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确定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748841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6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确定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谢治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一篇篇包含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诸要素的课文,在确定究竟应该“教什么”方面往往显得颇为茫然要么什么都教,面面俱到;要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任意为之王荣生教授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教学内容这就涉及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受到语文学科特点、课程标准、教材范文、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教师个性、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确定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呢?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总结出如下几个途径:一、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此,教学内容的确定绝不能漠视学生的基础和需要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和需求是不一样的语文课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在学生的认知差异中抓住教学契机新课程要求教师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據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过高,学生不容易掌握,过低,学生又不感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还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要在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内容。

      具体说来,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已知已能,让展开的教学不是从“0”开始的,而是根据已知已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未知未能,根据未知未能确定发展目标和教学内容下面是笔者执教《雪》时的一个教学片段:《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明朗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与“朔方雪”两幅雪景图,在雪花的纷飞与凝思的幻想中,为人们谱出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文字优美,情感含蓄,寓意深邃也正由于此,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学片段一:(赏析“朔方雪”,学生在朗读这部分之后)师:作者是怎样描绘“朔方雪”的?生: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生: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生: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师:“朔方的雪”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作者对“朔方雪”的描绘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旋转而且升腾……生:不知道生:(面露难色)还没有想好师:不要紧,再想想教师扫视了一遍教室,还是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在座位上应答。

      教师等了一会儿,又说:想好的请举手!学生还是无动于衷课堂因此陷入了冷场的状态这个教学片段,客观而论,教师由于预设不足,在课前的备课中缺乏预见性,对文章的难度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缺乏认真的分析,造成问题的设计偏难:“朔方的雪”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作者对“朔方雪”的描绘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学生作抽象的归纳和概括,需要学生深入研究文本,而本课的文本情感含蓄,寓意深刻,要让学生准确理解却非易事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需要二、巧妙利用课后习题资源确定教学内容课后练习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课后习题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确保教学目标正确,教学内容合适,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考,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林富民先生认为:“练习系统才是教材的灵魂所在”,“在教材中,真正能够反映编者处置课程内容,并具体指引教师从课文中选择相关信息来生成教学内容的,是练习系统王荣生先生也曾对课后练习的重要性进行过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对选文的阐释,对选文类型的把握乃至编撰水准,关键是在教材的练习题设计王先生的论述虽然是针对练习题设计本身而言,但也足以说明课后练习对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余映潮老师利用《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来确定的教学内容:1.课文中,“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和眼前事的思考阅读下面爸爸的三句话,看看勾起了“我”对哪些事情的回忆,简要叙述这几件事情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2)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3)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2.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讨论下面的问题1)前一部分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想象“我”回家时所见到的情景,说说这情景预示着什么3)“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长大啊!”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试结合自己的体验与同学讨论:“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上面这三个练习启发我们:1.这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可以是:整体理解(练习一的信息)——重点突破(练习二的信息)——体验表达(练习三的信息)2.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是:速读,复述(练习一的信息)——精读,品析(练习二的信息)——讨论,交流(练习三的信息)。

      3.这篇课文要突出的重点内容可以是:理解插叙的巧妙——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练习一的信息)感受与品味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文中贯穿着作者对父亲的挚爱,也透露出父亲对自己的关爱(练习一、练习二的信息)课后练习不仅提示了教学目标,而且提示了练习的操作步骤和教学形式,给教师实施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这个教学案例,余老师根据课后练习,提炼出如许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翔实具体,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益三、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任务确定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语文的这一性质,崔峦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把握语文课程语言的工具性、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反应的多元性、极强的实践性等特点,据此处理语文教材,确定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语文学科的任务,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依赖语言和文字进行认识、感悟、思考、获得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和任务,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必然要有所体现。

