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收入和分配1.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92003134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9.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MPS社会总产品:社会的所有社会总产品:社会的所有社会总产品:社会的所有社会总产品:社会的所有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物质生产部门的部门的部门的部门的劳劳劳劳动者动者动者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物质产品物质产品物质产品C+V+MC+V+M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的余额而形成的收的生产资料之后的余额而形成的收V+MSNAGNP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在在在一年内生产一年内生产一年内生产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的全部最的全部最的全部最终终终终产品和劳务产品和劳务产品和劳务产品和劳务的的的的价值价值价值价值总和总和总和总和GDPGDP既定时期既定时期既定时期既定时期一国领土范围一国领土范围一国领土范围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市场价格NNPNNP::::GNP-GNP-折旧折旧折旧折旧NINI::::NNP-NNP-间接税间接税间接税间接税-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政府补贴政府补贴政府补贴政府补贴PIPI::::NI-NI-未分利润未分利润未分利润未分利润- -所得税所得税所得税所得税- -保险保险保险保险+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DPIDPI::::PI-PI-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 二、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二、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1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生产劳动的投入量、生产劳动的投入量3、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和社会分工的发展4、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4 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体系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体系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C+I+G+X -M =C+I+G+X -M 增加值法:将社会所有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加总增加值法:将社会所有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加总增加值法:将社会所有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加总增加值法:将社会所有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加总 收入法:要素报酬收入法:要素报酬收入法:要素报酬收入法:要素报酬+ +非公司收入非公司收入非公司收入非公司收入+ +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税前利润税前利润+ +折旧折旧折旧折旧 1.概念不同概念不同2.内容不同内容不同3. 税收处理不同税收处理不同 SNA核算核算SNA合理性与缺陷合理性与缺陷 MPSMPS((((NINI))))=SNA=SNA((((NINI))))+ +生产部门间生产部门间生产部门间生产部门间接税接税接税接税-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 +劳务部门)收入劳务部门)收入劳务部门)收入劳务部门)收入SNASNA((((NINI))))= MPS= MPS((((NINI))))- -生产部门间生产部门间生产部门间生产部门间接税接税接税接税+ +(劳务部门(劳务部门(劳务部门(劳务部门+ +政府部门)收入政府部门)收入政府部门)收入政府部门)收入 两个核算体系的区别两个核算体系的区别 5 四、国民收入的分配四、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存在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在存在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在存在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在存在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初初次次分分配配必要性:必要性:必要性:必要性: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 建立社会保障和后备金建立社会保障和后备金 范围:范围:范围:范围:全社会全社会途径:途径:途径:途径:国家财政预算国家财政预算范范围围结结结结果果果果 税金税金 利润利润 工资工资 企业基金企业基金再再分分配配6 五、国民收入分配的制衡机制五、国民收入分配的制衡机制价格价格财政财政税收税收银行信贷银行信贷7 六、居民收入与储蓄六、居民收入与储蓄居民居民收入收入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体制国民收入总量国民收入总量投入劳动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投入劳动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方式和制度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方式和制度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居民从各种不同来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居民从各种不同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包括以货币计算的收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包括以货币计算的收入和以实物计量的收入和以实物计量的收入影响影响影响影响个人个人个人个人可支可支可支可支配收配收配收配收入的入的入的入的因素因素因素因素 劳动收入 个人资产收入 福利收入 经营是收入 其他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8 六、居民收入与储蓄六、居民收入与储蓄储蓄储蓄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收入收入 利率利率 价格价格 供求供求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消费偏好和未来预期消费偏好和未来预期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居民自然情况居民自然情况 储蓄机构设置储蓄机构设置 社会安定社会安定居民收入未被消费的部分居民收入未被消费的部分影响影响影响影响储蓄储蓄储蓄储蓄因素因素因素因素 保险动机 个人负担动机 提高生活水平动机 盈利动机 储蓄动机储蓄动机储蓄动机储蓄动机储蓄形式:储蓄形式:储蓄形式:储蓄形式: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购买证券购买证券9 一、市场型按劳分配一、市场型按劳分配产产产产品品品品型型型型按按按按劳劳劳劳分分分分配配配配概念:概念:概念:概念: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 进行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作为个进行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条件:条件:条件:条件:1 1、、、、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2、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的发展;发展;3、社会分工存在以及劳动是人类的谋生手段、社会分工存在以及劳动是人类的谋生手段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1 1、、、、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具有社会统一性;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具有社会统一性; 2、社会依据社会平均劳动确定劳动者在社会总产品中的所、社会依据社会平均劳动确定劳动者在社会总产品中的所得的份额得的份额 ;;3、、 按劳分配是实物不存在货币;按劳分配是实物不存在货币;4、、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唯一的消费品分配方式是社会唯一的消费品分配方式 市市市市场场场场型型型型按按按按劳劳劳劳分分分分配配配配条件:条件:条件:条件:商品经济;除公有制还有其他所有制;社会不是统商品经济;除公有制还有其他所有制;社会不是统一的生产单位,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一的生产单位,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 1、、、、 按劳分配不是社会统一和唯一的分按劳分配不是社会统一和唯一的分配原则,仅局限在公有制经济内部;配原则,仅局限在公有制经济内部;2、、 主体主体不是社会,而是企业;不是社会,而是企业; 在企业内部进行分配;在企业内部进行分配;3、、 借助货币进行。

      借助货币进行11 二、按资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二、按资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按资分配:按资分配:是依据所有权和投入经济活动的资本数是依据所有权和投入经济活动的资本数是依据所有权和投入经济活动的资本数是依据所有权和投入经济活动的资本数量,按一定比例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量,按一定比例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量,按一定比例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量,按一定比例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资本所有者把货币存入银行,资本所有者把货币存入银行,资本所有者把货币存入银行,资本所有者把货币存入银行,购买股票和证券取得的利息、购买股票和证券取得的利息、购买股票和证券取得的利息、购买股票和证券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等股息和红利等股息和红利等股息和红利等职能资本所有者依法获得的收入,职能资本所有者依法获得的收入,职能资本所有者依法获得的收入,职能资本所有者依法获得的收入,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表现为利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表现为利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表现为利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表现为利润、利息和地租润、利息和地租润、利息和地租润、利息和地租形式形式是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是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是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是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

      依据依据 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 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引起的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引起的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引起的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引起的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意义与原则意义与原则12 三、关于三、关于“三位一体三位一体”公式公式三位一体公式三位一体公式 1 1、、、、 把在分配领域获取收入的原因,当成生把在分配领域获取收入的原因,当成生把在分配领域获取收入的原因,当成生把在分配领域获取收入的原因,当成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源泉产领域创造价值的源泉产领域创造价值的源泉产领域创造价值的源泉 2 2、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作财富创造的本质、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作财富创造的本质、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作财富创造的本质、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作财富创造的本质 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资本资本资本——利润,土地利润,土地利润,土地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地租,劳动地租,劳动地租,劳动——工资工资工资工资错误原因错误原因13 四、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四、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公平的涵义:公平的涵义: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学意义的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经济学意义的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经济学意义的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经济学意义的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置和产出状态置和产出状态置和产出状态 我国公平与效率原则:我国公平与效率原则:效率优先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兼顾公平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效率的涵义:效率的涵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互矛盾相互矛盾相互矛盾相互矛盾 相互促进相互促进相互促进相互促进1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