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陋室铭教学教案一等奖.doc
3页22、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了解“铭”的体裁特点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节操和情趣的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齐背《秋词》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P2)"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P3)"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P4)(二)、明确目标、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出示投影)1、出示目标。
P5)2、了解作者P6)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3、文体知识P7)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简陋居室里的文章三)指导朗读1、听课文录音,落实文章字词(P8)陋室 ( lòu ) 德馨 ( xīn ) 苔痕( tái ) 鸿儒 ( hóng ) ( rú ) 调素琴 ( tiáo ) 案牍 ( dú ) 西蜀 ( shǔ ) 2、齐读课文,读准字音3、自由读文,划出押韵的字P9)这是一篇铭文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母:ing4、自由读(配乐P10),再次齐读课文,读出节奏四)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圈出不懂的地方1、小组合作,交流五)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思考1、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文章主旨?(P12)作者在写这句话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P13)思考2、陋室简陋吗(板书:陋室--不陋)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写陋室不陋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方面的特点吗?你能看出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吗?(P14)1、小组合作,交流。
相关的句子有: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写自然环境清幽雅致,这是写室中之景)安平乐道的人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的“德馨”,这是写室中之人)有学问的人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写,实写,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有情趣的人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反面写,虚写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不慕荣利的人思考3、文章引用诸葛亮、杨雄两位名人有何作用?怎样理解引用孔子的话?1、引导学生分析结尾这句话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原因)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六)写作手法分析: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P15)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板书: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说明道理)(P16)(七)课堂小结:陋室铭这篇文章短小精悍,真不愧是铭中的长者。
文章短短9句话,81个字,但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安平乐道的情趣等等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再来回味一下这篇文章P17)(八)布置作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习作,大约100字左右提示:粉笔、石子、落叶、蜜蜂、莲花、松树等)22、陋 室 铭刘禹锡 山、 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比兴)陋室 居室环境—— 清幽 (安贫乐道)德馨 交往人物—— 不俗 不陋 日常生活—— 高雅 (高洁傲岸)物 (托物言志) 志 引古贤以自况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