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教育一片宁静蔚蓝的天空(教育刊).doc
4页还教育一片宁静、蔚蓝的天空湖南省新邵县新田铺镇中学 隆迪云一、对钱学森之问的反思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培养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 年 11 月 11 日,安徽 11 位教授联合向新任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写了一封公开信,再次提出那句振聋发聩的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的疑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问题!钱老临终前留给我们的这个时代问题,尖锐又艰深如一记重拳,撞击广大教育者的良心仰天长啸,无语低头沉思,徘徊我们的教育真的生病了吗?得了什么病?可有良药?当代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啦!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部门显然无法回答如此沉重的问题给你一年、两年,哦,不,给五年破解时间,你能找到准确答案吗?没有结果,我们今天的教育同两年前一样,还在苦命的挣扎,艰难的探索,迂回中前行。
天下事难不住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各项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各级政府办教育,由公办教育到民办教育,不管怎样的教育,都有一个社会大环境,和一个相对而言的教育环境脱离整个时代的大环境而高谈教育改革,那只能是一句空话本人结合在农村教育一线二十余年奋战的体会,也考察过国内沿海内地城乡一些学校,对国外的教育状况也有一些了解,对现在中国教育感受最深的是:浮躁和功利,劳累和无功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希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忙碌但很快乐,很充实,希望社会还给教育一片一片宁静而又蔚蓝的天空二、中国当代社会大环境杰出人才是教育的产物,是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产物,是社会大环境的产物说实在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普及“两基”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教育现状,我们不宜妄自菲薄,对教育的明天,也不应急功近利在推进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要坚信:只要具备适宜的内外条件,假以时日,杰出人才自然会破土而出那么,我们国家教育行业面临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现状呢?1.体制上,强权政治下的强势权力得不到应有的监管和制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于权力不对等的两极。
政府部门对教育人事安排干预大,不利于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政府监管教育,教育不监管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监管学校,学校不监管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门最重要的岗位往往由组织部门遴选、任命,由相应行政级别的公务员担任难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学校办学思想、学术思想不能保持在政治之外的相对独立性教师挑选校长让位于局长安排校长,校长挑选局长让位于组织部安排局长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弱者缺乏畅通的诉求渠道教育管理人员行政化,教育者的最大奔头莫大于行政,而不在教育学而优则仕,教而优则仕强势行政部门对弱势管理者拥有至高无上予取予夺的政治生命的生杀大权2.行政上,欠透明,尚无革命性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圈内用人成了官场体制内的通病在人事异动、财物配置、职称评定等事关学校、老师核心利益的管理上,缺乏下对上的监督,制约,管理层给自己留下了无限的弹性操作空间,甚至管理层集体沦落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3.建立诚信社会任重道远缺乏自下而上的有效监管,导致公职人员权力滥用公 务 员 面 对失 去 监 管 的 权 力 , 常 常 出 现 集 体 失 语 公职人员的权力滥用,造成社会对公职人员集体诚信缺失的担忧强制性捐款屡见报端。
2011 年,长沙县教师反映教育局民政局发文,教师工资被“一天一元”捐 有 调 查 显 示 , 广 东 省 内 揭 东 等 30 多 个 地 区 的 教 师 及 公 务 员 通 通 “被 捐 款 ”, 款额 少 则 50 元 多 则 上 千 元 , 而 大 埔 等 贫 困 县 , 除 了 教 育 、 公 务 员 系 统 , 事 业 单 位 和 国 有 企 业 都是 强 捐 的 重 灾 区 善 款 用 途 如 同 公 职 人 员 权 力 , 缺 乏 有 效 的 监 管 善 款 收 入 和 去 向 详 细 信 息对 捐 助 者 如 同 迷 雾 , 没 用 定 期 向 公 众 公 开 团 员 团 费 、 党 员 党 费 按 人 头 平 均 收 取 , 去 向 扑 朔 迷离 路 人 扶 不 起 跌 倒 老 人 , 好 人 难 做 , 拷 问 的 是 社 会 诚 信 教 育 若 为 弱 势 , 教 育 经 费 财 力 若 是不 足 , 诚 信 社 会 若 不 建 立 , 社 会 资 助 教 育 , 谁 敢 挺 身 而 出 ?4.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不均衡,拨款随意性较大,集中采购物品价位虚高。
中新网 2011 年2 月 16 日电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调研组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一是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2008 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 160 美元,不到2006 年世界人均教育经费 400 美元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人均 1800 美元的十分之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2004 年世界平均为 4.7%,我国 2009 年仅为 3.59%二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 2012 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 4%的目标仅能满足基本需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全国许多学校校舍紧张,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偏高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学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因无明确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地方的政府投入只够基本保障教职工工资,2008 年全国普高、中职预算内投入的比例仅分别为52.3%、 55.8%高等教育在连年扩招和办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原有办学条件已难以满足需要。
