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10页2022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贾湖遗址出土猪骨标本——黄河流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B. 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C. 石家河城遗址的发现——公元前2000多年长江流域已出现早期城市D.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铲——中国是最早金属冶炼技术的国家和地区2. 《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对于老子和荀子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解释合理的是( )①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②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③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④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3. 杜佑《通典》卷三十三《职官》云:“汉制,(郡守)岁尽,遣上计掾、史各一人,条上郡内众事,谓之计偕簿职官主要负责( )A 官吏选拔 B. 官吏考核 C. 民族事务 D. 户籍管理4.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
下列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政权的是( ) ①“相生相胜”、什伍连坐、吴起变法、双镰铁范②“敬天保民”、礼乐制度、国人暴动、“工商食官”③《礼宾图》、招提寺、藩镇割据、“开元通宝”④“以形写神”、“土断”、五胡内迁、灌钢法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②③①④5. “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朝建立了羁縻性都司卫所,如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设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等官,由当地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但须接受朝廷的统一节制这种因俗为治的政策,有利于当地的发展下列在历史上出现的边疆地区设置的机构或官职与材料中的治理方式有别的是( )①北庭都护府 ②渤海都督府 ③辽阳行省 ④驻藏大臣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6.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他们的思想( )①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 ②移植了西方的法律体系和政府体制③迈开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7. 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这一时期中国铁路的修建( )①使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 ②主要掌握在国人自己手中③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有关 ④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8. 如图为1933年3月某机关报《红色中华》推出的“三八特刊”宣传画《红色中华》可能是哪个政府机构的机关报(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 陕甘宁边区政府C. 华北人民政府 D. 广州国民政府9.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仅确定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观点……”这次会议( )A. 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B.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 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10.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②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顶层设计④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11. 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以下属于西亚地区的世界之“最”表述正确的有( )①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②创作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③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④制定了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 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下列项中,符合古代希腊民居特色的是( )A. 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B. 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C.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D. 有圆形的公共居所,屋内不分隔间13. 世界文明多姿多彩,东方的大唐帝国经历了“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盛极而衰关于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地区表述正确的是( )A. 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了诺曼王朝B.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建立C. 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成为地区强国D. 印加帝国修建道路系统,用于调动军队14. 《群神宴》是威尼斯绘画派的创立人乔凡尼·贝利尼(1430年—1516年)的名画,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对这一画作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 意大利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B. “马尼拉大帆船”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C. 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形成D. 反对教会禁欲主义,追求现实社会幸福生活15. 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西洋两岸革命浪潮此起彼伏,构成了一个“大西洋革命”时代。
以下关于“大西洋革命”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北美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B.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C. 克里姆领导摩洛哥人民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D. 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16. 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这一时期的国际金融中心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7.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些主张是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 )A. 布尔什维主义 B. 甘地主义 C. 三民主义 D. 毛泽东思想18. 《资治通鉴》卷226这样概括两税法的征收办法:“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 先以支出定赋税总额,再分配各地征收 B. 主户和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C. 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征收户税 D.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19.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这一时期传播到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可能包括( )①欧洲测绘技术 ②人痘接种法 ③血液循环规律 ④DNA双螺旋结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 如表为我国1986年个人调节税中新增应税项目表,表中信息表明了( ) 新增应税项目1承包、转包收入2私营企业投资者工资收入3投稿翻译所得收入4劳务报酬收入增加八项:化验、测试、办学、录音、录像、展览、咨询、介绍服务所A. 中国在推进世贸组织的规则 B. “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C.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 D. 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扩大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如图是《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这一进程( )A. 说明非洲走出殖民主义阴影 B. 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C. 有助于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D. 表明两大阵营加紧争夺非洲22. 公元1140年,金朝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
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金史》和《宋史》对这场大战有不同记述《宋史·岳飞传》载:“飞时出视战地,望见黄尘蔽天,自以四十骑突战,败之郾城再捷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金史·宗弼列传》载:“(兀术)自率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 《宋史》多源于宋代国史、实录故可信度更高B. 弄清历史真相须有实物史料佐证C. 历史记载往往受到著史者立场的影响D. 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的多样化二、非选择题23.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时代息息相关,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梁启超自幼读经,进入万木草堂后,他紧跟康有为推求孔子微言大义而阐发的治国平天下的学问,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推行仁政的教主,六经是改订制度以教万世之书,是万世不易的公法,是孔教的真教旨孔子以后的儒学逐渐变质走样,孔子已失真这种变质走样始于荀子,再变于刘歆,三变于宋儒,儒者不以教主对待孔子……这些思想观点无疑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这种认识出发,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中国急需进行一场重新“发明孔子之真教旨”的“宗教革命”。
——胡洋、程舒伟《试论梁启超的孔子和儒学观》材料二 1919年,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创办了《少年中国》作为会刊会员并无统一的信仰恽代英提出“联合世界革命势力(苏俄,各弱小民族革命党,各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工人为本身利益而奋斗的觉悟,且与国内各阶级反帝国主义的力量合作,以求得到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材料三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部分) 代次出生时间(年)代表人物职业(或身份)第一代:晚清一代1865—1880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官僚第二代:五四一代1880—1895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陈寅恪等教授、报人、编辑、作家等第三代:后五四一代1895—1910周恩来、邓小平、傅斯年、顾颉刚、朱自清等政治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等——摘编自许纪霖《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对孔子和儒学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在当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恽代英关于创造少年中国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简述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对此策略的实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代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并指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价值追求24. 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演进,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材料二 美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初的棉纺织业部门当时北部各州率先成为美国的纺织基地。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