定出供评价的矿点和异常, 对筛选、圈定出的矿点或异常,按普查工作程度要求进行评价”而是可供普查 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最终提出是否有进一 步评价的价值,或圈出详查范围原总则中重在点上工作,现在则重在面上评价5 适当减少了野外勘查的工程量普查工作属公益性,主要由国家投入为 主,由于任务大、不可能有很多投入新总则中要求对矿点、矿化点用数量有限 的取样工程进行稀疏控制以及有依据的合理推断,取消了“普查的钻探工程网度 应以能控制矿体(层)远景为限的要求”可以说新总则中对矿点、矿化点的控 制程度总体低于原总则的要求6 充实了普查阶段的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的圈算要求根据新分类给推 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的定义,普查区内经稀疏控制的矿点、矿化点,结 合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类型及综合物化探异常,可进行合理的推断,不受工程间 距的限制,并提出了推断的资源量的圈算具体要求,这样便于验收推断的资源量7 严格质量要求对采样、加工、测试以及各项工作的质量,除按有关规 范要求外,也可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在合同和协议中注明,对出现的质量 问题,应逐项详细说明,不得回避、简述或归纳。

      8 增加了普查工作应提交的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和附图、附表、附件的名 称,图件及比例尺、具体要求等,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在报告的格式、内容、 侧重点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强调了探矿权人的资质、法律地位、矿权、 调查历史,在地质方面,着重详述调查方法、精度及成果的质量,在矿床方面更 应详述所获资料的可靠程度、取样、分析化验的详细情况及资源估计等并应附 有相应的附图、附表,附件等1 关于将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作为任务的问题,据《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普查区内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在普查区内本应达到 大致查明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不应有预测的资源量( 334)因此,不能在任 务中专写估算预测的资源量,否则与分类原则不符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部分 地段达不到(333)的要求,则可灵活处置,在 6.3 中已有体现2关于“基本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与“分 类”不一致的问题普查阶段一般进行1:5 万地质填图,这种中比例尺填图对 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查明程度都比较高,地层都到了组、段,区内主要构造及 分布特征也实际已达到基本查明程度,但在过去都用大致查明概括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