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doc
6页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09—14)(09年中考)(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 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 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
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10年中考)(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去国怀乡(2)至若春和景明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9.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11年中考)(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分) 语段(一): 语段(二):(12年中考)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巨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俱,莫敢饰作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 (jùa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作:掩饰,欺作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9.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 20.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4分)(13年中考)(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 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 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8.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 (14年中考)(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节选自《容斋随笔》)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引喻失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7.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