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飞机总体设计 - 设计过程及算例.doc

6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35177304
  • 上传时间:2023-07-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7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无人机总体设计算例任务要求:飞行高度:30-200m,飞行速度:40-90km/h,巡航速度:18m/s,最大飞行速度28m/s,爬升率4m/s,续航时间:1h ,最大过载1.7,任务载荷重量:0.5kg,背包式运输,发射方式:手抛式,回收方式:机腹着陆设计过程:无尾布局【方法:参考已有同类无人机】确定布局形式:主要是机翼、垂尾、动力、起落架等1)机翼根据经验或同类飞机确定:展弦比 5.5-6,尖削比 0.4-0.5,后掠角 28°°,安装角2°展弦比 【展弦比增大,升致阻力减小,升阻比增大】【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雷诺数降低,气动效率降低】【展弦比增大,弦长减小,翼型厚度减小,机翼结构重量上升】尖削比【尖削比影响升力展向分布,当展向升力分布接近椭圆时,升致阻力最小,低速机翼一般取0.4-0.5】后掠角【后掠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大,配下反角】【后掠角增加,尾翼舵效增加】【后掠角增加,纵向阻尼增强,纵向动稳定性增强】下反角 【上反角增加,横向稳定性增加,下反角相反】安装角 【巡航阻力最小对应机翼的迎角,通用航空飞机和自制飞机的安装角大约为2° ,运输机大约为1° ,军用飞机大约为0°,在以后的设计阶段,可通过气动计算来检查设计状态所需要的机翼实际的安装角。

      机翼外型草图(2)垂尾垂尾形式:翼尖垂尾尾空系数:Cvt=0.04/2=0.02 【双重尾】(3)动力系统形式电动无人机推进系统安装位置主要有:机头拉进式、机尾推进式、单发机翼前缘拉进式、双发形式、单发机翼后缘推进式下面研究各种布置形式对布局设计的影响动力形式优点缺点实例机头拉进式螺旋桨前方进气稳定未被干扰;容易实现重心位置设计;手抛发射不会对发射员造成危害;排气被机身和机翼阻止,影响动力系统的效率;回收降落时,电动机和螺旋桨容易触地损坏机尾推进式机头可以安装任务设备;螺旋桨也不容易在着陆时触地损坏;对螺旋桨的干扰较小;重心配置在设计重心点非常困难;单发翼前缘拉进式电动机不在占用机头位置;以便在机头安装任务设备;机身的阻力会产生一个较大的低头力矩;过高的机身也增大的结构重量,浸润面积也比较大双发翼前缘拉进式机头安装摄像设备布置需要两台电动机,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单发机翼后缘推进式机头安装摄像设备螺旋桨的滑流直接吹在尾翼上,造成无人机的稳定性变化本方案为:机尾推进式2.无人机升阻特性(极曲线)估算前面确定了机翼的基本参数,要确定无人机的具体机翼参数,还需要知道“起飞重量”、“翼载荷”,然后进行布局缩放。

      确定起飞重量,关键是电池重量,电池重量由飞机需要的能量决定,能量由飞机升阻特性决定升阻特性由飞机布局形式决定,可参考同类飞机,进行初步估算 飞机的极曲线:(1) 零升阻力系数,一般可取为2.X(一纸打比方)【参考面积统一为机翼面积】对于机身:对于机翼、尾翼,一般以翼型最大相对厚度为基础计算也可以直接根据各类飞机的统计值,选取参考值这里假设:机翼:,则; 机身:取,则; 垂尾:,则;(2)升致阻力因子 对于后掠翼飞机:至此,可以估算得到飞机的极曲线(3)飞机极曲线升阻比最大时,最大升阻比:如果飞机重量知道,获得了升阻特性,根据速度可以得到功率需求,根据航时要求可以得到能量要求,即:起飞重量决定功率能量但是起飞重量主要包括机体结构、任务设备、动力装置、电池而电池重量又决定它包含的能量的多少即:功率能量决定起飞重量确定其中一个需要依靠对方,从而提出功重比的概念起飞重量决定机翼大小,机翼大小又决定起飞重量,从而提出翼载荷的概念根据功率需求,可推出飞机功重比与翼载荷的约束分析方程:一般情况下,可先根据经验值确定翼载,然后在无人机巡航、爬升、盘旋、最大飞行速度等多个工况下,由翼载计算功重比。

      表4-1 无尾布局小型电动无人机参数统计名称翼展(m)机长(m)机翼面积(m2)重量(kg)翼载荷(kg/m2)Dragon EyeDuigan 3-P15035UAVZALA421-08从统计值可知,翼载可取7kg/m2代入上式,可得到巡航状态爬升状态:手抛速度V=10m/s:V=0.5(人手抛速度+巡航速度)=12m/s,Vy=4m/s:功重比为:48.4 W/kg巡航盘旋状态:V=18m/s,n=1.73; 功重比为:20.1 W/kg最大平飞速度状态工况功重比巡航状态爬升状态48.4 W/kg巡航盘旋状态20.1 W/kg最大平飞速度状态实际上,各种工况下,翼载与功重比之间关系图可以画出来,然后根据一些限制条件(起飞距离找围,确定相应满足条件的翼载和功重比若干组其中,是结构重量,是动力装置重量,是电池重量,是航空电子与任务设备其中,在重量设计中是不变的,是任务要求中给定的1)飞机结构重量其中,为结构重量系数一般起飞重量在几公斤围的小型无人机结构重量系数在0.25-0.35围,作为初步分析,可取为0.3常规飞机种类结构重量系数飞机种类亚音速干线客机轻型中型重型2)动力装置重量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螺旋桨等。

