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90后”的媒介形象构建分析新闻传播学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2541536
  • 上传时间:2022-06-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90后”的媒介形象构建分析_新闻传播学论文   摘 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2009年中国新闻网上“90后”为标题的253个文本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媒体如何构建“90后”这一群体的形象,并认为“90后”被贴上了诸多负面的标签,这是媒体与社会的刻板成见,并不符合这个群体的生活常态  关键词:“90后”;媒介形象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采集  本文将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具体新闻文本的解读入手研究文本全部来自中国新闻网新闻搜索,搜集到的样本包括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的新闻报道通过中国新闻网所搜到的新闻大多来自国内主流网站、报纸或地方较有影响力的都市报,可信度较高,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媒体关于“90后”形象报道的总体情况,从而避免了因单独分析几家报刊或网络媒体的报道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对标题中含有“90后”的新闻报道进行搜索,时间跨度为一年(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得到事件性新闻报道样本253个  二、“90后”群体的媒介形象  (一)以“90后”为主角报道的版面位置  中国新闻网把新闻文本归为21项,本文选取了报道内容相对较多的财经频道、社会新闻、体育频道、娱乐频道、文化频道、教育频道、健康频道做统计,其他版面的报道归为其他类。

        财经频道为17篇,占6.7%;社会新闻为94篇,占37.2%;体育频道为16篇,占6.3%;娱乐频道为12篇,占4.7%;文化频道为14篇,占5.5%;教育频道为76篇,占30.04%;健康频道为15篇,占5.9%;其他版面为9篇,占3.6%  报道内容中最多的是社会方面的信息,有94篇(37.2%),多于教育76篇(30.04%),同时媒体倾向于连篇累牍地报道不能代表“90后”整体面貌的违法犯罪事件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90后”都处于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阶段,但与教育相关的报道却不到三分之一,而社会事件(违法犯罪占主要内容)的报道总量却位列第一这说明媒体关注的内容和“90后”实际的生活常态有所偏差  (二)以“90后”为主角的报道中的事件类型  心理健康类为11篇,占4.35%;荒唐事或不理性的行为类为42篇,占16.60%;违法犯罪类为56篇,占22.13%;社会公益活动类为19篇,占7.51%;家庭问题类为13篇,占5.14%;校园生活类为26篇,占10.28%;工作类为9篇,占3.56%;生活消费类为28篇,占11.07%;恋爱/婚姻/性类为36篇,占14.23%;其他类为13篇,占5.62%。

        可见“违法犯罪”主题占有最大比重,为22.13%,同时,明显偏向负面的“荒唐事或不理性的行为”、“恋爱/婚姻/性”和“违法犯罪”三种事件类型相加,占据了约53%的比重而明显构建正面形象的报道“社会公益活动”只占7.51%的比重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违法犯罪”、“恋爱/婚姻/性”与“90后”的生活常态不符,媒体“把关人”在选取新闻题材,判断新闻价值时,过多注重“眼球效应”,对某些严重偏离生活正常轨道的行为进行大肆渲染,通过少数几个“90后”的犯罪、性放纵来构建整个“90后”的不良形象根据议程设置的理论,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想什么”、“怎么想”,上述报道方式会使受众错误的感知到“90后”问题的严重性,而没有认识到“90后”的真实面貌  (三)“90后”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  与此对应,对形象定位的研究发现,在总计253篇以“90后”为主角的报道中,90后”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情况为积极形象42篇,占16.60%;消极形象157篇,占62.06%;中极形象54篇,占21.34%消极形象”这一形象类型的比重最大,超过全部类型形象的半数,“积极形象”比例最低,大大低于“消极形象”比例这充分说明,“90后”被媒体呈现为一个不良群体。

        媒体呈现出的“90后”消极形象,主要包括:(1)违法犯罪形象(多为犯罪主题),如《90后争女捅死情敌 三人最高获刑12年 》、《找不到工作 两名“90后”少年竟杀人泄愤 》、《为男友筹钱玩网游 韶关“90后”女生狠心劫杀外婆 》、《四名“90后”白天当服务生 晚上持刀行凶》、《90后男子残杀工友被捕 杀人理由竟是“友太吵”》等2)荒唐不理性形象,如:《90后女孩为考验男友爱意 花500元求人绑架自己 》、《老板不让包夜上网 90后女孩割腕寻短见》、《90后非主流女孩烧百元人民币点烟遭网友痛批》、《90后情侣看<南京!南京!>笑声频发 被赶出影院》《90后妹妹衣着光鲜街头乞讨只为零花钱》等3)开放的性观念及功利性的恋爱婚姻观,如《90后男生向示爱女生提性要求:要拍拖?先上床!》、《 90后女专科生不顾学业忙相亲 20岁女孩相亲22次》、《 90后少女人流谈经历:已记不清和谁发生的第一次》》、《“90后”女大学生奇怪:白毛女为何不嫁黄世仁?》、《工作难找身心备受打击 90后中专毕业生想找老公》等  在关于“90后”的消极形象报道中, 其中,以违法犯罪形象出现的最多,有56个,占消极形象的35.67%,违法犯罪成为新闻报道中“90后”消极形象的主体。

