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当下维艰.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0358426
  • 上传时间:2021-10-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当下维艰 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当下维艰  1985年劳森伯格在中国举行行为艺术展览,中国的艺术家大受启发,此后“85新潮”美术运动开启了中国艺术的当代之路如今,行为艺术在中国发展几十年来,艺术作品众多创作题材涵盖个人体验、人性、政治、社会等诸多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行为艺术最亲近人的地方为了表达思想,艺术家们采用血腥、怪异、甚至偏情色的一系列方式,来增加视觉冲击力,有些形式甚至让人瞠目结舌,甚至一些作品往往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中国的行为艺术如今仍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如果说行为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话,行为艺术确实使艺术摆脱了平面,加入了维度更大的行动,心理,过程,在形式上有强烈的优势存在,让人们对艺术有了新的视觉感受和思考从这点上,行为艺术的出现是中国艺术在形式上的创新,但是中国的行为艺术至今还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上这种相对新颖的艺术方式在中国当下语境中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这其中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艺术家和艺术形式本身,大众的接受程度,行为艺术的传播  一、行为艺术家和行为艺术形式自身的局限  2000年,朱昱做了一件名叫《食人》的行为作品。

      他用钱收买一名妓女为自己生了一个六个月大的早产儿,并把这个早产儿烹饪吃掉,这一系列的动作构成了一件名为《食人》的行为艺术作品在2002年,他又用人工受孕的方式,拿到了自己四个月大的孩子,并在其身上涂上卤水,去喂食一条狗(事先故意饿狗),这同样也是一个行为艺术作品,取名《献祭-用自己的孩子去喂狗》这两件作品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一时间负面谴责铺天盖地而来对于道德底线,艺术底线的讨论也推到了风尖浪口上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论已深入人心,艺术的界限分崩离析有人说朱昱的作品不是艺术,他也不是艺术家,是杀手但是在艺术家的圈子当中,没有人过多的思考这件事情是否属于行为艺术,就匆匆的贴上了艺术的标签姑且是艺术作品,艺术家要表达什么呢?  我认为他想用极端的方式来引起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来批判人类对动物的残暴另一方面,一个妓女为金钱答应这样变态的要求,也让人触目惊心,这是人性,贪欲,社会现状的最好诠释他的出发点很好,人类对自然动物的凶残和统治,对同类的不择手段,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可是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艺术家的目的吗?事实恰恰相反,艺术家和行为艺术成为众矢之的我想在选择方式表达的时候,是要看清当下的道德环境和大众理解能力的,好的作品,并不一定采用极端的方式呈现才最吸引眼球。

      如果真的盲目、固执、不环保的使用艺术方式,是对行为艺术的抹杀行为艺术举步维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一些艺术家拙劣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手段造成的  行为艺术发展至今,其富有冲击力的表达形式,往往遮盖了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行为艺术作品限制一定的场地,甚至有些形式是摆拍和刻意营造的艺术家盲目的营造作品,忽略对作品和思想的解释行为艺术带有个人情节,并不一定人人都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形式大于内容的惯性,造成了艺术家的孤独和作品的空洞  除此之外,在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圈,一夜成名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向往,行为艺术可能是当下艺术家最容易利用的方式,行为艺术不类似架上绘画,要求艺术家有过硬的技法,而且行为艺术的题材和手法也非常广泛,至今没有一个边界来局限行为艺术,只要言之有理,就自然归为行为艺术,这成了艺术家出名的捷径不可否认,当代艺术领域,投机取巧的艺术家确实存在,他们的艺术作品往往有失水准,这极大损害了行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促成了艺术家的极度求名,也损害了行为艺术健康发展的氛围  二、大众接受能力  行为艺术在中国发展几十年,但其影响力和感染力仍然不够其中,即便知道行为艺术,也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误读中,人们对行为艺术的认识总是带有调侃的意味,很多非艺术专业的年轻人知道行为艺术,但仅表现在词汇的直面意思上,他们也惯用此词去定义,解释和掩饰行为的无聊、搞笑或者无厘头。

      大众对其表达和实质知之甚少,无疑造成了人们对行为艺术认识的误区一部分观者以看热闹的心态对待作品,大都是雾里看花;也有很多观者进行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引起观者的思考纵然是行为艺术家的成功,可是思考的不定向往往引起观者对作品的误读;不仅如此,有些艺术家和艺术类的学生离开了引导的解读都不能把握作品,更何况是大众  另外,中国的行为艺术开端其实是盲目的追随西方的当代艺术形式,并没有静心思考行为艺术本身,盲目的“拿来”,盲目的顺从,没有过多的考虑一门艺术与一个国家文化内涵的关系大部分人对行为艺术要么盲目崇拜,要么过激打击中国的大众和政府对行为艺术的接受仍然不宽容,他们无法消解心中既定的审美判断,对行为艺术的价值也是一知半解,中国行为艺术之路还是布满了荆棘  三、行为艺术的传播  行为艺术作品一般是一次性作品,带有很强的非平面、现场性和过程性只能靠图片和影像的传播来展示和保存作品图片把三维空间硬缩成二维空间,信息量骤减影像比图片更好的保留了作品的全貌,但是却不能保存作品带来的现场感受和氛围,如果一旦影片拍得乏味冗杂,更无人问津,不用说思考艺术价值了,更甚一步还会带来误读一件行为艺术作品不能多次重复,更不能一次次给予观众重新思考、审视和感动的机会。

        虽然行为艺术有其诸多弊端,但其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声音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1995年至1996年,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举办了名为“水的保护者”的行为艺术节,活动分为成都段和拉萨段两个部分,在拉萨段,宋冬呈现了名为《印水》的行为艺术作品宋冬端坐在冷冽刺骨的拉萨河水中,双手紧握一块用金刚木刻的“水”字大印,一边以虔诚的手势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流动的水面上盖印时间不断流逝,水面却依然如初这幅作品很让我感动,艺术家固执卖力的一遍遍的印水,明知徒劳,却坚持为之,那么认真的诠释毅力宽阔的河水和宁静旷远的雪山,任凭艺术家努力和迫害,仍然包容着他,并没有改变心境人的虚无微弱,时间的静止流失都呈现了出来,整个画面给人禅境的体验和思考  优秀的行为艺术作品有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性,笔者希望艺术家们能,正确的诠释自己优秀的作品,更希望一些观众能对行为艺术有较多的宽容和思考虽然当下行为艺术发展举步维艰,但这并不代表行为艺术无路可走随着艺术家创作的成熟,大众对行为艺术广泛的接触和理解的加深,行为艺术的发展是不可小觑的在此,笔者希望会有更多更优秀的行为艺术作品问世,呈现艺术的价值和力度,引发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