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目--式--安--全--立--网(共12页).doc
1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密 目 式 安 全 立 网GB 16909—199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密目式安全立网(以下简称密目网)的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贮存及使用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以化纤丝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在建筑施工中用来防止人员坠落及坠物伤害的密目网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 5455—85纺织织物 阻燃性能测定 垂直法 GB 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834—88绳索 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网目密度mesh density 每百平方厘米面积内所具有的目数3.2 密目式安全立网fine mesh safety vertical net 网目密度不低于800目/100cm2,垂直于水平面安装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及坠物伤害的网。
一般由网体、开眼环扣、边绳和附加系绳组成3.3 开眼环扣round button with hole 用金属材料制做而成,中间开有孔的环状扣两个环扣间的距离叫环扣间距3.4 网体net body 用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体3.5 边绳side rope 起加强密目网边缘强度作用的设置在密目网边缘上的绳3.6 系绳tied rope 把密目网通过开眼环扣固定在脚手架上的绳3.7 规格specification 用密目网的宽度和长度表示,单位是米3.8 预加张力Pre-tension 在拉伸试验前,消除试样不自然皱纹状态下的负荷(即试样质量的10倍)3.9 断裂强力breaking stress 试样被拉伸至断裂时,所测得的最大拉伸力,以牛或千牛表示3.10 断裂伸长extension at break 试样达到断裂强力时的伸长,以毫米表示 3.11 接缝部位抗拉强力streching resistance at unwelded join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对试样施加垂直于接缝的纵向拉力,直至织物中纱线或接缝断裂,或织物中纱线滑移而使接缝裂开时所测得的最大力,以牛或千牛表示。
3.12 梯形法撕裂强力trapezoidal method tearing scvess 梯形试样受拉伸时,直角切痕扩展时所测得的最大拉伸力,以牛或千牛表示4 规格4.1 密目网的规格应符合表1规定表1 密目网的规格尺寸及环扣间隔 m宽长允许公差环扣间隔1.83.61.85.41.86.03.06.03.65.43.66.02%≤0.45注1. 边绳的有无根据网结构强度确定2. 允许用户自配系绳,但检验时必须有系绳4.2 其他规格可按合同双方协议确定4.3 密目网的最小宽度不小于1.2m4.4 标记由产品代号(ML)、规格组成 标记示例: 宽1.8m,长6m的密目网ML -1.86.0 GB l69095 要求5.1 外观5.1.1 缝线不得有跳针、漏缝,缝边应均匀5.1.2 每张密目网允许有一个缝接,缝接部位应端正牢固5.1.3 不得有断纱、破洞、变形及有碍使用的编织缺陷5.2 构造5.2.1 网目密度不应低于800目/100 cm25.2.2 密目网各边缘部位的开眼环扣必须牢固可靠5.2.3 环扣孔径不低于8mm。
5.3 性能密目网的性能必须符合表2规定表2 密目网的性能项目性能断裂强力•断裂伸长,kN•mm≥49,低于49的试样,允许有一片,最低值≥44接缝部位抗拉强力,kN同断裂强力梯形法撕裂强力,N≥对应方向断裂强力的5%,最低值≥49开眼环扣强力,N≥2.45L 1)耐贯穿性不发生贯穿或网体的明显损伤 2)耐冲击性网边(或边绳)不允许断,网体被冲断直线长度≤200mm,曲(折)线长度≤150mm系绳断裂强力,N≥1900老化后断裂强力保留率≥80%阻燃性能,S续燃≤4,阴燃≤4 1)L—环扣间距,mm 2)明显损伤:试验后的网体被切断的曲(折)线长度大于60mm,直线长度大于100mm的损伤6 检验方法6.1 断裂强力断裂伸长 6.1.1 取样 从网体上随机截取宽50mm,长300mm的纵、横向试样各3片,注意截取处应避免有影响检验结果的损伤6.1.2 试验条件 试样的预调湿按GB6529—86第3章规定进行,试祥的调湿按GB6529—86第4章进行或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24h以上,试验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3%条件下进行 当试验室不能保证标准大气时,应尽量使其接近标准大气,试验的温度和湿度记录在检验结果内。
