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沧源佤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497334
  • 上传时间:2017-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9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沧源佤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尊敬的省、市残联领导:首先,我代表县残联执行理事会和全县10710名残疾人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不辞辛苦到沧源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检查指导我们的工作,感谢你们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县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请你们就我县残疾人工作提出批评和要求,同时,祝你们在沧源工作期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下面,我就县残联第五届代表会议以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一、基本情况(一)基本县情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临沧市西南角,北与耿马县相接,东北濒小黑江与双江县相望,东南与普洱市澜沧县毗邻,西南与缅甸佤邦接壤,县境内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2445平方公里,中缅边境线长达147.083公里,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的主要陆上通道之一地势中北部高,东、西、南三面低,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460米,山区面积占97%,坝区占3%沧源县地处低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四季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降水充沛,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降雨量1763.8毫米,年平均气温20℃。

      沧源县辖6个乡,4个镇,1个工委,1个国营农场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0个村民委员会,571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17万多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4% ,其中佤族人口占83.8%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汉、拉祜、彝等26种民族杂居的佤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由于受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2社会发育程度低等客观因素制约,至今全县的生产、经济文化、科技还落后,属国家重点扶持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8.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123万元(含基金收入),财政支出3.4亿元,农民人均有粮361公斤,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二)残疾人情况全县有各类残疾人1.07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3%,其中,城镇人口0.075万人;农村人口0.996万人不同类型残疾人中,肢体残疾人3749人,听力残疾人1414人,言语残疾人900人,视力残疾人1649人,智力残疾人1135人,精神残疾人1242人,多重残疾人621人二、工作开展情况县残联第五届代表会议的三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残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认真贯彻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奋斗目标,以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工作出发点,立足基层、面向农村,切实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康复、就业培训、扶贫解困和社会保障等工作,一心一意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极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断开创残联工作的新局面,全县残疾人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残疾人组织建设规范完善三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和国务院残工委《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的有关规定,按照基层残联“一体化 ”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县、乡(镇)、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了为残疾人服务的三级服务网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委3员会,县残联归口政府领导,理事长为专职;成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康复服务站、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和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了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各乡(镇)成立了乡(镇)残联,配设了残联专职干部全县90个村、3个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聘用了村(社区)残疾人联络员(专职委员)二)康复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认真开展“视觉 第一中国行动” ,在 卫生部门的协助配合下,深入乡镇、工委、农场对眼疾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适应性筛查,确诊白内障患者复明对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 的方式,多渠道地开展复明工作三年来,共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41例,输送患者到昆明实施青光眼复明手术1例二是建立低视力配镜点,为18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三是举办聋儿语训及家长培训班,对13名聋儿进行了听力测试和语言训练,开办聋儿康复知识讲座,培训聋儿家长23名,对有部分残余听力的聋儿验配助听器3台,配合新加坡五官科医生对7名聋儿开展手术适应性调查,护送3名聋儿到昆明由新加坡耳鼻喉专家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其中,植入人工耳蜗的两名聋儿2010年12月10日开机时均对声音有反应,从此告别无声的世界。

      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自加工作压力,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临沧市康复医院的密切配合下,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关锁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精神病人状况调查,建立档案,先后组织输送104名农村贫困关锁精神病患者到临沧市精神病医院接受康复治疗通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好转,多数患者已康复出院以县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保健室为基础,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管理、技术、服务工作网络,在临沧市精神病医院的配合下,开展精神病患者家庭管护康复治疗230人,每月按时发放、指导服药五是依托社区和家庭,对36名肢体4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对15名智残儿童进行了训练指导、培训家长15名;对20名脑瘫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其中,2009年邀请挪威协力会到我县对脑瘫患儿及家属、县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脑瘫患儿康复培训一期37人,开展脑瘫儿童少年康复训练14人,其中送往昆明治疗7人,实施脑瘫儿童康复手术5例;以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无障碍设施为依托,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7人六是通过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对用品用具的需求,积极向省、市残联和台北曹仲植基金会争取到一批残疾人辅助器具共300件。

