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形的面积案例.docx
4页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分层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教具准备:红领巾、长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一个长方形,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剪刀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有什么不同?老师今天也配带了红领巾!你们能帮忙算算做一条红领巾要用多少布吗?(把红领巾展开贴在黑板上)教师提出问题:⑴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⑵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上熟悉的红领巾实物,首先由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将“教学活动”转化为“学习活动”。
]3.讨论与归纳公式(1)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①.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②.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③.你能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设计意图:借助图形直观性,教师指明讨论的部分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行推理,加深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维,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师:现在同学们<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能帮老师解决问题了吗?1.计算一条红领巾的面积师:你能估算出这条红领巾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吗?生:…… 师:这条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学生独立完成,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全班交流做法和结果,老师提出书写格式和应注意地方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应注意什么地方?(强调“÷2”和“底和高要对应”这两个重点、难点 2.独立完成P85做一做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和应注重的要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印象。
]三、深化理解、应用拓展课本86页的练习第1题 (课件出示)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让学生认识多种交通指示牌,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设计意图:练习题以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判断练习,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突破公式中重点和难点;第三个层次,主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并通过拓展题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同时深化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四、总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小出示)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生:……师: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分“四人小组”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法,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这两问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对本课归纳出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获取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归纳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