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散文概述五四时期精编版.ppt
31页年代年代 散文概述散文概述 20 20 20年代散文的特点:年代散文的特点: 五四散文是在五四新文化和文学革命的兴五四散文是在五四新文化和文学革命的兴 起的特定条件下,中外散文相互融合的产物起的特定条件下,中外散文相互融合的产物 1 1、个性化独抒性灵、率真自然的散文较多独抒性灵、率真自然的散文较多 2 2、散文表现内容扩大、散文表现内容扩大 3 3、文体自由,风格多样文体自由,风格多样 4 4、受到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受到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 5 5、成就斐然成就斐然 朱自清:“有种种的样式,种种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 日新异月: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炼,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 20年代散文的成就: 1、散文样式自身的轻快便利散文样式自身的轻快便利 2 2、中国散文自身悠久的历史、中国散文自身悠久的历史传统 3、外国散文的艺术借鉴、外国散文的艺术借鉴 4、时代风云的影响。
时代风云的影响 ““随感录随感录””作家群与现代杂文作家群与现代杂文 时评、短论为主;论战、批判色彩浓重形式多样, 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最早显示了白话文的艺术特质,奠 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影响 1 1、陈独秀:、陈独秀:““随感录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文体的开创者 主要作品有:《偶像破坏论》等主要作品有:《偶像破坏论》等 2、李大钊:昂扬奔放的改革激情,将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起来 《青春》、《新的!旧的》等 ““言志派言志派””小品文小品文 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 1、周作人:冲和平淡; 1921年6月发表《美文》 2、俞平伯:意境朦胧、独抒性灵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美文概念的提出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在《美 周作人所提出的“美文”就是通常说的散文小品美文”的提出,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要求在散 文》中提出“美文”的概念:记叙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也就是美文;美文可以是叙事的,也可以 是抒情的,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
特点是“真实简明”,又幽默、雍容、漂亮、缜密 文创作上的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都“给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创作 1、朱自清:朴素、深挚、精密、优美 2、冰心:《寄小读者》 冰心体: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要说的话:爱的哲学 语言: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船身微微地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如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3、许地山:《空山零雨》 追求意境,表现面对人生艰难的奋斗勇气,有宗教色彩 4、叶圣陶、郑振铎、茅盾:写实风格 创造社的散文创作 ““创造体创造体””::最为自由,最见个性的一种文体最为自由,最见个性的一种文体 1、郁达夫:坦白、真诚、感伤,带颓废色彩。
郁达夫:坦白、真诚、感伤,带颓废色彩 《还乡记》《还乡记》 、《海上通信》、《海上通信》 2、郭沫若:张扬自我、热爱自然、关心社会郭沫若:张扬自我、热爱自然、关心社会 ““小品六章小品六章”” 本质上是一个抒情诗人,所以他本质上是一个抒情诗人,所以他的作品无一不具诗情他的散文与小说很难区分的作品无一不具诗情他的散文与小说很难区分 语丝派散文 语丝派是以语丝派是以19241924年年11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 刊而得名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而得名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 文学流派,倡导思想和言论自由文学流派,倡导思想和言论自由 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犀利、泼辣的杂文,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犀利、泼辣的杂文, 二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冲淡、平和的小品散文二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冲淡、平和的小品散文 语丝体:幽默、泼辣语丝体:幽默、泼辣 ““现代评论现代评论””派的散文派的散文 1924年,陈源、徐志摩陈源、徐志摩等在北平创办《现代评论》现代评论》杂志,围绕着它,20年代中期出现了“现代评论”派散文,其成员多是留学欧美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 分子,政治倾向上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相对立,这自然影响了他们散文创作的思想取向。
