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3篇.docx
6页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3篇 蚂蚁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局部,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流程与方法 1、用图画尽可能精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方法解决观看流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展观看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当心的态度观看蚂蚁,爱惜小动物,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 经受用不同方法观看蚂蚁的流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学习难点】 观看蚂蚁流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看蚂蚁的安全性 【学习预备】 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师预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学习流程】 一、课前布置找蚂蚁 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 2、学生找蚂蚁,能找到蚂蚁的窝。
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 4、设计意图:为观看蚂蚁找到适宜地点 二、观看蚂蚁 (一)室外观看蚂蚁 1、沟通有关蚂蚁的阅历 2、观看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看蚂蚁的方法 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依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看的留意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看蚂蚁 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状况下观看蚂蚁;是否能观看到蚂蚁的身体构造、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仔细记录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看蚂蚁;通过观看了解蚂蚁在身体构造、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内观看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看的缺乏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状况) 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看蚂蚁呢?“ 2、学生争论方法,教师整理 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展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损害蚂蚁的观看并记录 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损害蚂蚁的状况下观看蚂蚁,是否能观看到蚂蚁的身体构造、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5、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方法观看蚂蚁;通过观看了解蚂蚁在身体构造、运动等方面的信息。
三、沟通发觉 1、学生沟通观看中的发觉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沟通更顺畅和清楚,适当供应信息以帮忙学生解答观看中的问题 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情愿倾听 4、设计意图:培育倾听的习惯;获得更多有关蚂蚁的信息备注:假如是室内观看,留意送蚂蚁回家 蚯蚓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构造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响,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响、对水的反响 流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构造,能用维恩图比拟一样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爱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仔细细致、实事求是地观看态度,做到不打搅、不损害小动物 【学习重点】 经受对蚯蚓的观看,初步理解动物身体构造的多样性 【学习难点】 对蚯蚓的细致的观看,对蚯蚓身体构造的熟悉 【学习预备】 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学习流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教师提示学生留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损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熟悉 二、观看蚯蚓的身体 1、组织争论观看蚯蚓的身体的挨次,争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看流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看、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看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看流程中是否留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看流程中沟通和记录状况 4、设计意图:熟悉蚯蚓的身体构造特点 三、观看蚯蚓的运动和反响 1、组织学生争论观看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看流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看、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看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看流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方用水刺激)的方法观看蚯蚓的反响,学生在观看流程中沟通和记录状况 4、设计意图:熟悉蚯蚓运动和反响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响 四、比拟蚯蚓和蜗牛的一样和不同 1、回忆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一样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拟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一样的特点 五、鼓舞学生饲养蚯蚓,以猎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科学,生活的朋友 教学目标: 查找生活中的科学,提出相应的问题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进展评价和修正的力量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做一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仔细观看和思索,我们就会发觉科学无处不在的踪迹科学就隐藏在这些问题中间,想了解更多的科学神秘吗?请提出更多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以小组争论 2.整理与沟通(问题大比拼) 把自己的问题归归类,再沟通 先把科学问题与其他问题区分开来 把科学问题分成几大类在每一类问题中都选出个自己认为更好的问题,与大家沟通 3.评比出问题如“最有深度的问题”、“讨论价值的问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