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福建泉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3页2025年福建泉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社区图书馆文化墙布置,使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居民多读书,爱读书,享受读书,共建书香社区2)小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块块土地平整连成片,一栋栋农房旧貌换新颜,《桃花源记》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田园景象正在变为现实3)地理课上,有老师引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千古照人,他用生命为后人深刻地诠释了铁骨与大义,慷慨与壮烈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文章好坏,不在长短古代不少名作,仅只二三十句,而情意无穷, ① (qìn)人心脾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共八十八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文字峭拔,言简而意赅。
作议论文章,可以学习这种谨严不苟、( )的写作态度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只有十四句,情景 ② (wǎn)然,像一首动人的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童年读过,五十年来,印象鲜明,成为心上的一朵不败的花介于抒情与议论之间有刘禹锡的《陋室铭》较苏文,只多四句,它写了陋室的景色,往来的人物,主人的意趣、情操与人格文末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映 ③ (chèn),“孔子云:何陋之有”,借用成语结穴,戛然而止,锵然有声这些文章,虽然短小,好似得来毫不费功夫,实在说来,都不是偶然轻易之作文不在长,但求其立论明确,删空泛字句如芟蔓草;抒情文字,要做到情真句美,字已尽而味无穷摘编自臧克家《文不在长》)(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2)根据下面的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辞海》对该成语释义:极言绘画不轻易用墨,亦用于形容作文、写字不轻易落笔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构不完整,请在恰当位置补写出所缺文字,使句子结构完整,不得改变原意4)作者倡导写短文,驳成说,立己见,这对我们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有借鉴意义请根据要求写一段人物简评,分享阅读心得。
要求:①明确评价的名著和人物;②明确所驳斥的常见观点;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简述理由;④80字以内二、阅读(69分)(一)(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黄子陂荷花[唐]唐彦谦十顷狂风撼曲尘①,缘堤照水露红新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②人[注]①曲尘:借指柳树、柳条②恼:撩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联系已学课文学习新诗词,开展以下三项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朗读3. 诗歌朗读,重读某些字词可以更好地传情达意比如杨诗第三句“无穷”一词重读,可以强化开阔感和纵深感,令人心生喜爱朗读唐诗第四句,你认为哪个字词应重读?请说明理由活动二:比较4. 两首诗均描写荷花,但侧重点不同,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活动三:描写5. “露红新”是夏日风荷图点睛之笔,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加以描述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泛浙河而南,舍舟登陆,有地曰渔浦,土沃以亢,池园树林,硕美蕃茂,鱼稻充羡,百货之所趋,行旅之所集聚,似市而不浇[注],近野而不俚,故其人多优游而好文其尤以礼让为人望者,称华氏余自京师还,华氏之秀者曰拱辰,侍其父候于河浒,逆予至其家,馆于宾次。
率其兄弟庭揖毕俯身自东阶趋退足武相蹈不越尺寸徐与之言,长少相顾,择辞而发,恳然不烦,秩然不畔于理,皆良士也视其室名则曰“埙篪”,而予昔之所书者拱辰谓盍有以记之?(节选自宋濂《埙篪轩记》)[注]浇:浇薄,指社会风气不好班级开展“品读古代散文,体认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文意理解6.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出答案标号率其兄弟A庭揖毕B俯身C自东阶趋退D足武相蹈E不越尺寸7. 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释义侍其父候于河浒根据语境推断词义1)侍:_____________逆予至其家查阅词典选择义项逆:①迎接;②违背;③反向《汉语大词典》)(2)逆:_____________徐与之言联系课文语句解释词义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3)徐:_____________8.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泛浙河而南,舍舟登陆2)其尤以礼让为人望者,称华氏活动二:思考探究9. 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文中“埙篪”是室名,寄寓了个人怎样的志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的思想理念?请简要概括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耕[注] 夏蕾①对于土地的情爱,没有人能比赤着脚走过它之上的耕耘者更亲更热烈的了!这是我自己说过的话然而,为什么,一个生长在都市中的人,如今,为什么……②“再给我一根线③我并不为我的伙伴的突兀的请求而打断我的冥想,我递给她一根线,同时,我又递给她我的思索的线④我说:“如果现在是……不,假如我们是活在一百年之后,或者再说远些,是三百年之后,当你第一次选择你献身的工作时,你将选择什么?”⑤“那不外是研究自然科学吧,我想⑥“为什么?”⑦“就因为你说是三百年之后她笑起来,为了笑,她把线头对着针孔,好几次都没有穿上⑧“你哩,假如是活在……”⑨我不等她问完,就说:“我单纯地想做一个农民,也许不叫做农民;总之,是一个生活在田野上的庄稼人,就和三百年前的我的祖先一样⑩“为什么?”