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拼音10 ao ou iu》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反思 说课(十).doc
4页《汉语拼音10 ao ou iu》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反思 说课 【教学要求】 学会3个复韵母ao ou iu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出示6个单韵母的卡片请大家一起读 2、抽读复韵母卡片ai ei ui 3、说说复韵母的标调规则背一背顺口溜有a找a,没a找o e,i u并列表在后 4、小结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都学得很好,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10课,在这节课里我们又将认识3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先来看幅图,从图中我们来找一找这三位新朋友 二、教学新知 1、看情景图: ⑴(课件展示江面和江边,一群游泳健儿在破冰游泳海鸥在江面上边飞边叫,好像在给他们叫好几个孩子在岸边一边观看,一边一个劲地的鼓掌喊“加油”画面上展示的是冬季,因为地上是白的,树上也是白的,孩子们都穿上了鸭绒袄 ⑵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听语境歌播放录音)语境歌身穿鸭绒袄,拍着小手笑游泳健儿不怕冷,海鸥边飞边叫好 3、练读语境歌。
4、教学ao ou iu: ⑴教学复韵母ao: ①从图上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穿着鸭绒袄,这个“袄”字我们把它读成第一声,就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就是复韵母ao(课件展示在孩子旁边出示韵母“ao”)谁能告诉老师,ao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a 和o)对了,a 和o合起来就是复韵母ao,读的时候要先发a的音,要发得长而响亮,然后舌头逐渐抬高,口形收拢、变圆,发出o的音要轻些短些范读后抽读) ②如果我们给它加上调号?要表在哪个字母上?为什么?该怎么读呢?请跟老师读,读的时候你可以加上动作老虎发威āo āo āo;饿狼觅食áo áo áo;身穿棉袄ǎo ǎo ǎo; 申办奥运ào ào ào ③那么我们怎样记住ao的样子呢?大家想一想指名说)老 师也想出一种好办法,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句顺口溜来记a前,o后,ao ao ao ④同学们快看,谁来了?(一只小花猫)(课件展示草地上跑来一制小花猫小花猫看见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也想向你们学习它说“你能把我拼出来吗?”(课件展示在小猫的下面出示要拼读的音节谁愿意拼一拼?(指名拼读后集体读) ⑵教学ou: ①下面我们要认识第二个新朋友是海鸥的“ou”(课件展示在海鸥旁边出示韵母“ou”)范读后指名读。
②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记住ou的样子和读音的?(指名说)对,像ao一样,我们也可以编一句顺口溜来记o前u后,ou ou ou一起说说怎样记住它的样子和读音 ③那么谁知道ou的调号标在哪个字母上呢?ou加上调号怎样读呢?(自己读一读试一试,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动作来帮助记忆指名读后齐读) ④同学们,瞧,谁又来凑热闹了?(小狗)(课件展示草地上跑来一只小狗小狗见小猫和你们做了好朋友,非常羡慕,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他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谁愿意拼一拼,告诉同学们它是谁?(课件出示音节)(指名读后跟读) ⑶教学iu: ①大家一定非常着急,想知道我们的第三位朋友是谁,对吗?请看,它来了课件展示两位小朋友在游泳, “ iu”蹦蹦跳跳地跑出来把“游泳”的“游”读成第一声就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三个朋友 iu的音 ②同ou一样我们来记住它的样子和读音谁愿意告诉老师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样子和读音的? ③同学们请你再开动脑筋想一想,iu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韵母比较像?ui 的调号标在谁头上?而iu又该标在谁头上呢? ④老牛伯伯看见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慢吞吞地走过来,说“你们学得不错,让我来考考你们吧,谁能把我拼读出来?”(课件展示草地上一头老牛走过来,接着出示音节。
指名读后齐读)老牛听了同学们的拼读笑了 ⑷指导书写ao ou iu: ①先请学生说说写ao ou iu要注意什么? ②师在黑板上范写,并讲清注意点 ③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三、巩固练习 1、 抽读卡片 2、 做游戏,找朋友: 教师把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卡片分别发给6个小朋友,老师报汉字,让拿卡片的小朋友给汉字韵母对号其他同学校对,如正确便齐声说“对、对、对,就是什么如果错了就齐说“不对、不对,该是什么如老师说“毛线的‘毛’的韵母是哪个?”学生拿出“ao”大家便说“对、对、对,就是‘ao’如果拿错了就说“不对、不对,该是‘ao’ 毛线的“毛”韵母是哪个? 开会的“会”韵母是哪个? 乌黑的“黑”韵母是哪个? 带头的“带”韵母是哪个? 优秀的“秀”韵母是哪个? 后面的“后”韵母是哪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韵母朋友,它们是(生接说ao ou iu),并且学会了怎样读它们的四声以及他们的标点规则,还有怎样在四线格里写好这三个复韵母,同学们表现得很棒,老师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表现得更出色。
五、布置作业 在习字本上描写ao ou i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