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社区场景应用总体要求.docx
3页未来社区场景应用总体要求1 未来社区邻里场景应用通过营造交往、交融、交心人文氛围,构建“远亲不如近邻”未来邻里场景1) 营造特色邻里文化突出社区即城市文化公园的定位,以城市乡愁记忆和社区历史文脉为基础,明确社区特色文化主题,突出人文多样性、包容性和差异性,营造承载民俗节庆、文艺表演、亲子互动等公共活动的邻里交往空间2) 构建邻里贡献积分机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服务换积分、积分换服务激励机制,为居民相互提供教育、出行、看护等服务提供非货币介质,弘扬诚信守约、共享互助、公益环保社区精神3) 打造邻里互助生活共同体依托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和积分机制,制定邻里公约,建立邻里社群,充分发挥居家办公、自由职业者、志愿者及专业退休人员的特长和特色优势,为社区和居民提供放心安全的服务,形成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氛围2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应用服务社区全人群教育需求,构建“终身学习”未来教育场景1) 推进3岁以下托育全覆盖按社区人口规模配置3岁以下养育托管点,设施完备,安防监控设备全覆盖;通过公建民营、幼托一体等方式,引入公益性、高端性等多层次托育机构,探索家庭式共享托育等新模式2) 推进幼小扩容提质做好与社区外义务教育资源衔接,扩大优质幼小资源覆盖面;打通社区与小学近远程交互学习渠道。
3) 打造“名师名校在身边”青少年教育平台围绕3-15岁年龄段课外教育需求,打造社区青少年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交流平台,打通名师、名校进社区渠道,打造多端交互式教学场景,集成素质拓展、兴趣活动等多种类型教育服务4) 搭建“人人为师”共享学习平台设置专业技能等各类社区达人资源库;构建学习积分、授课积分等共享学习机制;打造社区功能复合型幸福学堂、共享图书馆等,满足多龄段需求;打造线上知识库,支持用户自主上传分享;实现社区居民“人人为师”的知识、技能共享交流机制,满足老中青各年龄段继续学习需要3 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应用瞄准社区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构建“全民康养”未来健康场景1) 促进基本健康服务全覆盖围绕实现全民康养目标,建立社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推广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应用,探索社区健康管理线上线下(O2O)模式,促进健康大数据互联共享创新社区健身服务模式,科学配置智能健身绿道、共享健身仓、虚拟健身设备等运动设施加强社区保健管理,普及营养膳食、保健理疗等养生知识2) 促进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全覆盖创新多元化适老住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老年之家等场所,支持“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模式应用。
3) 构建“名医名院”零距离服务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合作合营建立医联体,提供远程诊疗、双向转诊等服务鼓励发展社会办全科诊所、智能医务室、Medical mall(医疗商场)等;应用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4 未来社区创业场景应用顺应未来生活与就业创业融合新趋势,构建“大众创新”未来创业场景1) 搭建社区双创空间结合地方产业培育主导方向,按照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特色创业主题需要,配置孵化用房、共享办公、SOHO等双创空间,配套共享厨房、共享餐厅、共享书吧、共享健身房等生活空间,激发社区创新创业活力2) 激发共享经济潜能依托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形成共享服务需求与供给零距离对接场景,促进社区资源、技能、知识等全面共享,增强社区创业活力3) 搭建特色人才落户机制推出小户型人才公寓、共享公寓,采用 “定对象、限价格”等方式,建立招才引智的出售出租政策机制,营造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的良好环境,打造各类特色人才社区5 未来社区建筑场景应用创新空间集约利用和功能集成,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未来建筑场景1) 构建社区信息模型(CIM)平台建立数字社区基底,实现规划、设计、建设全流程数字化2)创新空间集约利用模式。
