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841343
  • 上传时间:2018-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福 建 医 科 大 学 基 础 医 学 院 免 疫 学 系本科《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前言一、本大纲依照国家教委 1996 年下发教学大纲(《医学免疫学》部分) 并参照 1999 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医师应试指导》制订 二、本学科采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免疫学》2000 年 10 月第 3 版本大纲根据教学需要将教材章节作了适当调整编排 三、本大纲将教学目的与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 3 个等级,教学内容的重点部 分加下划线标记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数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授课时数授课时数(共 36 学时) 第一讲 1、免疫学的基本内容(第一、二章) ……………………………………0.52、抗原(第十三章) ………………………………………………………1.5 第二讲 免疫球蛋白(第三章) .…………………………………………..………2 第三讲 补体系统(第四章) ………………………………………………..………2 第四讲 细胞因子(第五章) ………………………………………………..………2 第五讲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第六章) ………………..………2 第六讲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第七章) …………………………..………2 第七讲 免疫细胞(一)(第八章,第十章) .. ……….…………………..………2 第八讲 免疫细胞(二)(第九章)………………………………………...………2 第九讲 免疫细胞(三)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2 第十讲 免疫应答(第十四、十五、十六 章) ……………………....……………4 第十一讲 1、免疫应答的调节(第十七章) …………………………………………12、免疫耐受(第十八章) …………………………………………………1 第十二讲 变态反应 (第十九章)………………………………………………….…4 第十三讲 1、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第二十章)……………………………….…12、免疫缺陷性疾病(第二十一章)………………………………….……1 第十四讲 1、肿瘤免疫(第二十二章)………………………………………….……12、移植免疫(第二十三章)…………………………………………….…1 第十五讲 免疫诊断 (第二十四章)…………………………………………….……2 第十六讲 1、免疫治疗(第二十五章)………………………………………….……12、免疫预防(第二十六章)………………………………………….……12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数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安排时数安排时数(共 12 学时) 非特异免疫………………………………………………………..………..………….…...3 凝集反应…………………………………………………………..………..………………3 沉淀反应及免疫印迹技术……………………………………..……………..……………3 免疫标记技术及细胞免疫检测……………………………………..………..……………3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讲 概论 免疫学简介 抗原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二两章为本书的概论与导引,概念与专业名词较多,宜在全书教学 完成后再返回认真体会。

      学生通过这二章的教学,应能掌握免疫的现代概念、 掌握免疫的功能;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掌握免疫组织与器官的组成; 熟悉免疫细胞的种类;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第十三章 掌握抗原的概念(广义和狭义),半抗原、免疫原和抗原决定簇 的定义;掌握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熟悉 T 细胞抗原决定簇和 B 细 胞抗原决定簇以及与 TD 抗原的关系;熟悉交叉反应和异嗜性抗原及其在临床 的意义;熟悉常用的弗氏佐剂作用机制;了解超抗原的概念,待学完免疫应答 后复习之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免疫学的基本内容免疫学的基本内容 免疫的概念(传统、现代); 免疫的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 免疫细胞(要求对种类及作用先有初步的了解,第三篇有详述) 免疫组织与器官(组成与功能) ;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3第二章第二章 免疫学发展科简史及展望免疫学发展科简史及展望 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抗原抗原概念 两种特性 完全抗原 半抗原 载体 第一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与特异性:异物性;特异性;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抗原;宿主;免疫方法)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据产生抗体时需否 Th 细胞参与而分类:TD-Ag; TI-Ag (TI-1 与 TI-2)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而分类 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独特型抗原 (注意比较 Ig 的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 第四节 超抗原和佐剂超抗原的种类;超抗原与 T 细胞的作用佐剂概念、种类及作用机制第二讲 免疫球蛋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 及酶解片段;掌握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熟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 特性;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与分型。

