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979编号实验_柱色谱.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145991449
  • 上传时间:2020-09-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7.7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 10 柱色谱分离实验报告 --亚甲基蓝与荧光黄的分离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并掌握柱色谱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色谱法亦称色层法, 层析法等, 是分离, 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 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 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色谱分离法的分类色谱分离法的分类 (按操作条件的不同)(按操作条件的不同) 色谱分离法的分类色谱分离法的分类 (按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按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 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的应用 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离混合物 (2)精致提纯化合物 (3)利用比移值(Rf)鉴定化合物 (4)跟踪反应进程 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类 前者常用氧化铝或硅胶为吸附 剂后者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为支持剂,以吸收大量的液体为固定相 当加入的洗脱剂流下时,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因而以不同的速度沿柱 向下流动, 继续洗脱时, 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

      在连续洗脱过程中, 不同组分或不同色带就能分别收集,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1 吸附剂 常用的吸附剂: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活性炭或纤维素粉 选择吸附剂的首要条件:不与被分离物或展开剂发生化学反应 吸附能力与以下几点有关: (1)吸附剂颗粒大小 (2)吸附剂含水量 柱色谱柱色谱 2 溶剂 通常根据被分离物中各组分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活性等来考虑先将带 分离的样品溶于尽量少的非极性溶剂中, 从柱顶流入柱中, 依次增大溶剂的极性, 将不同化合物依次洗脱 常用洗脱剂的极性: 石油醚 环己烷 四氯化碳 甲苯 苯 二氯甲烷 氯仿 乙醚 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醇甲醇 水 乙酸 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取一支色谱柱,在柱子的收缩部塞一小团脱脂棉花,注意松紧要适度然 后在棉花上铺一层粗硅胶或石英砂 (2)将色谱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柱内加适量70%乙醇溶液,打开活塞,赶 走气泡 (3)再向柱中倒入适量70%乙醇溶液,打开活塞,控制滴速为1滴秒,用小锥 型瓶承接,同时通过漏斗慢慢装入5gAl2O3,使其逐渐沉入底部 【在装吸附剂的过程中,应用质软的物体如试管夹、吸耳球等轻轻敲击柱身,促 使吸附剂装填紧密,排除气泡。

      最终应使吸附剂的上端平整,无凹凸面 (4)加完吸附剂后,在吸附剂上再盖一张直径大小合适的小滤纸 (5)当溶剂的液面刚好流至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立即用移液管加入1mL亚甲 基蓝和荧光黄的乙醇混合液,尽量免待分离混合液粘附在柱的内壁上 (6)打开二通活塞,等柱内的溶剂恰好流到滤纸面时,关闭二通活塞,向柱内 加入70%乙醇,打开二通活塞进行洗脱 (7)用锥形瓶收集蓝色的亚甲基蓝溶液洗脱时切勿使溶剂流干! 】 (8)当蓝色溶液收集完后,等柱内的70%乙醇溶液恰好流到滤纸面时,关闭二通 活塞,加入适量2%氨水作为洗脱剂打开二通活塞收集黄绿色的荧光黄溶液,直 到其完全被洗出 (9)用量筒分别量取所分离出来的亚甲基蓝和荧光黄溶液的体积后,倒入指定 的回收瓶中 (10) 分离结束后,应先让溶剂尽量流干,然后倒置,用吸耳球从活塞口向管 内挤压空气,将吸附剂从柱顶挤压出使用过的吸附剂倒入垃圾桶里,切勿倒入 水槽,以免堵塞水槽 四操作注意事项四操作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 行!!! 柱色谱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 希望对 大家能有所帮助。

      1、柱子可以分为 : 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 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 也最长, 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 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 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 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 (有时在柱子外面 有水汽凝结) ,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 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 试了加压后, 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与常压柱类似, 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 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 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2、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柱子粗了,上样后 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 ,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试想 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 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 0.5 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 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 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 (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 般在 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 3040 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 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 rf 在 0.20.4,杂质相差 0.1 以上) ,就可以少用 硅胶,用小柱子(例如 200 毫克的样品,用 2cm20cm 的柱子) ;如果相差不到 0.1,就要 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 3cm 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3、关于无水无氧柱,适用于对氧,水敏感,易分解的产品 可以湿柱,也可以干柱不过在 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 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是产品分 解,毕竟要分离的是敏感的东东,小心不为过这个我分离的次数很少,一般都是通过紫外 灯查看的 4、关于湿法、干法上样 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剂越少越好,不 然溶剂就成了淋洗剂了 有的上样后在硅胶上又会析出, 这一般都是比较大量的样品才会出 现,是因为硅胶对样品的吸附饱和这就应该先重结晶,得到大部分的产品后再柱分,如果不 能重结晶那就不管它了, 直接过就是了, 样品随着淋洗剂流动会溶解的。

