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池材料的发展.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8395748
  • 上传时间:2023-07-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3.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池材料的发展摘要: 简要阐述电池材料体系的发展史、分类,且还对新型电池材料中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镍氢电池材料和燃料电池材料进行概述,综述最近几年来新型材料的发展前景,并做了展望关键词: 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battery materialsAbstract: Briefly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tery material system, classification, and also new battery materials in th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and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materials and fuel cell materials overview, summarizes the best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done a prospect.Key Words: Battery; Lithium-ion battery;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Fuel cell; Development0 引言 1800年,伏打电池的发明标志着电源装置——电池的诞生。

      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使电池的用途和性能趋于完善,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各种智能卡、电子表、计算器、移动、便携式CD机和手提电脑等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于生态意识的提高,新一代安全、绿色、高效的一次和二次电池相继研发和应用我国目前已是电池生产大国,但还不是电池强国,在整体生产技术和工业水平上处于劣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电池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优势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出更具发展前景的高能、环保、新型电池材料,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池技术发展之路由此可以看出,电池业的发展在于电池材料业的发展,研发和生产在世界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电池材料是电池行业首要的任务1 电池发展史1780至1791年,发明伽尼尔电池;1800年,伏打电堆的发明标志着电池的诞生1859年,普朗特发明铅酸电池;1868年,勒克朗谢发明锌/二氧化锰干电池;1899年, Ni/Cd蓄电池产生;1951年,密封Ni/Fe蓄电池产生;1990年,锂离子电池产生;1995年,发明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200多年的发展史是电池材料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子行业领域2 电池分类 电池材料主要分为锌电池、铅电池、碱性二次电池、锂电池和其他新型电池。

      锂离子电池主要是锂一次、二次电池,而其他新型电池材料主要为燃料电池等等3 新型电池材料 新型电池材料体系[1-2]主要由锂离子电池材料、镍氢电池材料和燃料电池材料构成3.1 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3-4]是继镉/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之后最新一代蓄电池,1990年由日本SONY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并实现商品化由于由于空间和军用的需求以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体积小、质量轻、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的电池要求日益迫切,对上述各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是在这一形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能源3.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是在锂二次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材料都是能发生锂离子嵌入-脱出反应的物质充电态时,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摇来晃去,而无金属锂的析出,因此,锂离子电池又称为“摇椅电池”图3.1.1为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4],这种电池的工作电压与构成电极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的浓度有关图3.1.1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3.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硬碳和含氢碳等材料[5-6],同时一些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受到了较多的重视。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7-8]:① 锂离子的脱嵌容量要大; ②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③ 放电电压很快达到平衡状态; ④高度可逆的嵌入反应; ⑤与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碳材料是人们最早开始研究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中、至今仍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碳材料负极的充放电反应是锂在固相内嵌入-脱嵌反应,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在负极材料的内脱/嵌并形成锂碳插入化合物LixC6在碳负极材料中,焦炭和石墨是最重要的两种,在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3.1.2为石墨材料的典型充放电曲线[4]LixC6→Lix-yC6+yLi++ye-图3.1.2 石墨材料的典型充放电曲线非碳负极材料主要有锡的氧化物、锡基复合氧化物、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纳米级负极材料在研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需要注意的实际问题有:①获得更高嵌锂量的同时,降低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并将其控制在总容量的10%以内;②研究和提高材料的体积比容量,使电池容量真正得到提高;③充分考察具有高比平面、高活性的纳米材料的安全性;④符合大生产要求的纳米材料生产及其实际使用方式方法与工艺技术;⑤降低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成本,使其真正具有使用价值。

      3.1.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正极活性物质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普遍为电池业接受的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是层状结构的锂钴氧化物和锂镍氧化物,以及尖晶石结构的锂锰氧化物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几乎全部采用锂钴氧化物LiCoO2作为正极材料,具有工作电压高(3.6V)、放电稳定、适合大电流放电、比能量高、循环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锂钴氧化物的合成技术有高温合成技术和低温合成技术高温合成技术一般是以Li2CO3和CoCO3为原料,按nLi:Co(摩尔比)为1:1配制,在700~900℃下,空气氛围灼烧而成而低温合成技术相对于高温合成技术而言是指前期的合成温度较低或经软化学处理,后期高温合成所需时间较短而已锂镍氧化物LiNiO2为正极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Li能够在NiO层与层之间进行嵌入脱出,使得它成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嵌基材料但这种材料存在制备困难、安全性较差、在高温脱锂状态下热稳定性较差、工作电压较低、可逆循环性较差等缺点,可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弥补这些缺陷图3.1.3为LiNiO2的充放电曲线[3]图3.1.3 LiNiO2的充放电曲线LiMn2O4 是尖晶石型嵌锂化合物的典型代表 ,它的可逆容量大约比LiCoO2低20%左右。

