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幻灯片讲解3说课讲解.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youn****329
  • 文档编号:267592617
  • 上传时间:2022-03-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1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第六章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n第二节 公安行政执法n 110BBS灰色肩章一、公安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n公安行政执法,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从而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机关,其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行政执法n讲解: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n抽象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指定法律、法规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为n具体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就特定事项对特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做出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n 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与其他国家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相比,有自己独有的特征:n (一)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强制性n (二)公安行政执法手段的多样性n (三)公安行政执法范围的广泛性 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范围 n 1公安行政管理n主要包括:治安管理、户口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计算机安全监察等 n2公安行政处罚 n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暂扣、吊销许可证、执照等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n讲解:行政处罚、公安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n 3公安行政强制措施。

      n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有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强制戒毒、强制治疗、强制约束等n限制财产权利的行政强制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等n 4公安行政强制执行 n强制拘留,强制传唤,遣送出境;强制划拨,强制扣除;强制拆除;代履行,强制金等 公安行政处罚n印刷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三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警告,没收印刷品和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万元的,并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特种行业许可证: n没收:n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n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将报废汽车出售、赠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给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单位或者个人的,或者自行拆解报废汽车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n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娱乐场所实施本条例第十四条禁止行为的,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至6个月公安行政处罚n暂扣:n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n吊销:n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买卖或者伪造、变造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情节严重的,由原审批发证部门分别吊销资格认定书、特种行业许可证、营业执照n责令停产停业:n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营业性场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n拘留 二、治安管理处罚 n (一)治安管理处罚的概述n1、概念及特点n1)、治安管理处罚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单位和个人n2)、适用主体是公安机关。

      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均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三个层次的处罚权限,民警、派出所、县级以上n3)、法律依据n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n刑罚是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事处罚方法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n 两者的性质不同治安管理处罚是对违反治安管理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人适用的行政处罚方法,而刑罚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事处罚方法n两者的严厉程度不同治安管理处罚远没有刑罚严厉 n两者的适用程序不同n种类不同n等等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n过罚相当原则 n公开公正原则 n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n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n警告 申诫罚、最轻n概念n警告与批评教育不同,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适用程序上;二是在适用的法律后果上在形式上,警告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决定,填写决定书,并按照法定程序执行在法律后果上,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0条规定,在6个月内曾被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n警告处罚与警告处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警告处罚是一种治安管理处罚方法,属于行政处罚范畴,它是由公安机关依法对外进行治安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处罚;警告处分是一种行政处分方法,它是行政机关以及合法组织在对内管理时所采取的一种处分,警告处分还可以分为警告和严重警告两种。

      罚款罚款是公安机关责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治安管理处罚最常见、财产罚罚款幅度,大致可分为:(1)200元以下;(2)500元以下和200元以上500元以下;(3)1000元以下和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4)2000元以下和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5)3000元以下和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6)5000元以下和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治安罚款 刑事罚金 民事罚款性质: 行政处罚 刑罚(附加刑) 民事制裁依据: 条例及 刑法 民法通则决定机关: 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对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罪犯 民事法律关系 参与人拘留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短期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人身自由罚、最严重拘留的期限为5日以下;5日以上10日以下;10日以上15日以下分别处罚,合并执行,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20日不执行拘留处罚的情形:(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 另外,患有严重传染病的(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裁决拘留的,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程序规定)刑拘与治安拘留n 1、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其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而行政拘留是依据行政法律作出的行政处罚(最严厉的),其本身具有惩罚性n 2、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是即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而行政拘留适用于其违法行为按照相应的行政法律应予以惩戒的人,该人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n 3、二者适用目的不同适用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的目的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n 4、二者羁押期限不同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天(包括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的期限),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天,违法行为人的多个处罚合并执行时,最多拘留20日n 5、二者适用机关不同不管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均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决定权就不同了,行政拘留(又称治安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适用(即决定并执行),而刑事拘留可以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决定,具体要看谁直接受理并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谁侦查谁就有刑事拘留的决定权。

      n 司法拘留是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过程中对妨害诉讼进行的人予以强行关押,在一定的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而采取的一种排除妨害的措施,这种措施既是诉讼强制措施,又兼有一定的处罚性质由法院裁定并执行(内部司法警察负责)115天吊销公安机关颁发的许可证吊销公安机关颁发的许可证 是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处罚形式,它是一种资格罚 吊销许可证的适用范围 公安机关吊销的许可证,只能是公安机关发放的,例如,特种行业许可证、烟花爆竹运输许可证、爆炸物品安全许可证、持枪证、枪支制造、配售许可证、边境管理区通行证等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n概念及特征n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尚不构成刑事犯罪,依法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n社会危害性(本质)n行政违法性n情节轻微性n应受处罚性违反治安管理行为n构成要件n客体n法理上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侵犯客体的划分:n1、一般客体是指一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是我国治安管理法律规范所保护的作为整体的社会关系n2、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n3、直接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n行为分类 同类客体n1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公共秩序n2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公共安全 n3 侵犯人身财产、权利行为 人身权利财产权n4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社会管理秩序违反治安管理行为n治安管理处罚法 n责任年龄 : n1、不满14周岁,不予处罚n (完全不负责任的年龄)n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n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n 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n (不完全负责任的年龄)n3、已满18周岁的,处罚n (完全负责任的年龄)n刑法n责任年龄:n1、不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n (完全不负责任的年龄)n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从轻处罚;n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犯杀人、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处罚n (不完全负责任的年龄)n3、已满18周岁的,负刑事责任n (完全负责任的年龄)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n1、概念n2、原则n3、不同对象不同责任n不同年龄人的责任n精神病人的责任n盲人、又聋又哑人的责任n醉酒人的责任n一人数行为n共同行为n单位责任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n减轻、从轻、不予处罚n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以下几种情形之一的,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n(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n(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n(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n(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n(五)有立功表现的n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有几个法条体现了减轻处罚、不予处罚的适用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有应当减轻处罚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有应当不予处罚的规定第13条对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有应当不予处罚的规定第14条对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有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规定第9条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并已履行的,应当不予处罚第71条对非法种植罂粟不满500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应当不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n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0条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如下几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n(一)有较严重后果的n(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n(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n(四)6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n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和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属于应当从重处罚的范畴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n追究时效n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看,我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为6个月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后,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追究行为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责任,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