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齐云山导游词讲解五篇.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35593727
  • 上传时间:2024-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28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齐云山导游词讲解五篇   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和云平齐得名;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以下是X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齐云山导游词讲解(1)  各位游客好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员王萍,大家能够叫我小王或王导首先,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机张师傅及本人向各位致以最真诚的问候,很快乐能为大家服务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假如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小王一定全力为大家处理,同时我也期望大家能多多配合我的工作在此,预祝我们的行程圆满顺利在揭开齐云山神秘面纱之前,请许可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齐云山  齐云山坐落于休宁城西15公里处,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等五个景区,是安徽省境内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山光水色于一体的国家关键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4A级景区齐云山又名白岳,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和碧云齐,谓之齐云”齐云山和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更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和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鹄鸣山并称四大道教名山在游览之前,我先向各位简单地介绍一下道教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中在四川鹄鸣山,张陵提倡五斗米教,因信徒入教必需交五斗米故名。

      张陵的孙子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关键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  因老子宣扬“道”,因此“五斗米教”即为早期的道教,所以张陵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张天师在中国几千年尊崇儒家思想的封建社会中,唯有道教能够和之并存,不能不说它的理论博大精深齐云山为经典的丹霞地貌,以幽、丽、奇、险著称,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作为道教名山,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唐代乾元年间,就有道士龚栖霞在此隐居  宋宝庆二年建真武观,立玄宗像相传玄宗像为百鸟衔泥塑立,尤其灵验,因此香火日盛至明嘉靖万历年间达成顶峰这时齐云山道教受武当全真道影响很深,不但齐云山道士频繁去武当访师求学,而且齐云的宫殿建筑、道规道制亦仿效武当山,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称明朝嘉靖二年江西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入京,被封为“正一嗣教真人”,后又奉圣命到齐云山“建醮祈嗣”(代帝求子),果然灵验,于是齐云山得到皇上的青睐,钦赐建立“玄天太素宫”齐云山道教大兴,名噪东南  齐云山在宋、明时已成为旅游胜地,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碑刻,关键为明清时期作品著名的有“齐云山太素宫碑”和“紫宵宫玄帝碑铭”。

      紫宵宫玄帝碑铭高米,宽米,全文980字,为明代唐寅所作,又称“唐寅碑”,堪称一绝摩崖石刻中的“天开神秀”、“奇峰独拔”、“亘古奇观”等更是以遒劲的笔法,宏伟的气魄,令人叹为观止  各位好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登封桥,横跨在横江之上,有9个孔,长147米,宽8米,建于明万历十六年,为徽州知府古知贤倡议兴建的,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大桥完工举行庆典那天,朝廷使者送驿书过来提升古知贤当地百姓把大桥完工和知府提升看作是两大喜讯,为了褒扬知府的功德,在桥头树立华表,署名登封二字,祝贺古知府步步登高,封官拜爵  亲爱的好友们,现在我们已来到望仙台,在望仙亭北面,是齐云山仙关第一景这个望仙台的由来有一个传说小说,相传很久以前,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悉“洞天福地”住持灵乙老道潜心修炼几十年,想超度她升天于是,铁拐李便化作一名乞丐,来到洞天福地内,慈悲为怀的老道收留了她,替她治病调养不过她的小道徒却重钱轻义,十分讨厌这个乞丐,而且偷偷拿走了乞丐遗落的银子和宝石  七七四十九天后,当师父和铁拐李漫步望仙石这个位置时,铁拐李摇身一变,现出原形,说灵乙老道已修成正果,能够成仙,只要闭上双眼,拽紧她的衣角,即可升天。