6.1.3 测试 用精度1%的拉力试验机,夹钳宽度30mm,试样在预加张力下(如图1所示)将试样夹紧,夹钳的钳口应与拉力线成直角,试样名义夹持长度200mm,拉伸速度为200mm/min10mm/min,测定断裂时的强力及伸长值图1 断裂强力断裂伸长试验6.1.4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6.1.4.1 结果的计算ΔL=G—G0...........................(1)............(2)式中: ΔL——试片断裂伸长值,mm;G0——试片原始标距,mm; G——试片断裂时标距,mm;FΔL——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的平均值,kNmm; Fi——每个试片断裂强力,mm;ΔLi——每个试片断裂伸长值, mm;n——测试样品数6.1.4.2 结果表示分别表示出纵向、横向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的算术平均值和最低值保留有效数字至整数位6.2 梯形法撕裂强力6.2.1 取样 从网体上截取宽75mm,长150mm的纵、横向试样各3片,按图2所示画出等腰梯形图,并在短边中央切断10mm的直角切痕(从丝的末端量起10mm,如遇上丝条时,该丝条应切去)。
6.2.2 试验条件同6.1.2条图2 梯形法撕破强力试验6.2.3 测试 用精度1%的拉力试验机,夹钳宽度75mm以上,使夹钳的夹持线沿等腰梯形的两腰夹紧试样,注意试样在上下夹钳中间的对称位置拉伸速度150~200mm/min,当切痕扩展时记录最大撕裂强力值6.2.4 结果表示 分别计算出纵、横向撕裂强力的算术平均值,保留有效数字至整数位6.3 接缝部位抗拉强力6.3.1 取样 从网体上接缝部位按图3、图4规定截取试样各3片6.3.1.1 融接型接缝试样:如图3所示图3 融接型接缝部位抗拉强度力试验6.3.1.2 缝接型接缝试样:如图4所示图4 缝接型接缝抗拉强力试验6.3.2 试验条件 同6.1.2条6.3.3 测试 同6.1.3条的方法,拉伸至织物断裂或缝线断开或接缝裂开试验终止,记录最大接缝强力值和试样最终破裂原因(织物丝线断裂、缝线断裂、织物纱线滑脱、接缝裂开或其他原因)6.3.4 结果的表示 取三片接缝部位抗拉强力的算术平均值,保留有效数字至整数位6.4 开眼环扣强力6.4.1 取样按图5所示从密目网上分别截取纵横向开眼环扣的试样各3片。
如果密目网无边绳可沿折边部位截取试样,注意不要损伤密目网边缘 图5 环扣抗拉力试验6.4.2 试验条件 试验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进行,有争议时按6.1.2条进行6.4.3 测试 用精度1%的拉力试验机或拉力时,将环扣的中央位置挂在拉力机或拉力计的夹杆上,绳索或剪留下的网边固定在支架上自距网边300mm处用450mm宽的金属夹固定夹紧,拉伸速度为200mm/min100mm/min,测定纵、横方向抗拉强力6.4.4 结果的表示 分别计算纵横向抗拉强力的算术平均值,保留有效数字至整数位6.5 耐贯穿性6.5.1 试验设备6.5.1.1 贯穿试验架具有与水平面倾斜30的刚性框架一个,如图6所示(试验框架材料用碳素钢钢管)试验框架的开口尺寸与试验网规格一致,如图7所示图6 贯穿性试验图7 试验框架6.5.1.2 升降和释放装置:能升降和释放贯穿落体6.5.1.3 贯穿落体质量为5000g十20g,外形尺寸如图8所示图8 落体6.5.2 测试6.5.2.1 将贯穿落体挂在升降装置的释放器上,提升到规定高度,见图66.5.2.2 将试验网紧绑在试验框架上,四周应紧贴框架,使其张紧(如图9所示。
)6.5.2.3 调整贯穿落体距离,使落体底部距试验网的被冲击点3m6.5.2.4 释放贯穿落体,检查贯穿情况6.5.2.5 结果的表示按密目网被贯穿情况,记录损坏情况及损坏长度图9 冲击试验6.6 耐冲击性6.6.1 试验设备6.6.1.1 模拟人形砂包;长100cm,底面积2800 cm2,质量100kg2kg 6.6.1.2 冲击试验架:试验框架开口尺寸与试验网规格一致,高1.5m以上,应能升、降和释放模拟人形砂包框架材料用炭素工具钢管,应有足够的刚性,其结构型式参照图6,但试验框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 6.6.2 测试 将人形砂包挂好,使砂包中心位于框架中心且长边平行于密目网的长边提升至框架上方,然后将试验网牢固地系在试验框架上,再提升砂包,使其底面距网面1.5m后释放砂包,如图9所示6.6.3 结果的表示 按密目网被冲击后的情况,用网体未见断裂或被冲透,网体断裂长度,边、系绳未见破断等表示破断情况6.7 系绳断裂强力按GB 8834规定进行6.8 老化后断裂强力保留率6.8.1 取样 按6.1.1条进行6.8.2 试样老化处理 先将试样置于60℃2℃的高温老化箱中恒温48h,立即转放到一20℃2℃的低温箱中恒温48h,再转放到高温箱中,如此反复共计480h。
6.8.3 试验条件 同6.1.2条6.8.4 测试 按6.1.3条执行6.8.5 结果的表示分别计算出纵、横向断裂强力的算术平均值,再计算断裂强力保留率……………………………(3)式中: δ——老化后断裂强力保留率,%; Fh——老化后断裂强力平均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