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以《孙子兵法》助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86108052
  • 上传时间:2024-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以《孙子兵法》助析    中学语文课本里选用了《曹刿论战》《赤壁之战》《崤之战》等数篇介绍古代著名战役的文言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详写了战前的决策情况,而略写了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这对当今看惯了武打片的打斗场面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要详写战前决策?为什么战前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战役的成败?为什么写战前如何决策这些往事,才是对治国安民最有借鉴意义的?这些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必须讲深讲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如何讲深讲透这些问题?我认为这些课文都是写战的,必须向学生介绍一点兵法知识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下面试以《孙子兵法》来指导学生,助析详写战前决策之因  为何要详写战前决策?只要让学生读一读《孙子middot;谋攻篇》中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名句,问题就会豁然开朗,学生就能欣然领悟了因为在孙子看来,指导战争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进攻敌人的军队,下策才是攻城因而伐谋和伐交是上策,而《赤壁之战》中的战前决策正是按《孙子兵法》的伐谋和伐交为重点展开的。

        战前决策在《孙子兵法》中叫庙算《孙子middot;计篇》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败见矣古代用兵前在祖庙里举行一定的仪式讨论决定作战计谋叫庙算,也可泛指战前决策,或叫伐谋孙武的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强调了胜败取决于庙算之多少庙算是头等大事,它是指战前详细测估各种主客观条件,多方面比较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庙算的具体内容在《孙子兵法》中叫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开战前计算得高明即算无遗策就战之必胜,计算得不高明(或估计错误,或顾此失彼)就战之必败因为战前决策(庙算)正确与否关系到成败,难怪能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司马光要对它大写特写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赤壁之战》的整个战前决策就是一个运用《孙子兵法》军事原理进行庙算的过程那么《赤壁之战》中鲁肃、诸葛亮、周瑜又是如何运用《孙子兵法》进行庙算的呢?请看下面的分析  ?  一、思度弘远的伐交高手鲁肃  《吴书》曰: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在赤壁之战中鲁肃思度弘远庙算神奇如若计功,我认为他当得头功《赤壁之战》一开篇就写当他闻刘表卒便立即向孙权进言献策,此次进言主要有两点一是荆州势在必夺因为荆州与国相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这在《孙子兵法》中叫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孙子middot;地形篇》)二是抗曹必须联刘鲁肃眼光敏锐,深知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应与结盟好,同心一意,共治曹操他又能审时度势估计到备必从之,他能深知时机之重要:今不速往,恐为曹操所先这在《孙子兵法》中叫伐交,就是在外交上抢先一步,与敌争盟友,从而达到增强自己、孤立敌人之战略目的,为战争的胜利创造条件后鲁肃奉孙权之命为伐交而不辞辛苦千里奔走,又利用自己与诸葛瑾的关系与诸葛亮即共定交由此可见鲁肃真不愧是一个深通孙子兵法的伐交高手,又是位思度弘远的谋士,后孙权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鲁肃是足当此任的  二、深谋远虑的战略家诸葛亮  诸葛亮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他曾说: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远诸葛亮谙熟《孙子兵法》,不仅多谋善断,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在此且不说他在隆中对中就如何定下结交孙权、跨有荆益、西和诸越、南扶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远大战略,单他在赤壁之战前对孙权的一番话就足见他足智多谋和对《孙子兵法》的精熟。

      他为解除孙权对战争前途的重重顾虑,为使孙权早下联刘抗曹的决心,用《孙子兵法》对曹操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庙算一是曹操之众远来疲弊,连续作战,人困马乏,此所谓lsquo;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rsquo;,故兵法忌之,曰:lsquo;必蹶上将军rsquo;(此语出自《孙子middot;军争篇》);二是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这叫做知强弱之势,知敌之可击、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middot;地形篇》);三是刘琮军队新降被收编,荆州之民附曹,实乃被逼,非心服这一条在《孙子》中叫道,放在五事之首,即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曹操军心不服,民心不服,战又岂能不败?由此三条,诸葛亮就断言:破操必矣,并神奇地预言: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诸葛亮的庙算中连用两个必字,说得斩钉截铁,由此足见诸葛亮庙算之精明和神奇,由此足见诸葛亮之非凡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因此他的庙算令孙权大悦,孙权如此,后世之人读此庙算又怎能不对诸葛亮谙熟兵法所具有的深谋远略而敬佩之至呢??  三、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周瑜  在《三国演义》里周瑜的形象不佳,人们总觉得他气量狭小,计谋也总要逊色于诸葛亮然而在《资治通鉴》里周瑜与诸葛亮是并驾齐驱难分高下的。

      《江表传》中记载:程普称赞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孙权赞叹: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有王佐之资这些评语并非言过其实,我们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周瑜之英雄形象就得让他们好好看一看周瑜在赤壁之战前请为将军筹之那段极其精彩的庙算,学生就会明白周瑜也和诸葛亮一样是谙熟《孙子兵法》,胸有韬略的周瑜庙算的主公式是《孙子兵法》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八字名句,他用的分公式是《孙子middot;计篇》中的七计他先估计我方(孙权方)之优势1.主孰有道?;;;;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2.天地孰得?;;;;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3.将孰有能?兵众孰强?;;;;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然后他再估计敌方的劣势(此数者用兵之患也:1.北土未平,马超、韩遂为操后患;2.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3.天又盛寒,马无稿草;4.曹军不习水土,必生疾病经过如此细密的筹算,他向孙权保证:瑜请得精兵数万,保为将军破之后又是夜复见孙权,再次与孙权对曹军之虚实进行一番庙算,得出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又久疲,又要御狐疑之众,他再次保证:瑜请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从而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由此可见周瑜真不愧是个庙算的高手,他能以三万人打败数十万人的曹操军队,取得赤壁之战的大胜,这不能不说是他庙算多也的结果。

      后人苏轼在他的《念奴娇middot;赤壁怀古》中大力赞美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们在欣赏赞美周瑜之大将风度和赫赫战功之时,可别忘了他对《孙子兵法》的潜心研究和他在战前决策中那一番既全面又准确的庙算  而张昭等人却被曹操八十万之虚数吓倒,不复料其虚实,便主张降操,这实在是可悲可笑鲁肃、诸葛亮、周瑜等人对形势洞若观火,他们都能熟知《孙子兵法》中的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胜于强的用兵道理,最后能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兵非贵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孙子middot;行军篇》)这就是说,兵不在多,只要不盲目冒进,而能集中力量,判明敌情,选拔人才就行啦而这一观点被用来指导赤壁之战的战前决策,司马光详写战前决策的写作目的和意图就在于此,他要后人有鉴于这些历史,在大战前多多重视庙算;;;;战前之决策  另外,在赤壁之战中,黄盖的诈降是巧用《孙子兵法》的兵不厌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middot;计篇》;黄盖的火攻,也是对《孙子middot;火攻篇》的灵活运用,这些实战中的措施,虽然不在庙算之中,但也属于伐谋之范畴,也需指挥员在战前筹算与决策战前决策(庙算)如此重要,所以司马光就不惜笔墨记下了这神奇而又能资于治道的全过程,给宋皇帝,也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元代吴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为治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吴三省之语强调了读《资治通鉴》的重要意义,在此我们也可借他的话来说明读《赤壁之战》中的战前决策(庙算)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赤壁之战》时,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文言基础知识之外,我认为更要紧的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读《资治通鉴》,因为这关系到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得,这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学问,教师不可不教之故笔者特作此文,以求教于教育界同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1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3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5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4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8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0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5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6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7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7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2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4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1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0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8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2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9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3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9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5份).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