      而那个小道徒既想同赴天庭,又舍不得藏在观中的纹银宝石,便借口回观给长明灯加油,要求师父稍等,但等小道徒带着财宝再回头时,铁拐李和师父却早已驾起祥云,升至高空小道徒这下急了,要求师父把她带去,只听得铁拐李从空中抛下一句话来:“你六根未净,凡胎未脱,修炼九九八十一年再说吧以后,小道徒期望成仙,天天在这里翘首以待后人便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望仙台  好了,我们过了桃源洞天,梦真桥,大家看前面那个寿字崖,“寿”字直径230厘米,相传为慈禧太后手笔现在我们到了齐云山腹地月华街,月华街在齐云山中部,由宫观、院房、民居组成的月牙形建筑群,街心有一弯月牙形水池,故得名月华街是齐云山道教活动中心,现存有太素宫遗址、兰谷道房、胡伯阳房、镜台道院、梅轩道院和以后重修的太素宫内宫、玉虚宫、真武殿等玉虚宫是参拜玄天上帝的一个主要宫观真武殿是齐云山道教协会接待香客、设坛布道、做道场的关键场所之一  廓岩为齐云山最高峰,海拔585米自其下仰视,岩作45度倾斜,形似摩天大楼,岩壁上现有大小题字20多处峰岩下有一台,名“思耻台”,为道众犯了清规戒律思过场所独耸岩因孤峰耸立和诸峰均不相连而得名顶上有池,水清澈可鉴岩西面悬崖绝壁,旁有可容纳百人的石洞,相传方腊起义曾领兵驻扎于此,又名“方腊洞”。

      此处又名“方腊寨”这里“方腊寨”三字出自现代书画家赖少其之手  各位好友,游览了齐云山第一景区,下面我们到第二景区云岩湖去看一看云岩湖又名岩坑水库,在天柱峰下60年代初始建,1975年峻工,坝高26米,宽90米,水面180万平方米,主航道4公里,为水上游乐佳境湖畔有灯笼峰,高300多米,状如城墙,上部峭壁间突起9个秀石,如同九盏灯笼,并排悬挂城门和灯笼隔水相望的是“詹东图读书台”遗址詹东图,明隆庆9年(1967年)进士,一生无意仕途,寄情山水,被齐云山旖旎风光所沉醉,自号“白岳山人”  齐云山多处留有她的石刻镌题第三景区——楼上楼景区到了楼上楼又称“第十三楼”,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先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力,在上下二层石窟中顺势建起一座雄奇的阁楼现在上层建筑俱毁,但石墙完好岩上有白云道人题写的“第十三楼”石刻各位好友,参观完了齐云山的这些景点,我再给大家介绍一项新增的旅游项目——横江泛筏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登山以后再乘竹筏,自然是皆大欢喜了竹筏从南坑坝出发到登封桥,水路全程3华里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白岳峰峦,倒映水底,山村农舍,江畔相迎这种现有乡情、又有古趣的江流竹筏,是很受欢迎的。

        到此我们的齐云山之旅也就要画上圆满句点了这一路上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很快乐能够和大家成为好友,相聚虽短暂,但真情永长留安徽山水很美,人情更浓,我们随时欢迎大家再次光临,到时定会把酒话桑麻好的,好友们,火车站就要到了,请大家仔细检验随身携带的物品再见!  齐云山导游词讲解(2)  各位好友,今天我们游览的是齐云山,从黄山风光风景区出发到齐云山车程约一小时齐云山在黄山市休宁县境内,距休宁县城15公里休宁县仅清朝一个朝代就出过12名状元,占清代状元总数112名的百分之十还多,单县列全国第一,是个名符其实的状元县齐云山古称白岳,明嘉靖时,明世宗因年过三旬还未生龙子,便命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在白岳为她建醮求子,建醮就是做道场,结果应验,嘉靖喜得龙子  因为她看到白岳的最高峰如“一石插天,直入云端,和碧云齐”,就开了金口,把白岳改成了齐云山齐云山景区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五大景区是一个集国家关键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于一身、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湖光山色于一体的山岳风景区,和黄山、九华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辉。