现代评论现代评论””派派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有 徐志摩、陈源徐志摩、陈源(陈西滢、现代女作家凌叔华的丈夫)、吴稚晖(陈西滢、现代女作家凌叔华的丈夫)、吴稚晖 等 徐志摩的散文自由而华丽,多属冥想型的小品,即使记 述事物,也常抓住刹那的灵感,让感情自由的流泻《北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戴河海滨的幻想》、《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和《康桥》和《““浓得化不开浓得化不开””》》,,都是他有名的篇章徐志 摩有才情,有灵感,具有快如闪电般的感兴,这增加了他散文的流动性他表情达意,常常一语嫌不足,又添一语,淡描恐不尽,再用浓抹,自然造成了繁复华丽的印象出版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 陈西滢陈西滢(1896—1970)思想意识上属于徐志摩一派,是《现代评论》上著名的““闲话家闲话家””,创作较多,后结集《西滢闲《西滢闲话》话》在20年代,他站在“五卅”运动之外,学生运动和民众运动之上,以貌似公允的姿态评说时事,表现了一种贵族化的 立场不过他的散文也不乏佳篇,其散文特点是行文流畅,文字平和,有相当的西方文学修养,议论由事出发,富有幽默感,当时影响不小。
特别是那些介绍知识、回忆故旧、讥刺中国封建惰性的散文,值得一读 《西滢闲话》在当今的意义,主要《西滢闲话》在当今的意义,主要可以让我们了解可以让我们了解20年代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观点年代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观点 周作人的生平与创作周作人的生平与创作 周作人(1885 ——1967 、5、6),原名櫆寿,字星杓,号启孟,笔名启明、知堂、遐寿、京兆布衣等19031903年南京求学时改名周年南京求学时改名周作人 从1918年6月到1965年3月,历时四十七年,共出版30余种散文集子,如《自 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瓜豆集》、《苦口甘口》等散文创作时间之 长和作品数量之多,都是罕见的 周作人对现代散文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即是现代散文的理现代散文的理 论倡导者论倡导者,,创立了一整套散文创作理论;又是现代散文的创作实践者现代散文的创作实践者,他的 散文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司马长风(香港)司马长风(香港)著《中国新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史》 称:“周作人是现代散文的开山大师,到成长期为止,无论就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说,他都是不争的领袖。
周作人的双重人格周作人的双重人格 要想了解周作人的散文,必须首先了解周作人的人格在周作人身上,显著地体现着双重人格的现象作为封建旧时代的“叛徒”,他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是激进的思想启蒙主义战士,是一个“流氓鬼”;而作为“隐士”,他又具有浓厚的退隐思想,时刻想着退下来,放弃战斗,躲开纷纭复杂的现实矛盾,躲进“苦雨斋”,闭门读书,做一个闲适的隐士,当一个“绅士鬼”他曾经自我解 剖说,当“绅士鬼”在他心中占了上风时,他便“学习对淑女们的谈吐与仪容, 渐渐地由说漂亮话而进于摆臭架子而当“流氓鬼”占优势时,“我便跟了他去彷徨,什么大街小巷的一切隐秘无不知悉,酗酒、斗殴、辱骂,都不是做不来的,我简直可以成为一个精神上的‘破脚骨' 在周作人的语境里,“绅士鬼”是指维护社会现存秩序的上流社会的有教养的人士, “流氓鬼”是指对现存社会秩序持叛逆精神、反抗态度的人这两个鬼经常在周作人身上发生冲突、交锋,使他摆脱不掉,他说:“我对于两者都有点舍不得(放弃),我爱绅士的态度与流氓的精神 周作人之所以摆脱不掉两个鬼的纠缠,在行动上表现得既有“叛徒”的激进,又有“隐士”的消极,主要是因为他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并坚持走下去。
对于这一点,他在《寻路的人》一文中说得非常明白,“我是寻路的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 由于不知道路的方向,所以只能在“十字街头的塔里”,“不知所向”《十字街头的塔》)应该说,周作人对自己的剖析是非常坦诚的 1935年,他在《五十自寿诗》里说自己“半是儒家半释家”,道出了双重人格的根源 周作人的两类散文:“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 周作人具有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心中有两个鬼,“其一是绅士鬼,其二是流氓鬼”(《两个鬼》)由此,形成了周作人散文“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五四前后及 20年代谈时事的战斗的杂文屑于浮躁凌厉的一类,而五四时期的杂感、读书随笔及20年代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则属于平和冲淡的一类 “浮躁凌厉”的散文大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思想意 义与社会作用明显《前门遇马队记》《碰伤》《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愤怒谴责帝国主义和军阀残酷镇压爱国学生和群众 ,有浮躁凌厉之风 但真正显示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独特贡献,影响更大的,是“平和冲淡”的散文《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吃茶》《乌篷船》《初恋》《鸟声》《苍蝇》等,写是平平常常的事物,平平常常的生活,然而经周作人细细品味,其中便另有番情趣与哲理。
平和冲淡的散文: 乎天性,享受生活的情趣周作人倾向于把文艺当作“自己的园地”,艺术的品味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品味饮酒、品茶,使平淡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性和风雅他的散文是其 人生况味的表达,而其散文的艺术品味又进入到了作者的人生之中,周作人的散文与其生命具有互为观照的关系 思想内容的特色: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归返自然,顺 《吃茶》: “吃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谈酒》:“……照我看来,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倘若说陶然那也当是杯在口的一刻吧酸了、困倦了、或者应当休息一会儿,也是很安舒的,却未必能谈酒的真趣在此间昏迷、梦魇、呓语,或是忘却玩世忧患之一法门,其实也是有限的……”“但是……杞天终于只是杞天,仍旧能够让我们喝一口非耽溺的酒也未可知倘若如此,那时喝酒又一定另外觉得很有意义了吧?” 苍苍 蝇:蝇: 苍蝇不是一件很可爱的东西,但我们在做小孩 子的时候都有点喜欢他。
