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戏导学稿-焦文平.doc
5页科目语文执导焦文平班级七年级 班课题《艰难地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时3课时学生姓名审核 艰难地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布置预习1、读熟课文,划出词语,给下列字注音逼攀( ) 险峰( ) 崎岖( ) 阻抑 ( )2、结合课文语境释词一泻千里: 逼狭: 丛山叠岭: 回环曲折: 崎岖:奇趣横生: 阻抑: 3、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设计: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21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1.走近李大钊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2年7月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4月6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4月28日壮烈牺牲,时年仅38岁,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坚贞的崇高品质2.整体感知 .听教师范读:思考: ①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②“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章的具体语言来回答③“雄健的国民”具体含义又是什么?请联系文章的具体语言来回答[点拨] ①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②“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问题探讨[学生活动]学生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文章中“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3)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章中比喻句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①“……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②文章第四节的含义③“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点拨](1)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其实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理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3)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②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③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2.研读赏析(1)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2)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点拨:(1)中华民族国运艰难,一种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一种明知山有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的精神2)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四)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总结反思]我们带着无比庄重而崇敬的心情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了沉浸在文章中的磅礴激情感文章中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革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势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联系当前现实,自由发挥讨论)点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
这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奋斗和牺牲,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五)巩固练习(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坦 险阻 坚难 浩浩荡荡B.宽阔 雄建 逼狭 丛山叠岭C.境界 崎岖 壮美 奇趣横生D.浊流 冒险 曲调 绝壁断涯(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魄( )魂( )仰( ) 抑( )(3)填空①雄健的精神是指( ) ②本文的作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 ) 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4)阅读文章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①作者以扬子江、黄河比喻什么?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