结合智能锁/身份识别技术及自助服务终端,开辟共享租赁空间,提升整体空间利用率通过人流量感知结合大数据分析,合理调配公区资源(如电梯停靠楼层、公告通知内容等)6 未来社区交通场景应用瞄准差异化、多样化、全过程出行需求, 构建“5、10、30分钟出行圈”未来交通场景1) 以车实现“5分钟”取停车建立智能停车系统,提供车位管理、停车引导等功能;创新共享车位管理机制,提高车位利用率2) 以人实现“10分钟”到达对外交通站点建立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和平台,提供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3) 以物实现“30分钟”由社区入户运用智慧数据技术,搭建线上智能物流服务平台,集成社区快递、零售及餐饮配送等物流需求,实现物流信息线上查询、线上物流服务等7 未来社区低碳场景应用聚焦生态化,构建“多能协同、智慧节能、循环无废”未来低碳场景1) 搭建智慧集成的能源管理及服务平台依托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搭建智慧集成的能源管理及服务平台,搭建智慧集成的能源管理及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实时采集综合节能相关数据,动态更新设备维护、保养、更新等计划;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能够能源资源服务类业务办理途径,例如:缴费通知、账单查询、费用缴纳等,努力打造能源资源缴费、交易和增值服务平台。
2)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线上宣传系统在未来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户外大屏、电视、APP、小程序等多端触达社区居民的交互途径,通过通知公告、新闻资讯、视频图文、小游戏、答题、专题活动等互动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宣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理念,带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绿色节能、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回收、绿色饮食等一系列“低碳生活”相关的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社区的节能降碳,打造“低碳生活”社区8 未来社区服务场景应用围绕社区居民24小时生活服务需求,打造“优质生活零距离”未来社区服务场景1) 搭建“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依托社区智慧平台,推广“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提供管家、物业保释、投诉建议、业主认证等功能2) 社区智慧应急服务通过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开发预警救援、地图定位、一键式求助、联动报警等功能,实现突发事件零延时预警和应急救援9 未来社区治理场景应用围绕党建引领,打造“政府导治、居民自治、平台数治”未来治理场景1) 搭建数字化精益管理平台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联动基层治理四平台,推进精益化政务流程2) 社区党建信息线上预览依托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线上展示社区组织概况,公开党务、政务等政府事务制度。
3) 线上线下结合的参事议事模式建立有效可行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通过系统自动报警、网格员采集上报、物业人员上报、社区居民自主上报等方式实现社区事件上报管理,实现事件从派发、受理、反馈、评价全流程管理4) 视频及事件管理服务汇集城管、水利、国土、环保、应急等部门在辖区管理范围内的监控视频资源,结合GIS实现各部门在社区范围内的管区划分、市政设施资源、告警热点区域、网格事件工单等资源的一体化展示,并可对所有部门事件情况,包括事件来源、事件办理、事件类型排行,对社区(管区)/部门各区域办理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提高社区网格运行效率,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5) 基础数据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算法和模型生态体系,为家庭生活、社区服务、城市管理各类场景应用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汇集社区人、车、房等信息,为各类场景应用提供数据可视化及服务能力基础数据服务应具备与第三方业务系统对接能力6) 通过对汇集社区数据和端口,公共安全业务下沉到社区进行实有人口分析、异常研判分析、重点对象管控、预警处置、态势分析,并提供综合信息查询、视频监控信息分析调阅,支持通过警务APP或网格服务终端等设备进行实时信息查看和处理7) 社区数据分析服务管理。
通过信息技术对社区所在的街道办、消防局、卫计委、人社局等提供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可提供小区违章建筑、车辆阻挡应急通道、煤气泄漏等信息,提供小区老龄人口、无保低保、残疾人士等人群结构、分布展示对社区内消防设施、消防物资、可疑消防事件等多元数据进行信息采集、统计,并支持应急处突等事件进行预案管理8) 社区事件闭环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系统自动报警、网格员采集上报、物业人员上报、社区居民自主上报等方式实现社区事件上报管理,可追溯事件的信息反馈记录和历史数据,提报人可根据提报事件的处理结果对事件进行评价,实现事件从派发、受理、反馈、到评价全流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