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田镇介绍说明.docx
24页南田镇南田镇 Nántián Zhèn 该镇属青田县管辖时,以地处青田县城之南,田地平坦广阔得名据《南田山志》载:“兹山在县南万峰之巅,为峻极而绝巘之上,乃有沃壤百里,平畴千倾,赐名南田 ”明清是属青田县九都,民国时为青田县南田乡,1948 年划归文成县管辖,乡名仍之1949 年解放,建政南田乡,1950 年龙岙、西垟、黄寮 3 乡从南田乡析置,1952 年岳山乡又从南田乡分立,1956 年岳山、龙岙 2 乡复并入南田乡,1958 年改称南田管理区,1961年划出龙岙,称南田人民公社,1984 年恢复南田乡原称1985 年改南田乡为南田镇(建制镇) 1992 年 6 月撤区并乡行政区划调整时,原南田区的西湖乡、岳梅乡、龙岙乡、三源乡并入南田镇2011 年 5 月,文成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黄寮乡、十源乡又并入南田镇至今南田镇位于文成县的西北部,距文成县政府驻地大峃镇 19.5 千米总面积 159 平方千米东接百丈漈镇,南临西坑畲族镇,西与石垟林场接壤,北连青田县全境地势坦荡,系夷平面,大部分辖地在海拔 600 米以上,状似覆斗,广环百余里夷平面边缘地带坡度陡峻,处处高山尖石,相对高程较大,有“九都九条岭,条条透天顶”之说。
地面平旷,虽存在着浑圆的丘陵缓岗,但相对高度不大北宋《太平环宇记》称:“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世外桃源无多让焉!”群众自治组织群众自治组织龙岙村龙岙村 Lóng’ào Cūn 位于南田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北 1.8 千米,村委会驻地下村取字龙二、梁岙,故名龙岙村东至龙上村,南接九都村,西邻梅树村,北连青田县面积 3.14 平方千米有下村、梁岙 2 个自然村426 户,1338 人耕地面积 1279 亩,林地2713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原龙二村 1949 年称下村村,属南田乡,1950 转属龙岙乡,1956 年复归南田乡,1958年称下村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南田生产大队,1961 年称龙二生产大队,属龙岙人民公社,1984 年称龙二村,属龙岙乡,1992 年 5 月随龙岙乡并入南田镇原梁岙村 1949 年称梁岙村,属南田乡,1950 转属龙岙乡,1956 年复归南田乡,1958年称梁岙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南田生产大队,1961 年称梁岙生产大队,属龙岙人民公社,1984 年称梁岙村,属龙岙乡,1992 年 5 月随龙岙乡并入南田镇2003 年原龙二和梁岙两村合并成龙岙村。
龙上村龙上村 Lóngshàng Cūn 位于南田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北 1.9 千米,村委会驻地上村地处龙山北部田垟上首,故名龙上村东至呈段村,南接新岳村,西邻龙岙村,北连青田县面积 2.66 平方千米有上村、榅树脚、瓦窑(土夅) 、陈处、桥头、后源、长山垄等 7 个自然村340 户,1105 人耕地 1298 亩,林地 2201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解放后属南田乡,称上村龙上村 1949 年称上村村,属南田乡,1950 转属龙岙乡,1956 年复归南田乡,1958 年称上村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南田生产大队,1961 年称龙三生产大队,属龙岙人民公社,1981 年改称龙上大队,1984 年称龙上村,属龙岙乡,1992 年 5 月随龙岙乡并入南田镇原桥头村 1949 年称上村村,属南田乡,1950 转属龙岙乡,1956 年复归南田乡,1958年称龙四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南田生产大队,1961 年称龙四生产大队,属龙岙人民公社,1981 年改称桥头大队,1984 年称桥头村,属龙岙乡,1992 年 5 月随龙岙乡并入南田镇2003 年 12 月,桥头村并入龙上村黄曲寮村黄曲寮村 Huángqūliáo Cūn 位于南田镇西北部。