一些地方高校由于生均拨款标准低,运转困难公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负债现象比较严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重视高等教育而忽视基础教育,重视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财政拨款随意性较大,实际使用率不高记得在上世纪 90 年代,某县一村小到市里某单位争取到一笔 5000 元的拨款,公关开支 4800,剩下 200 元,在全镇校长会上通报,闹了一个笑话项目要报批,资金要争取为鼓励大家争取资金,我在全体教师会上听到数任校长宣布规则,明确允许开支所争取资金的 30﹪以下集中采购物品价位虚高如同药价一样,教育行业的书籍和办公用品、仪电器材的采购,一旦融入集中采购渠道,便逃脱不了垄断和价格的虚高,偏离了自由市场经济规律三、中国当代教育大环境1、千呼万唤不出来,一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共中央于 1994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同年 8 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从 1994 年到 2011 年,17 年过去了,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厅再到市教育局,一直没有出台一整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口头推行素质教育,实则走应试教育的老路高考招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风向标,只要高考不走出以分数论成败的误区,推行素质教育永远只会成为一句空话这几年,虽然高考招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仍局限于重点高校各自为政,没有上升为国家层面、可操作的招生方面的纲领性文件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迟滞,已经严重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影响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我以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方案又是最优先需要的,它不仅要注意结果评价,也要注意过程评价,既要全面发展评价,又要兼顾个性特长,以及在家庭、学校、社团活动中的表现评价机构宜逐步去除行政化色彩,走专业化、社会市场化路子 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时,以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有失片面,我看不出一个清华北大高材生和一个小学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贡献方面有何明显差异2、各种检查验收评比,想说爱你不容易检查验收评比,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突出问题有:只有上级检查下级,没有下级检查上级;招待无标准,且由基层单位承担,浪费了公款,助长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陋习恶习。
验收走过场,在“两基”达标、合格学校、示范学校、家长学校验收中,许多学校软件造假,连硬件都没有,居然也能逃过检查者眼睛顺利过关一年到头,各种工作检查验收评比不断,物价、纪检、安全、综治、食品、卫生、锅炉、防雷、税务、工会、年度目标管理、校长年度考核、作风建设等等,外加乌七八糟的非正规媒体,来的都是爷,走走看看,指指点点,吃吃喝喝,要一点,摊一点,烦不胜烦3、学校管理者心态受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现实社会行政执法主体和客体、职能部门上下级地位不对等,监管的缺失,公务员一直都是高校毕业生的热门职业作为学校管理人员,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第一是安全稳定,校内校外、课间休息、寄宿生就寝,都要安排专人值班,风吹草动,胆战心惊第二是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精气神,是生源、编制的保证第三是稳定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第四是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校长压力大,据调查,参加校长培训的校长绝大多数不愿长期担任校长,更愿意以此为跳板,走下讲台,丢掉粉笔,成为一个纯粹的教育行政领导为什么呢?名利兼收,何乐而不为?4、绩效工资,职称评定,挫伤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照道理说,这两年,国家给教师发了绩效工资,广大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提高,老师们领了更多的财政工资,理应更好的安心为国为民从事教育工作,但是,老师领到手一环看,与周边的公务员一比,人家没有绩效工资,名目繁多的津补贴又高了一大截。
与农民兄弟一比,人家日工资都一百好几啦所以现在教师绩效工资只好聊表绩效差异,平均发放了事而学校没有创收渠道,公用经费仅能勉强维持运转,老师领到手的仍然几乎是裸体工资我以为,绩效工资的发放,对调动从事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动依然有限中高级职称评定指标被人事局、教育局主要领导大量截留,成为少数领导谋私谋利了工具我亲眼所见,我所在的学校,很多年头,分到学校的指标少,上面跑来的指标多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编制吃紧,教师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现实要求自从大中专毕业生放弃统招统分,恰逢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之际,在内地农村教育对优秀的大学生吸引力不大,大量民办教师转正,农村优秀教师的大量外调,加上高校扩招,一些成绩一般的低分学生也走进了高校各地教育部门零零散散招了一些人,从部队转业人员中安置了一些人进教育部门总体而言,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问题突出据邵阳市教育局 2010年 11 月统计,目前我市小学教师中 45 岁以上教师共有 11428 人,占小学专任教师的 44%,从年龄结构上看,整体趋于偏大邵东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 46 岁以上的占 50.17%新宁县共有农村小学教师 1287 人,50 岁以上的占 48.8%。
武冈市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在 50 岁以上目前,4 个县市区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年龄越大教 师 队 伍 学 科 结 构 不 配 套 农 村 小 学 英 语 、 音 乐 、 体 育 、 美 术 及 计 算 机 等 实 践 活 动 学 科 教 师 严 重 短 缺 6、学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