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主题探究篇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貌高考对点练含解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0923817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4M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貌【2017年高考题】(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地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短小流急,加上东侧降水较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在贺兰山东麓泥沙堆积形成密集的冲积扇答案:C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河流相对较长,根据图中低山和中高山图例,可以看出甲处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流域内地势起伏小,水流速度较缓,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所以在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答案:B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答案:B【2018年高考题】(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4-6题4.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C.T2 D.T3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下蚀作用明显;且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说明T0为河漫滩,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河漫滩出露地表,接受泥沙堆积,面积会扩大答案:A5.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解析:河流流速越快,堆积的砾石颗粒越大由材料可知T3时期砾石的平均砾径最大,说明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A正确。

      答案:A6.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解析: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答案:D(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7题7.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解析: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答案:A【2019年高考题】(2019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8—10题8.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解析:A选项,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构造运动营造了该区域的整体构造地貌,而流水沉积则主要促成了山前平原的形成,故错误。

      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源头位于大兴安岭,流经山前平原山麓地带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平原,故山前平原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B正确冰川作用多形成高原、冰斗、角峰、冰川谷等地貌,故C错误D选项中的风力作用不能形成冲积平原,故错误答案:B9.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解析:洼地增多增大的时间处于河流断流期间,该地山前平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气候干旱,加之人类活动影响,河流出现多年断流在风力作用下,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逐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洼地是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而成,A错;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侵蚀作用、冻融作用微弱,B、D错答案:C10.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C.土地沙化 D.盐碱化解析:由上题可知洼地增多增大是风力作用造成的,为风力侵蚀的结果,风力侵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周边地区的土地沙化,C正确;A选项,断流期间,难以发生水土流失,故错误;B选项,断流期间,不易造成沼泽化,故错误;D选项,盐碱化主要是蒸发旺盛导致的,故错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