距镇政府驻地西北 10.5 千米,村委会驻地黄曲寮旧时,吴姓人迁此,搭草寮居住,此地地形呈窟形,住民盼兴旺发达,故名旺窟寮,后演变为黄曲寮东至黄山村,南接石垟林场,西邻景宁畲族自治县,北连青田县面积 13.54 平方千米有黄曲寮、上坦坑、下坦坑、周山、垟头(土夅) 、坟头寮、安糯坦、潘山垟、郑寮、石柱下 10 个村214 户,695 人耕地 1432 亩,林地 18122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为革命老区村1949 年称黄曲寮村,属南田乡,1950 转属黄寮乡,1958 年称黄曲寮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黄寮生产大队,1961 年称黄曲寮生产大队,属黄寮人民公社,1984 年称黄曲寮村,属黄寮乡,2011 年 3 月随黄寮乡并入南田镇黄山村黄山村 Huángshān Cūn 位于南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西北 8.6 千米,村委会驻地黄山驻地黄山,故名黄山村东至富头村,南接黄垟坑村,西邻黄曲寮村,北连青田县面积 3.05 平方千米有黄山、库(土夅) 、横(土夅)3 个村148 户,429 人耕地 639亩,林地 3614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为革命老区村1949 年称黄山村,属南田乡,1950 转属黄寮乡,1958 年称南四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黄寮生产大队,1961 年称黄山生产大队,属黄寮人民公社,1984 年称黄山村,属黄寮乡,2011 年 3 月随黄寮乡并入南田镇。
黄垟坑村黄垟坑村 Huángyángkēng Cūn 位于南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西北 8.1 千米,村委会驻地黄垟坑驻地黄垟坑,故名黄垟坑村东至富头村,南接接驮湖村,西邻石垟林场,北连黄山村面积 8.57 平方千米有黄垟坑、叶山 2 个村125 户,363 人耕地 1050 亩,林地 11351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为革命老区村1949 年称黄垟坑村,属南田乡,1950 转属黄寮乡,1958 年称黄垟坑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黄寮生产大队,1961 年称黄垟坑生产大队,属黄寮人民公社,1984 年称黄垟坑村,属黄寮乡,2011 年 3 月随黄寮乡并入南田镇高村村高村村 Gāocūn Cūn 位于南田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南 5 千米,村委会驻地高村高姓始居,故名高村村东至三源村,南接镇头村,西邻三甲村,北连五源村面积 2.38平方千米有高村、水碓岗、石坦头 3 个自然村156 户,505 人耕地面积 960 亩,林地2289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1949 年称高村村,属三滩乡,1950 年属三源乡,1958 年称高村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三源生产大队,1961 年称高村生产大队,属三源人民公社,1984 年称高村村,属三源乡。
1992 年随三源乡并入南田镇言山村言山村 Yánshān Cūn 位于南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西北 5 千米,村委会驻地上言山古时,严姓人在此山开创基业,取名严山,后严姓人衰落,刘姓人迁此继居,改名为言山东至梅树村,西邻富头村,南接叶山头村,北连青田县面积 6.59 平方千米有上言山、旁垄、米筛垟、下言山、井田、景田、下寮基、岩头下、底寮、赤砂坳 10 个自然村158 户,515 人耕地面积 947 亩,林地 8476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1986 年被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村1949 年称言山村,属南田乡,1950 年归黄寮乡,1952 年属岳垟乡,1956 年复归岳梅乡,1958 年称言山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岳梅生产大队,1961 年称言山生产大队,属岳梅人民公社,1984 年称言山村,属岳梅乡,1992 年随岳梅乡并入南田镇武阳村武阳村 Wǔyáng Cūn 位于南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西北 4.2 千米,村委会驻地武阳村四周群山环抱,多雾,村前田垟常笼罩在雾气之中,故名雾垟,后演变为方武阳村东至驮屋基,南接梅树村,西邻言山村,北连青田县面积 8.83 平方千米有武阳、漈头、岭头、庵基、新亭、陈山、柏树坳、岭脚、石柱坳 9 个自然村。