      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160辆,免费发放拐杖、盲杖、座便器、护目镜等辅助器具126件;邀请省假肢装配中心专家到我县免费为11名下肢截肢残疾人安装普及型假肢11例七是协助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到沧源开展农村50岁以上居民体质检测,对10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手术矫治适应性筛查,实施残疾预防干预;输送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到昆明、成都实施手术矫治;输送2名骨坏死、骨折患者到昆明接受康复手术治疗,实施火烧伤植皮整形手术2例、再造手拇指手术1例、血管瘤手术3例;输送唇腭裂患儿到昆明石林天奇医院和邀请新加坡专家到我县免费为唇腭裂患儿实施修复手术29例,实施儿麻矫治手术2例八是加强残疾预防宣传,以“残联搭台、卫生唱戏” 的方式,结合“爱耳日” 、“助残日”、“ 爱眼日”、“肢残人活动日” 、“碘缺乏病防治日”、 “精神卫生日”等助残宣传活动的开展,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认真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民预防残疾发生的意识,残疾人及亲友的残疾预防、康复知识普及率不断得到提高三)培训、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省政府第52号令),组织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一是大力加强《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宣传,增进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就业工作社会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广开“绿灯” 积极5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措施,开展残疾人就业执法检查,大力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扶持残疾人集中就业、个体经营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沧源佤族自治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沧政通〔2008〕 14号)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三年来,共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入库约178万元三是认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积极参加临沧市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来,共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70人次2010年,利用市残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进行的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有利机会,举办了一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采取统一集中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培训,讲课,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村(社区)、组进行“核桃、竹子、烤烟” 种植、管护技术的培训指导在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对参加市残联举办职业技能比赛的残疾人,针对参赛项目,分别聘请了有关技术人员分项进行讲课。

      通过为期5天的培训,使参加培训的45名残疾人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在临沧市残疾人首届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县有9名残疾人参加竞赛活动,共取得了www网页设计一等奖1个,计算机程序、海报设计、插花、盲人保健按摩二等奖4个的优异成绩,荣获“临沧市残疾人首届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同时,有四名选手被选拔参加云南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四是选送13名盲人到昆明华夏中专接受盲人短期保健按摩培训,解决培训所需费用39000元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优惠照顾政策,结合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安排2名残疾人到私营企业就业,盲人在昆明就业3人,帮助1名盲人开办了按摩室,扶持帮助8名残疾人实现个体就业五是组织开展以“就业援助进家入户,帮您解决就业困难”为主题的2010年就业援助月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帮助符合6条件的援助对象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岗位补贴以及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资金扶持等促进就业政策六是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开办残疾人福利企业----沧源县司岗里药业有限公司,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目前,正在筹办阶段,计划先招收录用8至10名有一定技能的残疾人就业,有望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

      四)教育工作持续发展为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全面实现其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一是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普通学校义务教育体系,抓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落实农村残疾学生享受“ 两免一补” 政策规定,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稳固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由2007年的72%提高到2010年的84%二是强化学龄前期残疾儿童启蒙教育,深入基层举办智残儿童、脑瘫儿童家长短期培训班三是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助学” 等扶残助学项目,发放助学资金23800元,资助50名贫困残疾学生就学四是号召社会各界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实行救助入学,25名残疾儿童少年得到救助正常入学,组织输送10名残疾儿童少年到临沧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五是对14名考取大中专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发放一次性助学金31000元五)宣传、文体成绩斐然一是结合“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 等重大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借助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宣传,开展残疾人事业执法检查,扩大影响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强化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工作,在各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县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年来,县残联等部门、乡镇所发的残疾人工作信息稿件在中国残疾人网等全国性媒体网站采用24篇;《云南日报》等省级媒体网站采用84篇(条);《临沧日报》等市级报刊、网站、电视广播电台采用163篇(条);在县内报7纸、网站、电视台、政务信息、简报等媒体刊登176篇(条),宣传报道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二是组织开展“爱耳日” 、“助残日”、“爱 眼日 ”、“肢残人活 动日” 等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工具,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媒体的作用,并以现场咨询、义诊、募捐、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件和省委18号文件、《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精神,宣传党和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关心、帮助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提高群众预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