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年福建省九地市物理中考试卷评析.ppt
41页n05~07年福建省九地市物理中考试卷评析n有关2008中考改革事宜的研讨n对九年级教学复习工作的建议林 昌 琴一.05~07年福建省九地市物理中考试卷评析n初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对义务教育 阶段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省普教室为 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验区初中物理学业考试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每年都依据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 、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200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 试大纲·物理》,对我省九地市的九份物理学业考试试 卷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 施,各地市对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命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 探索,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改革,命题已趋于稳定,除了 在试卷的结构、阅读量方面更加合理外,能力立意也表 现得更加突出,试题素材的时代性、生活性及社会时事 性进一步趋于成熟,试卷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取向也日臻 完善一)评价原则 : n1.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题要体现义务教育 的性质,体现对学生的教育性,以及科学知识的 探究性、时代性、人文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实 践性,真正做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渗透在试卷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 生有意义的学习,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 用。
n2.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试题要从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全面考查学生 科学素质的发展水平,体现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 课标:初中物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 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 基础课程)n3.体现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生活化和实践 性试题要立足学生发展和生活实际,从实际中 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应 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 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 注科学技术的发展n4.体现物理学科特点试题要重视实验和科学探 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 规律的能力n5.命题科学、严谨、规范试卷形式要规范,试 卷结构要科学、合理,恰当控制难度、信度和效 度,无繁、难、偏、旧试题,语言表达要规范、 严谨、清晰、无歧义,插图要清晰、准确、美观 (二)评价内容n1.试卷的题型和结构n各卷的题型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赋分上都 更加趋于合理,内容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实 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除厦门卷、漳州卷 外,其它7份试卷的实验、探究题所占分值 的比例都在30%左右,有的试卷除了设置基 本题型外,还增设个别创新题型,如阅读 题和综合应用题,且创新题型的占分比例 都能控制在全卷的10%以内。
2.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n评价着重从三维目标展开各卷在这三个方面的分值 比例见表2n各卷都十分重视通过联系生活、社会与科技,考查学 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试题素材体现联系实际 的分值比例除宁德卷占32%之外,其余7份试卷都在 43%以上,其中有5份试卷达到52%另外,对过程与 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均引起普遍重视 3.试卷的主要特点n(1)联系生活、社会与科技,考查知识与 技能n各地试卷共同特点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 界,注重联系生活、社会与科技,在真实 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理论联 系实际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加深 学生对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解,拉近了物 理与生活的距离,较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 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n例1(07年中考厦门卷第1题)图1n如图1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 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 ,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 ”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n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n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n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n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n评析:试题以厦门高架桥为背景,考查减弱噪声的知识 ,本土化素材的选用,增强了学生的亲近感,让学生在 了解家乡变化的同时,也增加了现代道路建设减弱噪声 方面的知识,扩展了视野。
试题的情景与问题的设置自 然融洽,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好题另外,试题还渗透了 环保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图1n例2(05年中考福州卷第2题)n图1是一件名为“龙虾网与鱼尾巴”的n活动雕塑作品,O是它的支点作者n把他的艺术天赋与物理学中的 平n衡原理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n艺术形式,给人以美感n评析:试题联系一件雕刻作品,考查物理学中的 杠杆平衡原理,不但增添了试题的美感,让学生 感受到艺术美和物理平衡美,同时培养学生留意 观察身边的事物,积极进行联想思考的习惯n例3(07年中考龙岩卷第2题)n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 周长,其单位是nA.m B.dm C.cm D.mmn评析:试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衬衣领口上 标牌的数字为素材,考查长度知识,取材巧妙 ,很好地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 能力课标:调查市场上出售的成品服装和 鞋子尺码的国家标准n例4(06年中考莆田卷第11题)n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如 :n(1)汽车的喇叭声是靠传到人耳的;n(2)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n(3)公路上常有“雨天路滑,小心慢行”的警告语,这是因为下雨天,轮胎与 