我同兄弟常在夏天乘大人们 午睡,在院子里弃着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苍蝇--苍蝇共有三种,饭苍蝇太小,麻苍蝇有蛆太脏,只有金苍蝇可用金苍蝇即青蝇,小儿谜中所谓“头戴红缨帽,身穿紫罗袍”者是也我们把它捉来,摘一片月季花的叶,用月季的刺钉在背上,便见绿叶在桌上蠕蠕而动,东安市场有卖纸制各色小虫者,标题云“苍蝇玩物”,即是同一的用意 首先是感情的淡化《前门遇马队记》《初恋》 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故乡的野菜》《苦雨》 《乌篷船》 《苍蝇》: 实际上最可恶的还是他的别一种坏癖气,便是喜欢在人家的颜面手脚上乱爬乱舔,古人虽美其名曰“吸美”,在被吸者却是极不愉快的事希腊有一篇传说,说明这个缘起,颇有趣味据说苍蝇本来是一个处女,名叫默亚 (Muia)---- 艺术特色:艺术特色: 特有的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北京的茶食》: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 周作人散文的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蕴涵着无穷的韵味周作人凭渊博的学识和恬淡的趣味,把文体发展到任心闲话、着手成春的境地 朱自清散文朱自清散文 一1.朱自清. 生平 (1898-1948)简介:●文人,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实秋 ●祖籍浙江杭州,生于江苏东海 ●现代诗人、著名散文家、爱国学者 《踪迹》(《踪迹》(19241924年)、《背影》(年)、《背影》( 19281928年)、年)、《你我》(《你我》(19361936年)三部散文诗歌集其中《背年)三部散文诗歌集其中《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影》《荷塘月色》《匆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 河》《给亡妇》河》《给亡妇》 《绿》《儿女》《生命的价格《绿》《儿女》《生命的价格 ----七毛钱》《白种人七毛钱》《白种人 ----上帝的骄子上帝的骄子! !》是脍炙人口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贡献:贡献: 叙事抒情散文的先驱,对现代散文语言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创作理念:为人生 题材: 一是以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背影》《儿女》《悼亡妇》 二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小品 《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散文堪称为““美文美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散文美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感情真挚深切、感情真挚深切他的散文都充溢着真情实感,诚挚、深切的情致,溢于言表,绝无装腔作势和虚文伪饰之态因此文章因情真而意深,故能感动人,富有感染力而且他还善于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对往日琐事的追忆, 将感情渗透其间,显得格外亲切自然如《背影》、《给亡妇》(前妻武钟谦、后妻陈竹隐、与朱合葬于香山万安公墓) 2、精于以重彩、工笔描绘景物,赋予自然美以人情美精于以重彩、工笔描绘景物,赋予自然美以人情美作者创造意境的重要方法是情景交融,绘景寄情,将情景融为一体,制造如诗如画的意境而这种氛围意境,又分明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致,是人的感情化了的自然美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春》等在他的笔下,秦淮河灯影下的夜景是那样的旖旎;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是那样的清幽静谧;仙岩梅雨潭的碧波是那样的醉人 3、散文风格浓艳细腻散文风格浓艳细腻他描写细致,用词色彩强烈,善用比喻,把客观事 物和主观情致表现得鲜明、突出,形成一种浓艳、细腻的风格。
如《绿》,为了渲染梅雨潭的绿,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以浓重的笔墨加以显现如以“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比喻梅雨潭水的可爱;以“初恋少女的心”表现潭水的纯洁清澈;以“鸡蛋清”来比喻潭水的柔软嫩滑可谓从视觉、感觉和触 觉等方面将汪汪一碧的潭水拟人化了此外,还用北京、杭州等地名胜的绿色与之比较,最后定名为“女儿绿”,让人产生美不胜收的感觉 4、语言富有魅力,是朱自清的散文优美动人的重要条件语言富有魅力,是朱自清的散文优美动人的重要条件 他的语言的特色是,既讲究藻饰,又大量运用口语,做到既他的语言的特色是,既讲究藻饰,又大量运用口语,做到既 有文采又自然亲切有文采又自然亲切《荷塘月色》就是用口语入文,善用重言叠字和比喻,化静为动,以动写静作品一开头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里的“披”、“带”便是口语,在朴素中显出真切感描写荷叶是,“田田的叶子”,“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可谓将静态的荷叶、荷花,拟人化了,写活了,显得生动传神描写树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荷塘是“曲曲折折”,巧妙地运用叠字,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