      因此,我们在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时,可以指向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指向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及其规律,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面是余映潮先生执教《蝉》的教学片段:师:朋友们,(把)书打开,还有手上的笔好的,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生:《蝉》——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直到课文毕)师:读得好,现在大家看黑板咱们学习的《蝉》,如果在前面要加一个字,应该加一个什么样的字?这个字应该是一个动词,好,谢谢你生:我觉得应该是“鸣”师:鸣蝉,知知不休的小东西呀,那么响,响彻一个夏天但是如果要表达作者的意思呢?他难道仅仅是为了写一只鸣蝉吗?好的,咱们继续读刚才的朗读还差一点情调,这是一篇写蝉的小散文,作者有一点微微的埋怨,但是又有深深的感动这要读得深沉一点师示范:“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慢慢地读,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字里行間好,再来一遍生:今年,蝉鸣得早…………这个教学片段,余映潮不断地向学生提问,每提一个问题,他都要引导学生来回答,回答之后又让学生再读课文,整堂课,学生重复读了六遍课文,每一次的情感都有变化,每一次的感受似乎都有不同。

      他还要求学生在每一段的旁边,通过体会作者文字的变化来概括作者对“蝉”情绪的变化,从而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情感最后,每个学生都当堂写了一篇表达自身情感的小文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让学生读蝉、背蝉、悟蝉,读、背、思、写有机结合,教学迷人、充满诗意四、把握文本间的联系确定教学内容纵览各册教材,不难发现,前后课文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的是主题上的相关,有的是语言形式上的相似,有的是读写要求上的承接,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有必要关注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站在语文系统的高度,确立最适合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引领学生走向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下面是余映潮老师对《〈伊索寓言〉两则》的教学设计:第一步,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寓言的特点,粗知寓言的读法5分钟以内)第二步,切入到《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读,18分钟左右)1.诵读课文,同学们自讲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评议3.运用一定的句式,说说赫尔墨斯这个“人”4.组织讨论,确定需要重点品味的词语:一“笑”,两“想”,三“问”5.教师带领学生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6.表情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7.教师小结阅读方法,指出阅读理解寓言的方法之一是品味关键的词语。

      第三步,过渡到课文《蚊子和狮子》自读,16分钟左右)1.同学们各自阅读,理解文章大意2.请同学们进行个性化阅读,自己为“蚊子”配音,朗读课文3.自告奋勇进行演读,相互评论“配音”的“质量”,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读,为什么不应该那样读,从而初步理解“蚊子”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4.教师顺势要求同学们实践所学的阅读方法,同学们畅读课文,就重点词语的品味在书上圈点,找出课文中的两“吹”一“叹息”5.品析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寓意第四步,教师总结:(2分钟以内)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尔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余老师正是抓住这两则寓言的共同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的五、基于语文教材体系确定教学内容能入选教材体系中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值得借鉴的佳作孤立地看一篇课文,往往教学价值点很多;但一旦联系了该文所在教学单元、初中学段的教材序列,综合考虑编者意图等因素,最核心的教学价值点却并不多我们就要力争在整个语文教材体系中,明确各篇文章承载的教学任务,在把握住核心教学价值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

      下面是一位老师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杨修之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核心教学价值点的剖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当我们把它处理成“样本”时,就具有众多的教学价值点:(1)严谨而清晰的结构;(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的题材;(3)详略得体的组材技巧;(4)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5)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语言;(6)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又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杨修之死》这篇选文,按照“例文”的特点,可以发掘出如下“可教点”:(1)历史小说的一般特点;(2)古典小说叙事的一般技巧;(3)对比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4)插叙的表达效果;(5)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的写人方法;(6)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再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原本可以发掘出很多“可教点”:(1)新闻的文体体式及特点;(2)阅读新闻的一般方法;(3)新闻的写作;(4)多则材料的排序方法;(5)材料的详略安排;(6)词语的锤炼和表达效果;(7)新闻报道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从语文教材体系安排的角度审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单元提示”中明确指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据此,可以明确地选定上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前三个“可教点”为核心教学内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