        齐云山是一座没有挂牌的历代书法石刻艺术陈列馆天开图面的仙境美景,令历代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全部前后登临,留下了众多的摩崖石刻和名碑胜迹据统计,现尚存摩崖石刻305处、碑刻232块、古石坊刻7座,冠盖江南  好友们,山和山的差异其实是很大的,就拿黄山和齐云来说,黄山是花岗岩峰林地貌;齐云山为丹霞地貌;黄山直立而怪异;齐云山横生而端庄;黄山山岩青黑,齐云山崖壁赤紫和花岗岩体山相比丹霞地貌山的分布要少的多我国的名山除齐云山外还有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龙虎山等,但它们既没有齐云高,更没有齐云红齐云山6500万年前本是内陆断陷湖盆,河流携带来的大量泥沙、砾石在湖中形成沉积岩,当初在白垩纪气候十分炎热,沉积岩中的铁离子受到了强烈的氧化,把岩层染成了紫红色  这里也曾经繁衍生息过大量的恐龙齐云山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第四纪新结构运动,板块碰撞后对山体的抬升,再加上外营力的切割和水流的侵蚀,造成了完整的山体的不停倒塌解体,逐步形成了今天这种丹崖绝壁,沟壑纵横、秀峰林立的自然景观  齐云山有36奇峰、72怪岩、16幽洞、32飞泉  齐云山大部分山峰虽说高度多在580米上下,但因为山几乎是平地而起的,相对高度较大,依然显得巍峨壮观。

      齐云山的奇峰以香炉峰、五老峰、三姑峰最为灵幻;怪岩以象鼻岩、天桥岩、紫霄岩最具神工;幽洞以真仙洞、楼上楼最为神秘玄奥;飞泉中珍珠帘飞珠溅玉,飞雨泉晴空飞雨更有水光潋艳、清幽恬淡的云岩湖,云岩湖是工业污染加剧的时代极为难得的一泓碧水云岩湖湖汊纵横幽深,青峰夹峙船桨拍击湖水水鸟惊飞,那种场景和感觉全部是妙不可言的齐云山又是一座以道教扬名的山鲁迅先生对道教的地位及意义全部有极高的评价,她认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它和中国的政治、军事、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医学、武术、养生、民俗等等全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早在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有道人龚栖霞在栖真岩辟谷修炼,羽化飞升后,齐云山的山岩下、幽洞中多有道人清修相传在宋代,真武大帝云游四海,遍访名山,最终相中了齐云,要受这方香火,以后白鹤仙子知道了她的心思就命百鸟衔泥,塑成了玄帝神像玄帝就是真武,是民间和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  “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历来无厌时这是历代儒道大师和名人高士对黄山、齐云两座山的评价古往今来,齐云山以它的神秘玄奥、奇观胜景和香火鼎盛,吸引着众多文人雅士、高官大贾和虔诚的信徒象朱熹、王阳明、徐霞客,还有海瑞、戚继光、唐伯虎、袁宏道、郁达夫等等。

      她们登临齐云山,寄情于峰岩幽洞,或赋诗题词,或树碑为记,纷纷盛赞名山,一时传为佳话就连清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也不甘寂寞,要给齐云山留下“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赞美诗,也正是她们为齐云山留下了珍贵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齐云山人文景观中,号称“江南第一”的摩崖石刻和碑刻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些石刻年代最早为宋代,数量最多的要数明清,关键分布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桥岩一带,全山共有一千多处这些石刻流派纷呈,风格各异,正、行、草、隶、篆俱全有的雄劲豪放,有的柔婉清丽,有的刚劲傲骨,有的飞龙走蛇再加上刻工精炼娴熟,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堪称艺术瑰宝天开神秀”、“齐云胜景”、“亘古奇观”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假如用大文豪郁达夫的话说:“齐云山有一部伟大的金石志好编  我们的旅程立即要结束了,小王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和大家的共处就是"百年休的同车行"!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在这几天中,小王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期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抱歉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小王说声谢谢了!  最终一个字还是源,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如同新安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身体好,工作好,心情好,今天好,明天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

        齐云山导游词讲解(3)  "黄山白岳甲江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