      电动飞机起飞重量不随飞行发生变化推导过程:其中,为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飞机最大功重比,为动力装置的比功率(功率/动力装置重量)这一参数可以取统计值分析:最大功重比为48.4w/kg,小型手抛电动无人机重量不大于5kg,因此,最大需求的功率:250W】注:通常手抛电动无人机300w的电机重量约为100g,电调约为50g,电机与螺旋桨连接器为30g从而有,动力装置的重量约为(3)电池重量电池重量=能量/能量密度其中,为飞行中电池提供的能量,为电池实际比能量(能量密度)其中,为飞行中电池提供的平均功率,为飞行时间由于飞机在爬升段需要较高功率,在飞行高度不高(相对地面<200米),爬升段时间短,可以忽略,飞行中巡航段时间最长,下滑段可以停车,飞行过程中重量不变,因此,可表示为其中,分别为电机调速器效率、电机效率、减速器效率、螺旋桨效率为飞机巡航段的需用功率为巡航段飞机的升阻比为巡航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综上可得:电池重量表达式为一般地,螺旋桨效率:在未知转速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已有的小型螺旋桨效率-速度曲线,预选一个初值在巡航速度下,效率;在起飞爬升段,效率从而得到:巡航段动力系统效率:爬升段动力系统效率:另外,还需要知道电池特性:实际比能量与平均比功率上图可以利用电池的放电特性曲线:电压-放电时间曲线(不同电流下)。

      怎么转换,上网查,斜率是放电时间)从上图中可以看出,MH-Ni比能量较低,但比能量随着比功率增大变化较小,适合大功率短时间情形,即适合飞行时间短、速度大的飞行器LiSO2比能量高,但比能量随着比功率增大迅速下降,适用于小功率长时间情形,即适合飞行时间长、速度小的飞行器因此,本方案选取LiSO2电池,根据航时要求为1小时,斜线与曲线交点得到,比能量:180Wh/kg,比功率:120W/kg另外,也可以根据统计来取值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统计品牌容量(Ah)电压(V)重量(kg)放电倍率(C)比能量(70%)比功率(1h)AKE15dn power15105105HIMODEL415BLUEARROW12tp6000-2s3pl612综上可知:通常还要满足:,这是电池放电倍率限制的4)飞机的起飞总重量其中,为已知条件,在任务书中获取综合前面可得: 主要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无人机总体参数及性能参数,确定无人机的需用功率,根据需用功率选取合适的螺旋桨和电机1)需用功率/推力曲线无人机作定常平飞时,需要的功率取飞行速度:,间隔由,求出,根据之前初步估计的升阻特性,求出,再利用求出,进而求得进而画出图VCLCDL/DPD海平面下平飞需用功率曲线海平面下的飞机需用推力(2)螺旋桨选取要求:昌敏:以推力作为指标,以巡航作为设计点a、螺旋桨必须在整个飞行速度围,提供足够的推力,以满足功率需求。

      最大飞行速度下,功率需求最大,螺旋桨的最大转速功率要大于最大平飞需用功率b、电动无人机以巡航速度飞行时间最长,努力实现螺旋桨在巡航速度下效率最大化,且螺旋桨可用功率大于且接近其需用功率从平飞需用功率曲线可知:最大需用功率为:43.4W,相应推力为:1.55N可以自已设计桨,也可以选择现有的桨)根据经验选择若干桨桨的螺距、直径已知螺旋桨的拉力系数、扭矩系数、功率系数:(以上参数、只跟进前比有关)螺旋桨的效率:, 【注:转速用r/s】以上参数需要通过实验测量、PropCalc软件仿真来获得第一步:通过实验获取前进比J=0(V=0)时的、一般情况下,通过六分量天平测试不同转速n下的螺旋桨的拉力T,通过电压电流测螺旋桨的功率P,从而可得到J=0时的、所选桨的螺距6吋、直径8吋 (1英寸=0.0254米)nPCp0TCT060007000…10000….注:一般小型无人机,常用转速10000r/min,因而测试以此为中心向两侧展开第二步:获取不同前进比J(V)下的、(注意:空速围要覆盖所设计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围,转速固定为10000r/min)【方法一】查文献,找桨的Cp-V(Cp-J),CT-V(Cp-J)曲线。

      利用文献桨与所选桨在V=0时的系数,,对文献桨的Cp-V,CT-V曲线平移,得到所选桨的Cp-V,CT-V曲线(主要原因:目前没有折算公式)方法二】通过仿真软件PropCalc计算,并结合静态结果修正【方法三】风洞测试所选桨的螺距6吋、直径8吋 (1英寸=0.0254米)JCpCT0………..0.12351971900430.0973791641497377245注:Cp /CT在转速固定下改变空速,实际上是改变了前进比第三步:计算不由J(改变V, n=10000r/min)对应下的各螺旋桨效率,确定最大效率-前进比曲线以“巡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