      有些样品溶解性差, 能溶解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 DMF,DMSO 等,会随着溶剂一起走,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 尾) ,这时就必须用干法上柱了样品和硅胶的量有一种说法是 1:1,我觉得是越少越好, 但是要保证在旋干后,不能看到明显的固体颗粒(那说明有的样品没有吸附在硅胶上) 溶 剂的选择当然是最便宜,最安全,最环保的了所以大多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文献中 有写用正己烷的,太贵了二氯甲烷也有用的,但是要知道,它和硅胶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 程,所以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在柱子里产生气泡,天气冷的时候会好一些甲醇,据说能溶解 部分的硅胶, 所以产品如果想过元素分析的话要留神, 应该经过后继处理, 比如说重结晶等 其他的溶剂用的相对较少,要依个人的不同需要选择了由于某些原因,用到的淋洗剂多是 大包装的(便宜嘛) ,我们这里是用 2.5 L 的塑料桶装的另外溶剂在过柱子后最好也回收 使用,一方面环保,另一方面也能节省部分经费,当然比较忙的时候我是不回收的,太费事 了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在过柱同时进行的是减压旋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由于挥 发度的不同会导致极性的变化,一般会使得极性变大,在梯度淋洗时比较合适,正好极性越 来越大了。

      在过完柱子后,溶剂最后回收要采用常压,因为在减压旋蒸时会有部分低沸点的 杂质一起出来,常压时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如果杂质和你下面要过的样品有反应那就惨了 5、关于操作问题 5.1 装柱 柱子下面的活塞可以采用四氟节门的 干法和湿法装柱觉得没什么区别, 只要能把柱子装实 就行装完的柱子应该要适度的紧密(太密了淋洗剂走的太慢) ,一定要均匀(不然样品就 会从一侧斜着下来) 书中写的都是不能见到气泡,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小气泡没太 大的影响,一加压气泡就全下来了当然如果你装的柱子总是有气泡就说明需要多练习了 但是柱子更忌讳的是开裂,甭管竖的还是横的,都会影响分离效果,甚至作废! 5.2 加样 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下降至石英砂面时,再加少 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此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 剂,一开始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 就够了) ,再加压, 这样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 5.3 淋洗剂的选择 感觉上要使所需点在 rf 在 0.3 左右的比较好不要认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较开,过柱子 就用那种极性,如果 rf 在 0.6,即使相差 0.2 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开,因为柱子是一个多次 爬板的状态,可以通过公式的比较:0.6/0.8 一次的分离度,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 或四次方大。

      另外,一般你的物质酸性的话淋洗剂里面要加入几滴乙酸,碱性的话通常使用 氨水或是三乙胺等弱碱 5.4 样品的收集 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原理是一个吸附与解吸的平衡 所以如果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较强 的话,就不容易流出这样就会发生,后面的点先出,而前面的点后出这时可以采用氧化 铝作固定相 5.5 最后的处理 柱分后的产品, 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溶剂, 其中的杂质也会累积到产品中, 所以如果想送分析, 最好用少量的溶剂洗涤一下,因为大部分的杂质是溶在溶剂里的,一洗基本就没了,必要时 进行重结晶 另外,再过柱的时候,有时会出现气泡,一是和使用的溶剂有关,如果是易挥发的溶剂,如 乙醚、二氯甲烷等,在室温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在室温高的时候, 可以选择沸点较高,挥发相对小的溶剂还有,使用混合溶剂时,使用的两种溶剂的沸点应 该相差不大,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而乙醚却要选择 3060 的石油醚二是:不 论是用带砂板的还是塞棉花的,在装柱之前,都要将空气用加压的方法将空气排干,这样就 可避免柱中有空气! 最后过柱子需要耐心,不要着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