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福简介中法战争与刘永福.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刘永福简介,中法战争与刘永福 刘永福简介,中法战役与刘永福 刘永福简介 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汉族客家人,广西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祖籍博白东平,清末民初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加入中法战役,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役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主为大总统1917年1月病卒 1866年,刘永福率领余部200多人同另支起义军首领吴鲲会集,经过扩展整编,组建一个旗,刘永福被任为旗头由于刘永福"胆艺过人,重信爱士",深得部下爱戴和拥护,不久便成为吴鲲农人军中坐第三把交椅的"三哥头".刘永福着手操使士兵,整肃纪律,选择人才,统一军令当时他扎营于归顺州(今靖西)安德圩的北帝庙,望见北帝庙神像旁边的周公像手执着一面绘有"北斗七星"图案,镶有狗牙白边的黑色三角旗,就仿造黑旗作为自己队伍的旗帜此后以后,这支队伍就举黑旗作战,称为黑旗军 中法战役 1873年11月20日,法国当局派安邺带兵180名和两艘炮舰突然轰击河内。
刘永福见义勇为,挺身抗暴,亲自率军2000人,翻越宣光大岭,日夜兼程,南下抗法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郊外罗池与法军开战,击毙了法国主将安邺这个不成一世的战役狂人,其部属百余人也成了黑旗军刀下鬼,取得了"诱斩安邺,覆其全军"的罗池大捷法军被迫退出河内这是刘永福扞卫国疆,支援友邦抗法的首次战功越王擢升刘永福为三宣副督,又赐印信一颗,文曰:"山西、兴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将军印".以彰表功绩,并命刘永福镇守红河两岸 1874年 8月,在兴化等地助剿黄崇英有功,获授正领兵官越南王正式允许黑旗军在保胜设关收税,以补军用同年10月,越南政府进剿黄崇英,命刘永福权充三宣副提督,督率四路大军 1882年4月,法国又进击越北,直窥我国云南刘永福率黑旗军三千人两军相遇于河内西面的纸桥,刘永福见敌人在武器上占优势,抉择采用伏击战,取得纸桥大捷越南国王晋升刘永福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1883年农历三月初八,唐景嵩同志作为天朝派来的"联络员"进驻黑旗军,成了刘永福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可以说:这是黑旗军从流寇成为正规军的第一步的开头——而且让刘永福欢欣鼓舞的是:唐景嵩给他带来了可以恢复他和他的部队大清国国籍确实定回复——"天朝宽大为怀,凡我华夏子孙,但能御外侮,卫国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 1884年中法战役爆发8月,清政府正式对法宣战以后,收编了黑旗军,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1883年法国国会任命李威利为总司令,率领法军2000人先后攻占河内和南定接着又分兵进犯越南国都顺化及北宁、山西刘永福满怀"为越南平寇,为祖国屏边"的宏愿,于5月6日率领黑旗军3000人挺进河内,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诱敌深入,使法兵腹背受敌,陷入重围这一仗打死李威利及以下军官30多名,打死法兵200多名,夺得军械弹药多数这就是举世有名的纸桥之役越王为了表彰刘永福纸桥大捷的军功,晋升他为三定提督,加赐一等义勇男的爵号 1883年取得纸桥大捷中法战役爆发后黑旗军在越南的山西等地抗法,翌年,刘永福采纳清政府给的"记名提督"头衔,成为清朝的官员 1885年,清政府为了逼刘永福率部回国,一个月内就连下九次上谕,采取胁迫利诱,恩威兼施的手法,赐予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和"三代一品封典"的荣誉 1885年8月,刘永福被迫率领黑旗军三个人从越南保胜启程入云南省文山县南溪,于同年10月,刘永福率3000黑旗军入关回国,清政府下令将黑旗军裁减大半,只留1200人 1885年正月,黑旗军在左育与法军援师血战,予敌重大杀伤后败溃。
同年刘永福回广西博白祭祖,慈禧太后赐"福"字大匾挂于华尖岭刘家祠堂 1886年4月,任刘永福为南澳镇总兵此后,黑旗兵又被历年裁撤,结果只剩300余人 1886年春清政府委任刘永福为闽粤南澳镇总兵 1887年 5月,调署碣石镇总兵8月任职 赴台抗日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役爆发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帮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8月,刘永福率黑旗军赴台北,后又奉命驻守台南,并先后在潮汕、台湾等地招募新兵,将黑旗军扩展至八营,决心为保卫台湾血战毕竟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日本为了迫使台湾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日军主力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启程,分兵两路进击台湾其中一路日军从貂角强行登陆,攻占基隆接着,又进犯台北巡抚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纷纷逃回大陆6月7日台北被日军攻陷这时刘永福在台南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6月28日,台南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斗争刘永福坚持不受,仍以帮办之职,统率防军与台湾义军抗敌保台。
1895年8月中旬,战役转入台中为了保卫彰化,黑旗军和台湾义军在大甲溪一带同日军开展激战,取得全胜,缴获日军枪械甚多后来,日军不甘失败收买奸细带路,偷袭黑旗军后路,大甲溪遂为日军占据大甲溪失守后,日军步步进逼,攻占台中等地刘永福被迫率军退守彰化 1895年8月28日,日军以强大兵力进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开展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打死少将山根信成在这场悲壮的血战中,义军首领吴汤兴中炮牺牲,刘永福部将吴彭年英勇战死刘永福黑旗军的精锐七星队三百余人也壮烈殉难,彰化失守今后,云林、苗栗亦相继沦陷,接着嘉义告急,刘永福命令黑旗军统领王德标急速率领所部七星队北上增援,又派部将杨泗洪率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紧密合作,并亲赴嘉义前线坐镇指挥由于黑旗军与义军的英勇善战,在刘永福的指挥下,各路义军协力作战,此役获大胜,杀敌近千人并相继克复云林、苗粟、反攻彰化但黑旗军和义军在连续苦战之后,断晌缺械,刘永福派人回大陆求援,清政府不但不予救济,反而将内地募捐援台款项猛烈拘押,并下令严密封锁沿海,断十足台增援刘永福痛心疾首,发出"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的悲叹! 1895年9月11日,日本又派其次师团增援台湾。
嘉义一战,日酋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重伤毙命10月15日,日军进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的养子刘成良率军屡屡打退日军的进击,后来守护炮台的兵士饥饿不能战,刘成良率部退守台南这时,据守曾文溪的黑旗军和义军将士,与进击的日军开展白刃格壮举,孤军不敌,台南结果一道防线失守 1895年10月18日,刘永福召集部将会议,商讨战守之计,未得结果,次日,日军大举进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敌舰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弹尽粮绝,在繁重的恶战中,士兵筋疲力尽,至不能举枪挥刀当时城内大乱,刘永福欲冲回城内,部属全力劝阻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捶胸,呼号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当天深夜,刘永福率领养子刘成良等十多人乘坐小艇,然后搭上英国商船"迪利斯"号内渡厦门21日台南陷落,台湾全境被日军占据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