        积极形象包括:《90后大学生冷水中捡垃圾 被称“最帅”男生 》、《90后少女“码字”挣生活费 靠稿费维持生活已5年》、《经济危机下90后脑筋急转弯:黄土能卖好价钱 》、《救起落水同学 “90后”班花溺水身亡》等,“90后”的积极形象特征并不显著,报道主题不集中,可以说“90后”的正面形象和积极风貌未能充分展现  三、媒体建构“90后”形象的具体操作  (一) 特征:怪异、另类  一般这类指向90后的外貌举止、衣着打扮,常使用“雷人的打扮”、“非主流”的标签,如:《90后违章男生爆炸状红发遮脸 打扮雷倒警官》、《天价剪个“奔驰”头 90后拿着明星照片要模仿》、《高一女生戴安全套耳环 90后怪癖引关注》,具体描述分别为:(1)一名90后男生打扮很是扎眼:染着红色头发,呈爆炸状,并将他的左脸全部遮挡2)许多80后、90后,把奔驰宝马标识移植到脑袋顶上,或者梳理成贝克汉姆的莫西干式发型,或者拿着快男、超女的照片,点名要高价发型师照样模仿,而且一周就换一次3)“太雷的打扮了,太非主流了,估计她们母亲知道了要被活活气死  (二)特征:蛮横无礼、自私、不负责任  一般这类指向90后的行为,常使用“不屑一顾”、“管我屁事”的标签,例证如:《90后开“大奔”高速路上逆行 面对危害不屑一顾》、《90后“夫妻”街头争吵 妈妈扬言捂死出生20天孩子》,具体描述分别为:(1)青年下车时不是拿出证件而是拿着钱包,还没等民警说话就直接来了一句:“就是罚款嘛,我有的是钱。

      多少?我给”2)“我不想跟你走,你信不信我弄死他,弄死了就和你没关系了娃儿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弄死管我屁事身穿红色睡衣一脸稚气的女子怀抱婴儿,正和一个身穿白夹克的小青年争吵着就在两人此番对话后,女子突然一声尖叫,双手紧紧捂住裹着宝宝的襁褓   (三)特征:卖淫、违法犯罪  一般这类指向90后的人格品质与道德水准,常使用“堕落”、“敲诈”的标签,例证如:《四名“90后”白天当服务生,晚上持刀行凶》、《“90后”非主流女孩烧百元人民币点烟遭网友痛批》,具体描述分别为:(1)一个湘妹子实习护士,不好好从事本职工作,结交了社会不良青年后,白天当护士,晚上竟在娱乐场所陪舞挣钱,并发展到为了金钱出卖肉体的堕落境地此后又在不良姐妹的教唆下,参与敲诈嫖客,因嫖客报警而案发2)一位女生表情非常悠然自得的样子,将新版百元人民币用来点烟  (四)特征:愚昧、任性  一般这类指向90后的性格特质,常使用“无理取闹”、“脑残”的标签,例证如:《老板不让包夜上网 90后女孩割腕寻短见》、《两90后女生帖“大肚照”征孩子领养人》,具体描述分别为:(1)一名十五六岁的女孩左手握着一把弹簧刀在自己的右手腕上比划,看到民警前来,女孩一边大叫不活了,一边狠狠地割腕,鲜血立刻淌出。

      救治过程中女孩情绪十分激动,拒绝医生的救治,不是用头撞墙,就是双手挣扎,不让医生缝合2)三人本是好朋友,后来发生三角恋,两女生在一个月之内同时怀孕,且在怀孕约六个月后才知道自己怀孕了可能也只有脑残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四、结 论  在中国新闻网上与“违法犯罪”相关的新闻报道毫无例外地把“90后”描述成是法律意识淡薄、因一时冲动或无知而违法乱纪的“问题少年”,然而,2006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课题组对中小学生的法律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比较强的,与媒体构建出来的形象完全不同90后”作为青少年,必然有该年龄段特有的弱点,但被媒体描述成违法乱纪的高危人群,是不合现状的同样地,媒体上也大肆批判“90后”的衣着打扮,并贴上“非主流”的歧视标签事实上这也存在着夸大的成分,是非常个别的现象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青春期中存在着一段心理社会缓冲期,使青少年可以在一种允许和鼓励他们进行探索的氛围中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角色的尝试往往包括尝试不同的外貌、形象、以及行为方式在埃里克森看来,这是正常的。

      这也属于青春期特点之一,并非“90 后”专有,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曾经有过这种角色尝试的经历如果胡乱给“90后”贴上“脑残”、“堕落”的标签,一味地批评和否定,这只会加固成年人对“90后”的刻板印象,使人们把“拟态环境”看作是客观现实  参考文献:[1] 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EB/OL].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3] 吴鲁平,吴琦.微妙的隔膜——代际心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4] 岑国桢.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 (美)劳伦斯·斯滕伯格.青春期[M].戴俊毅.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