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教学设计.doc
7页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教学设计 【课题】: “森林聚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信息窗1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教材简析】:本节课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认识初始的的教材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以一幅情境图“有趣的聚会”童话故事引入,然后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这幅情境图进行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孩子们的亲手操作使他们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验什么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运用,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策略】:1、设计思路从分一分的具体操作过程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投入进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动手分一分——解释应用”的过程来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再通过直观的操作、语言的描述、平均分的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平均分的全面理解。
本节课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形象易行的操作、开放自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真正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2、教法、学法这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相结合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得出平均分的含义,并进一步的理解平均分的知识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交流,在学生之间出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提出见解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的氛围里充分展现他们的想法,发散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在倾听和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正确掌握所学的知识3、教学准备学生自主准备好学具,20根小棒教师课前准备有关这个内容所设计的习题,使练习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的动物们可高兴了,因为他们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宴会,宴会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它们还邀请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去参加它们的宴会,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它们知道同学们都会分东西,那这节课咱们就去参加它们的宴会,帮动物们分一分食物,好吗?二、讲授新课师:咱们现在就去看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百度搜索) (录音:呀,有咱们喜欢吃的竹笋师:大家猜熊猫遇到了什么问题呀?生:怎么分着吃竹笋?(录音:咱们把竹笋先分一分吧,可怎样分竹笋呢?)师:你觉得熊猫会怎样分竹笋呢?一定把你的分法说出理由。
小组讨论怎样分竹笋)学生可能回答:1、大熊猫多,小熊猫少因为大熊猫吃的多)2、大熊猫少,小熊猫多因为大熊方面让着小熊猫)3、每只熊猫5个 (因为它们同样多)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如果让你帮熊猫分竹笋,要分得公平,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呀?生:每只熊猫5个师: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呢?生:每人5个,都一样多,所以公平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学具帮熊猫公平的把竹笋分一分吧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分法演示给大家看呀?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明自己的方法:1、熊猫妈妈一个,熊猫宝宝一个,然后再一人一个,一直到分完为止,分了5次,每只熊猫分了5个2、熊猫妈妈2个,熊猫宝宝2个,剩下的每只1个,也是每人分了5个3、熊猫妈妈3个,熊猫宝宝3个,再每只熊猫2个,每只也分5个4、熊猫妈妈3个,熊猫宝宝5个,正好分完,每只也分5个根据学生不同的分法,教师提问:①为什么刚才分竹笋时,给熊猫宝宝几个,就要给熊猫妈妈几个?②10个竹笋分到最后还剩几个?③最后每只熊猫分了几个竹笋?让学生体会出这些方法熊猫的竹笋分的同样多,才是公平的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都帮熊猫把竹笋分完了这些分法虽然不同,但是最后分得结果怎么样?生:每只熊猫分5个,都是分得同样多。
师:像我们刚才为熊猫分竹笋的这种方法,叫做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在生活中,为了分的公平,经常使用平均分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小猴子们也来了他们想吃什么呀?生:桃子师: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把这20个桃子分给这些小猴子吗?请同桌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谁来演示自己的方法呀?学生演示可能出现的方法:1、1个1个分,4次分完,每人4个;2、2个2个分,2次分完,每人4个;3、4个4个分,1次分完,每人4个;4、先一人3个,再一人1个,每人4个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猴子分完了桃子想的方法很多都非常好,桃子分完了以后每只小猴子分了几个呀?(4个)分得是一样多吗?(是)同学们帮小猴子分桃子的方法应该叫做什么呀?生:平均分师:还有两盘好吃的,你们知道是为谁准备的吗?生:是为兔子和松鼠准备的百度搜索) )里划“√” ( ) ( )2、判断哪种分矿泉水的方法对3、把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个盘里放几个?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四、教师小结1、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想一想生活中哪里还用的平均分?板书设计:森 林 聚 会———— 认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教学反思:这节课,是除法学习的基础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起点的。
所以本节课最多的特点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本节课紧紧围绕“平均分”这个概念,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平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利用小组分不同数量的食品,体会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体会到什么是平均分初步让学生在分食品的过程中体会如何进行平均分体会到什么是平均分后,再组织学生探究平均分的方法设计了把12个竹笋颗平均分2只熊猫,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分几个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让学生说出怎样分的同学们都说了自己操作的理由通过操作、交流体会到:无论怎样分,只要分的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手段,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学生们还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学习知识的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帮助了人你也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