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歌曲《望乡词》的音乐表演.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787764
  • 上传时间:2021-1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6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歌曲《望乡词》的音乐表演 摘要:陆在易是中国现今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大家,业界对其非常关注,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他音乐的影响力笔者根据陆在易先生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分析两个方面,浅析歌曲《望乡词》的演唱关键词:艺术歌曲;《望乡词》;陆在易一、引言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是我国少有的资深作曲家有很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艺术歌曲《望乡词》二、歌曲《望乡词》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分析(一)歌曲《望乡词》的创作背景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在大我之爱中,涵盖无数小我之爱,把灵魂中最深刻美好的情感写入音乐陆在易选用于右任的名作《望大陆》可谓独具慧眼,正体现了他艺术歌曲创作新的审美观和风格要求,是作曲家艺术眼光和创造勇气的体现众多周知,成功地创作出一首质量高、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歌曲,歌词的选择至关重要陆在易创作的《望乡词》具有同于右任融会贯通的诗人情怀和让人挥之不去的深厚情思,集中地、典型地突出其旋律创作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二)歌曲《望乡词》的音乐结构分析《望乡词》的歌曲曲式结构为二部曲式,其中前奏是第1至第12小节;其中A段为a第13至第19小节和b为第30至第39小节两个部分;链接部为第40至第47小节;A1段包括a1为第48至第63小节和b1第64至第83小节,两个部分。

      陆在易根据歌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基调等因素,为歌曲选用了F宫调式系统,在整首作品中D羽调式与F宫调式多次交替出现在前奏部分,D羽调首先突出了歌曲的悲剧特征随着歌曲速度渐快,音乐因#C音的出现而由D羽调转入同主音的D宫调式,戏剧性的音量变化幅度突出了音乐的效果他在第10小节仅用两个八度叠置于低音声部,使音响效果显得空洞而苍茫歌曲从A段开始的13小节是D羽调,经过15\16小节后转为D羽同宫系统的F宫调,音乐的色彩随即明亮起来,在“故乡不可见兮”做了一次重复后,音乐又回到D羽调再一次出现歌词“葬我于高山之上兮”调式又回到F宫调上歌曲的小高潮在第30-39小节,伴奏以大量三连音制造出紧张的音乐动力,D羽调式在这一部分积极地供托着悲剧色彩哼鸣像是思念的心声,寄托着一位白发长须的长者在病榻上凝视夜空的悲凉从48小节开始,歌曲以无词歌的形式展开,原音乐主题交给了器乐,人声以感叹词“噢,啊”同时出现,尽管主题没变,但是速度、和声织体以及音色的变化使音乐产生了新的意义这时音乐的画面感更强,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使音乐和情感同时得到了升华从64小节至结束,作为最高潮部分,“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重复出现了三次。

      通过音乐的发展歌曲层次不断变化,第二次出现达到全曲的最高点,压抑的情绪得到全面爆发第三次出现时音乐开始回落,与前两次形成对比,给人以不同感受的心灵冲击歌曲的尾声以重复两次“山之上,国有荡”为补充终止,平稳地缓解之前的强烈推动力,为最后的终止做好铺塾,可谓画龙点睛三、结论陆在易先生是中國当代艺术歌曲创作群体中的代表人物,《望乡词》作为他创作成熟后期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他作为“音乐诗人”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哲理审视,同时又展现出他将诗与乐高度融合的艺术创作技巧本人研究认为,演唱具有高度文学性和音乐性的艺术歌曲,首先应深入了解词作者的创作背景,对歌词的文本进行细致分析,使演唱者与作曲家一同回到创作的起点,以探究声乐作品文学文本的本源含义其次要了解作曲家的整体艺术风格以及创作这首作品时的阶段性创作风格,并对作品的音乐语言进行剖析,这将便于演唱者把握住作品演唱的精神内涵在具体表现手段上,要确定整首作品以及不同段落的情感基调,调整出与之对应的歌唱音色;在解决字腔结合的问题上,运用汉语语音学的相关原理,将处于不同时值、音高和旋律的歌词进行分解,使汉字的读音与美声唱法对歌唱发音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歌曲中特殊乐句的强声、弱声、半声的使用、乐句的划分以及高音等演唱重点和难点要预先设计,并经过演唱实践再不断调整,确定最好的方法。

      本人借此文希望能为演唱陆在易声乐作品提供参考和借鉴参考文献:[1]胡婷.从《望乡词》看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J].时代教育,2009(11):65.[2]李灿旭.陆在易艺木歌曲创作特色阐释[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1-114.[3]马兴智.论陆在易的《望乡词》[J].歌海,2011(2):56-59.[4]张琴.美妙的歌声,真情的流露[D].西南师范大学,2005.[5]张琴.怎样演唱和诠释陆在易艺术歌曲[J].电影评介,2008(16):85-86.[6]王惠琴,李彦荣.谈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J].中国音乐,2007(3):195-197.[7]周怡.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