      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抗体的基本概念(免疫血清 抗体 丙种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基本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水解片段;J 链和分泌片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第三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第四节单克隆抗体(概念、来源、特性及应用4第三讲 补体系统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补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基本组成;掌握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掌握补 体系统活化的特点及不同活化途径的异同点(激活物、激活条件、固有成分及 激活顺序) ;熟悉补体系统的调节方式和意义;了解补体受体和膜结合蛋白的 主要生物学意义;了解补体系统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三、教学内容:第四章第四章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 第一节 概述: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MBL 途径;旁路途径 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激活物、参与成分、激活顺序、转化酶、效应)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细胞毒) ;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调理作用; 引起炎症反应;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调节作用)第四讲 细胞因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细胞因子的定义、分类、共性和功能;掌握 IL-l、IL-2、CSF、IFN- 和 TNF-的生物学功能;熟悉对免疫细胞起上调作用的细胞因子;熟悉 IFN- 、IL-8、IL-10、IL-12 的生物学作用;熟悉一些已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细胞 因子;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及其结构;了解细胞因子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5三、教学内容第五章第五章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的种类:IL(IL-1、2、4、6、10、12) ,IFN,CSF,TNF,趋化 性因子和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介导天然免疫;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诱 导凋亡;刺激造血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分类;受体共用亚单位;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第五讲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MHC 的概念及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关系;掌握 HLA 基 因座位的名称及 HLA-I 类和 II 类抗原的分布、与功能;掌握 HLA 的遗传规律 (多态性、单元型遗传、连锁不平衡) ;熟悉 HLA 定型在医学中的应用相意 义;了解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种类;了解抗原肽和 HLA 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三、教学内容:第六章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MHC;HLA 第一节 MHC 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经典的 MHC I 类和Ⅱ类基因;I 类和Ⅱ类基因的表达产物;HLA 分子;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血清补体成分编码基因;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非 经典 I 类基因;炎症相关基因 第二节 MHC 的多态性 多态性的基本概念;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HLA 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 第三节 MHC 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抗原肽和 HLA 分子相互作用:分子基础;作用的特点 第四节 HLA 与临床医学 HLA 与器官移植;HLA 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HLA 与疾病的关联6HLA 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第六讲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CD 抗原、免疫球蛋白 Fc 段受体、协同刺激分子、细胞粘附分子的 概念;掌握与 T 细胞及 B 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 CD 抗原的名称、配体,了 解其分子结构;熟悉细胞粘附分子的分类和功能;了解 CD 分子、粘附分子及 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七章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常见的 CD 分子: 与 T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 (CD2、CD3、CD4、CD8、CD28、CD40L) ;与 B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 关的 CD 分子(CD79a/CD79b、CD80/CD86、CD40) ;免疫球蛋白 Fc 段受体 第二节 粘附分子概念、功能和分类 整合家族、免疫球蛋白家族、选择素家族钙粘蛋白家族的分子基本结构、 家族的组成、分布和识别的配体 粘附分子的功能: 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信号;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 皮细胞粘附;淋巴细胞归巢 第三节 CD 分子、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阐明发病机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第七讲 免疫细胞(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以及吞噬细胞、NK 细胞、δT 细胞功能; 熟悉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表面标 记和抗原识别谱。

      掌握 BCR 复合物的组成;掌握参与 B 细胞活化及免疫应答7的其他重要分子及其作用;掌握 B 细胞及其功能;了解 B 细胞亚群的异同 二、计划学时数:2 学时三、教学内容:第八章第八章 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 第一节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作用时相 第二节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细胞 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的作用;吞噬细胞及其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及其作用: NK 细胞表面标志、受体与识别的分子、主要生物学功能δT 细胞表面标志和特征、抗原识别谱和生物学功能B-1 B 细胞表面标记和抗原识别谱、抗体应答特点 抗原提呈细胞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表)第十章 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B 细胞与特异性体液免疫 第一节 B 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 BCR 复合物的组成成分:膜表面免疫球蛋白;CD79a 和 CD79b 替代性 BCR 复合物 参与 B 细胞活化及免疫应答的其他分子:B 细胞活化辅助受体;协同刺 激分子(CD40、CD80/CD86) ;补体受体(CR1) ;其他膜分子(FcR) 第二节 B 细胞的亚群:B-1 细胞与 B-2 细胞的异同 第三节 B 淋巴细胞功能:分泌抗体;提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第八讲 免疫细胞(二) T 淋巴细胞一、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T 淋巴细胞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