197 户,625 人耕地面积1215 亩,林地 11188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1949 年称武阳村,属南田乡,1950 年归西垟乡,1952 年属武阳乡,1956 年复归岳梅乡,1958 年称武阳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岳梅生产大队,1961 年称武阳生产大队,属岳梅人民公社,1984 年称武阳村,属岳梅乡,1992 年随岳梅乡并入南田镇梅树村梅树村 Méishù Cūn 位于南田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西北 3.1 千米,村委会驻地梅树溪边长有一株腊梅树,故名梅树村东至龙岙村,南接岳垟村,西邻言山村,北连武阳村面积 9.8 平方千米有梅树、马上、叶处、陈岙、金鸡巷、后垟埩、鸡驮垟、横路下、黄塘、陈山岭 10 个自然村464 户,1477 人耕地面积 2165 亩,林地 11791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原梅树 1949 年称梅树村,属南田乡,1950 年归西垟乡,1952 年属武梅乡,1956 年复归岳梅乡,1958 年称梅树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岳梅生产大队,1961 年称梅树生产大队,属岳梅人民公社,1984 年称梅树村,属岳梅乡,1992 年随岳梅乡并入南田镇原马上村 1949 年称马上村,属南田乡,1950 年归西垟乡,1952 年属武梅乡,1956 年复归岳梅乡,1958 年称马上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岳梅生产大队,1961 年称马上生产大队,属岳梅人民公社,1984 年称马上村,属岳梅乡,1992 年随岳梅乡并入南田镇。
2004 年 4 月,原马上村并入梅树村新星村新星村 Xīnxīng Cūn 位于南田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南 5.2 千米,村委会驻地仰天堂1957 年建高级社时,为新建高级社,同时希望兴旺,因此名新兴农业社,后演变为新星村东至新富村,西邻五源村,南接三源村,北连新岳村面积 4.11 平方千米有仰天堂、君臣尖、坳门下、水碓坑、筊笋塘、子家垄、横坑、驮坦、黄坑、谷切弯 10 个自然村209 户,690 人耕地面积 1433 亩,林地 4185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1949 年称臣尖村,属三滩乡,1950 年属三源乡,1958 年称新星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三源生产大队,1961 年称新星生产大队,属三源人民公社,1984 年称新星村,属三源乡1992 年随三源乡并入南田镇新岳村新岳村 Xīnyuè Cūn 位于南田镇中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南 1.1 千米,村委会驻地店岭该地为原岳二、店岭、岳三、竹园底、岳四、源头大队地带,以该三个村的旧名岳字组村名,故名新岳村 ,故名新岳村东至新星村,南接五源村,西邻九都村,北连龙上村面积 7.14 平方千米有店岭、下满、新塘、老屋底、九九亭、源头、驮山、东垄、竹园底、朱坑口、音垟、朱坳、后山、茂垄等 14 个自然村。
622 户,1965 人耕地面积 3419 亩,林地 6216 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原店岭村 1949 年称岳岸村,属三滩乡,1950 年归南田乡,1952 年属岳山乡,1956 年复归南田乡,1958 年称岳二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南田生产大队,1961 年称岳二生产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1981 年改称店岭大队,1984 年称店岭村,属南田乡,1985 年属南田镇原竹园底村 1949 年称竹园底村,属三滩乡,1950 年归南田乡,1952 年属岳山乡,1956 年复归南田乡,1958 年称岳三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南田生产大队,1961 年称岳三生产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1981 年改称竹园底大队,1984 年称竹园底村,属南田乡,1985 年属南田镇原源头村 1949 年称源头村,属三滩乡,1950 年归南田乡,1952 年属岳山乡,1956 年复归南田乡,1958 年称岳四生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南田生产大队,1961 年称岳四生产大队,属南田人民公社,1981 年改称源头大队,1984 年称源头村,属南田乡,1985 年属南田镇2003 年,原店岭、源头、竹园底三村合并成新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