⑪“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很不喜欢拿针⑫她又笑起来而我虽然并不是为了表示不喜欢拿针,却也真的停下了针⑬静静的日午,温和的阳光满射在宿舍外的走廊上,射在坐在廊下缝纫的我们的身上是四月了,北方的春寒已消逝了一半,加上庭院中树枝上耀眼的新芽,加上屋脊上野鸽的呼唤,使我忘记是处身在北国,那一幅稔熟的江南的景色就在眼前出现:初夏,澄碧的天和澄碧的水之外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肥绿的麦叶和水相同地波动着暖风踏过水的波,踏过麦的波,也踏过在麦田中起伏的斗笠的波种麦的人把大半个身子隐伏在麦秸里,静静地在做些什么没有歌声,但又好像有一种歌声在空中飘动着,从一个看不见的庞大的生命中唱出,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人类与自然的恋情的故事⑭“为什么……”⑮“什么为什么?”⑯“我是说,为什么我老是想起南方的土地?”⑰“那大概因为是已经失去的土地⑱一个可怕的启示,像谁把自己不愿看见的东西显示在眼前,我闭起眼睑,愣了一下,就连忙拿针线来⑲沉默从我感染到她,可是冥想的线又穿起了我无声的独白:⑳——是的,那是已经失去了的土地,是失去了的土地!㉑我是失去了土地的人们中的一个㉒——他们现在怎样生活呢,在不是自己的土地上㉓——饥饿和死亡!㉔——比死亡更可怕的屈辱的活!㉕——比活着更光荣的悲壮的死!㉖——和挽救死的艰苦的斗争,艰苦的工作!㉗突然,我眼前现出一个银幕上的画面:战争,赤裸的田野,一个受伤的战士(他从前是个农民)躺在地上,用那多茧的染血的手在土地上划动着,抚摸着,像草写着一篇誓言㉘土地啊,曾经以汗灌溉过的,现在以血来洗灌!㉙土地啊,你所呈献出来的粮食,终竟要回归到将血汗滋润过你的生产者的手里。
㉚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打断了我的冥想,我抬起头,几个荷锄的身影在眼前掠过,锄头在阳光里闪光㉛我举起针,针尖也在阳光里闪光㉜生产者的伟大是因为生产物中有他自己的血液㉝——而一切盗窃别人血汗的人,让你们自己的血在土地上作最后的肥料㉞这样,我摊开膝头上的布,如同展开一遍丰富的平原,布上的格子花纹划出了纵横的阡陌我,驱策着拿针线的手,像驱策一头拖着犁轭的牛,小心地耕耘着,低声地呵叱着,在这一块崭新的土地上㉟“再给我一根线有删改)[注]本文是散文《生产插曲》第一部分,原作1940年发表于《中国文化》当时女作者夏蕾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员,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的号召,参加大生产运动班级开展“学习革命作品,传承抗战精神”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文本赏析10.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第一句使用叹号,表明做一个真正的耕耘者从事生产劳动是作者一直以来的强烈愿望B. “我是失去了土地的人们中的一个”,说明作者认识到日本侵略者伤害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我们中华民族C. 作者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和平而富有诗意的江南劳动场景,浪漫优美,流露出炽烈的思归盼归之情D. 作者用有形的线联结缝纫者的劳作与对话,用无形的线勾连作者的联想与思考,丰富文章内容,深化写作深度。
11. 结合全文,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1)他从前是个农民上面的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结合上下文,简析它的作用2)生产者的伟大是因为生产物中有他自己的血液分析句子含意活动二:问题探究12. 本文题为《耕》,而文章主要是写缝纫及缝纫时的思想活动,这是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中选择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活动三:创意表达13. 读完本文,根据要求与提示写一则随感要求与提示:①以“正义战胜邪恶”为主题;②最好不引述,立足现实写出自己的感受;③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四)(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科学家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可以说,科学家精神就是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为国奋斗的精神积淀,在不同时代的探索与付出中不断发展完善②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创新、国家富强、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源泉,也是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面向青少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促进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发展、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后备人才、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③日前,一项由10763名中小学生参与的关于偶像人物的调查显示,科学家是中小学生的第一大偶像,袁隆平成为排名第一的科学家偶像这充分说明,当下中小学生偶像选择标准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发展主题高度统一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成为青少年儿童心中偶像的新特质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儿童中大力宣传科学家事迹所取得的重要成果④在青少年中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需要推动科学家精神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和社会化应充分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平台,促进科学家与青少年的交流对话各地要积极发掘更多本土的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友好型环境将科学家精神更多地融入课程、教材,产出更多弘扬和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影视作品、青少年读物,对青少年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