路面的摩擦力,汽车刹车时不容易停下来;n(4)夏天,车内开空调时,车窗的(填“内” 或“外”)表面有时会 有一些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n(5)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请你写 出其中的一种污染,并提出一种消除或减少它的做法n示例: 光 污染做法: 夜间行车,两车相遇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 n 污染做 法: n评析:该题以学生熟悉的汽车为素材,充分挖掘汽车与 物理学之间相关联的知识,从声学、热学、力学、光学 以及节能、环保等角度来设置问题,立意高、落点低, 考查的知识点多,既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日常 生活现象的能力,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使 试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性n例5(07年莆田卷第20题)n某机要室大门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由两名工 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下列电路中最 为可行的是( )nn评析:试题以“机要室大门控制电路”为载体,考 查学生电学的基础知识和电路的分析能力,是一 道知识起点低,能力立意高的好题,体现知识的 价值,同时能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具有安全 教育功能。
2)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注重考查 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n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将科学探究放在了与 知识和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各地试卷设 计的探究试题所考查的形式呈现多样性、新颖性 和原创性,强调灵活利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注重对提出问题,研究、分析、解决 问题和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等能力的考查,能 针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些要素进行考查,力求使考 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验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运用n例6(05年中考龙岩卷第27题)n在龙岩市某校初二(5)班“观察水的沸腾”分组实验课上,三组同学的记录汇报如下表n(1)上述记录反映的共同特征是水沸腾时温度 n(2)当丙组同学汇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ºC时,班级“哗”声一片,不少同学认为丙组n实验最成功实际上,龙岩市地处山区,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所以水沸腾时的温n度 100 ºC原来,丙组的实验数据是编造的请你简要评价丙组的做法: n(3)甲、乙两组同学实验操作正确,但测出的沸点不同,实际上温度计的准确度有偏差 ,他们对温度的读取也存在差异,在 范围内,他们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n评析:本题以学生分组实验的实例为背景,提供记录表格,并结合本 地区的地理特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论证、评价、交流合作的科学探究 能力通过对丙组编造实验数据的评价,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渗透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养成教育n例7(07年中考三明卷第20题)n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甲n机器在36s内做功6000J, 乙n机器在40s内做功8000J, 哪n一台机器做功较快呢?”小明n对数据做了适当处理后列出n右表,比较得出:做功较快的机器是 ;小明比较两机器做功 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 ;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 做功的快慢n评析:试题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的现象 ,重现了概念教学的过程,考查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意 在引导教学重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 方法n例8(07年中考龙岩卷第28题)图16n图16(a)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凸透镜,n当一束太阳光平行射向空气凸透镜时,出射光线是n会聚还是发散?请你进行以下探究:n(1)在图16(b)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n气棱镜,现一束光线SO1水平射向棱镜,O1O1为n第一次折射光线,试在图中大致画出SO1光线在n空气棱镜上的第二次折射光线O2T。
由于与入射n光线SO1相比较,折射光线O2T向空气棱镜的 n(填“顶”或“底”)端偏折,所以可以猜想:射向空n气凸透镜的光,经过空气凸透镜后将变得 (填“会聚”或“发散”)n(2)将空气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 观察白纸上能否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从而判断空气凸透镜以光线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这种实际动手做一做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法n评析:试题的情景和设问的角度新颖,以空气凸透镜为素材,让学生探 究空气凸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规律,考查学生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推 理的能力和有根据地猜想的能力,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感悟物理 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体验科学的探究不仅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还可以 采用理论探究图16n龙岩卷这题的命题思路好,对考查学生的能力有公平、 公正性,但文字叙述不够简捷明了,建议作如下适当的 修改:n图16(a)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凸透镜,当 一束太阳光平行射向空气凸透镜时,出射光线是会聚还 是发散?请你进行以下探究:n(1)图16(b)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棱镜, 请在图16(b)中画出光线O1O2从空气进入玻璃后折射 光线O2T的大致位置;n(2)对比分析图16(a)、(b),可以猜想:图16(a )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n(3)将空气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当光屏在另 一侧来回移动,若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 观察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2)中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这是通过 方法验证猜 想。
n例9(07年三明卷第28题)n某物理课外实验小组,对照明灯具的发光与发热问题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选用两个如图16所示的相同密封 盒子,将两只额定功率相同但种类不同的照明灯甲和乙分别安装在灯座上,并让两灯正常工作,用温度计测量通电后两盒子中的温度,每隔1min记录一 次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