      在正极材料中,LiMnO4具有最低的成本和较好的耐过充性和安全性正尖晶石LiMn2O4的主要缺点是循环性能较差,特别是在高温下嵌锂容量迅速衰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9-10]:①充放电时,电解质溶液在高压区不稳定; ②LiMn2O4在充放电循环中易发生歧化反应 ,产生晶体结构破坏生成Mn+溶解到电解液中; ③深度放电产生Jahn-Teller效应3.1.4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锂离子对电解质材料的要求为:①良好的离子导电性;②高离子迁移数;③一定的化学稳定性;④足够的机械强度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有液体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液体电解质有无机电解液(如常用的电解质锂盐LiClO4、LiBF4、LiAsF6、LiPF6、LiCF3SO3和LiN(SO2CF3)2等)和有机电解液(主要包括碳酸酯、 醚和羧酸酯等),固体电解质又可分为无机固体电解质、有机固体电解质和熔融盐3.1.5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优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显著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另外,国内外也在竞相开发电动汽车、航天和储能等方面所需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2008年,为实现北京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由北京理工大学和京华客车公司开发的50辆锂离子电池纯电动客车在奥运村内环线等3条公交线路上运行[11]3.2 镍氢电池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可充电电池的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镍氢电池以其容量大、无污染、价格适中等优越性,迅速获得了广泛应用镍氢电池是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新型电池,它一定会取代目前大量应用的镍镉电池3.2.1镍氢电池工作原理镍氢电池是镍-金属氢化合物碱性蓄电池的简称,化学符号为Ni-MH,正极采用氢氧化镍发泡板,并以由从稀土提炼出来的贮氢合金粉作负极,外观为密封圆柱形,单元电压为1.5V镍氢电池工作原理为:(1)负极反应 充电过程: M+H2O+ e- →MHad+ OH- MHad →α- Mhad→β- MHad 放电过程:β- MHad(α- MHad )→ MHad MHad + OH-→M+H2O+ e-(2)正极反应(与镍-镉电池同) 正常充电:Ni(OH)2 +OH-→NiOOH+ H2O+e- 正常放电:NiOOH+H2O+e-→ Ni(OH)2+OH-(3)电池反应 正常充电:M+ Ni(OH)2→MH+ NiOOH 正常放电:MHad+ NiOOH →M+ Ni(OH)2 过放电过程:H2(正极) →H2(负极)其优点有:①能量密度高,是镉-镍电池的1.5-2.0倍;②电池电压为1.2-1.3V,与镉-镍电池相当;③可以快速充放电;④低温特性较好;⑤可密封,耐过充放电性能好;⑥无毒和无环境污染,被称为“绿色环保电池”;⑦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⑧无记忆效应。

      3.2.2 镍氢电池电极材料镍氢电池,属于新型二次碱性电池,其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为贮氢合金3.2.3 镍氢电池电解质材料氢-镍电池多采用含30%LiOH的KOH水溶液,作为电解质电解液的组成、浓度用量等对电池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3.2.4 镍氢电池的应用氢镍电池逐步取代镉镍电池在电动工具、电动助力车、子母机、便携式、摄像机、微型电脑、通讯设备等高性能电源的市场大型镍氢蓄电池,较之铅蓄电池能蓄存更多的电能,其能量密度约高一倍,而且循环寿命长、输出功率高、耐低温性能也很好因此,早在1996年日本已开发成功装载镍氢电池的电力汽车近年来日本又开发成功了利用镍氢电池作动力的新型高空作业车在国内,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示范运营的兆瓦级“电力银行”——上海储能电站也选择春兰高能动力镍氢电池[12]为其关键储能产品3.3 燃料电池材料燃料电池(Fuel Cell, FC)是一种新兴的化学能源,其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燃料使用和场址选择灵活、洁净、噪声低等优点美、日、加、欧洲及澳洲在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了燃料电池的理论研究。

      3.3.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燃料电池[13-18]是一种电化学装置,简单地讲,是反应物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获得电能和热能的装置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和热能,形成的电能为低压直流电能燃料电池主要分为五种类型:碱性染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以碱性燃料电池为例,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如下:燃料(如氢)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H2+2OH-→H2O+2e-标准电极电位:-0.828V氧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