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必修四《5.1 社会历史的本质》教案、导学案、课后练习.doc
17页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精神: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事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点本节课我们学习社会历史的本质二)讲授新课社会历史的本质(板书)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板书)阅读与思考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劳动在人类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劳动是人类产生的决定因素,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以制造工具为特征的劳动,是人类形成的标志生产劳动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还在于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生产劳动不断创造人们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人类的延续和发展生产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人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什么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学生: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教师: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生: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板书)阅读与思考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去即便像费尔巴哈这样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为什么人们可以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却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
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使当时的人们认识社会受到了限制.马克思处在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那时的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为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能够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识人的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律实践观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教师: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学生: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教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阅读与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假如牛、马和狮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塑出狮形的神像了费尔巴哈曾对各国信仰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
于是,他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恩格斯说:“宗教按它的本质来说就是抽掉人和大自然的整个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又反过来使人和大自然从它的丰富宝库中得到一点东西宗教所描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与实际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宗教所描绘的事物的原型,宗教所描绘的事物是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加工和再创造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实际生活超脱、虚幻的反映没有具体的实际生活就不会产生相关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与思想教师: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生:(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与思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贪污腐败、拜金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仍然还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课前预习】(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 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② 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③ 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④ 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⑤ 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⑥ 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⑦ 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⑧ ,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① 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② 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③ 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④ 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⑤ 原因——社会存在。
⑥ 揭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动因,它指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⑦ 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⑨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⑩ 作用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
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探究任务]1. 为什么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主探究二:材料一: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牛头变成了鱼头,牛尾巴变成了鱼尾巴,牛身上长满了鱼鳞和鱼鳍材料二:“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李明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探究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