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版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_练习.pdf
8页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1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 图文转换图文转换题命题类型1、从所供材料形式角度看:( 1)表(表格)文转换题( 2)图(示意图、标志图)文转换题( 3)画(漫画)文转换题2 、从表达方式看: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描写类、抒情类3 、从语言表达考查内容看:( 1)压缩(概括归纳) (2)扩展(联想想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例:辽宁卷· 23 题下图是 2000 年至 2006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世界平均增长率的统计表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其异同点不超过40 字)并对此表所反映的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加以简要的评述不超过20 字)答案:参考答案:共同点:两者都在增长不同点:中国是稳定性增长,世界是起伏性增长( 2)评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改革成效显著一、表文转换题命题特点: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括: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②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
课堂训练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2 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目的是什么?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答案 (1) 该校 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温馨提示:显性结论:重现象,重事实,概括性,简洁性隐性结论:探原因,究本质,社会性,普遍性解题思路:1、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具体对象)2、简单运算,化繁为简数据特点)3、通盘考虑,完整答题纵横方向)二、图文转换题例:广东卷· 22 题下面是 2008 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 字(含标点符号) (6 分)答案:参考答案:( 1)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框。
2)东方神鹿王军霞象离弦之箭冲出了对手的“包围”,她将对手们一一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了万米红霞练习: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3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拟一广告语,不超过20 个字参考答案:1、“ C”“ C”为形象化的,推测其意是中国电信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 、“ C”“ C”为两副牛角,联想到股市的牛,可代表中国电信上市的美好前景;3 、“ C”“ C”为地球的图形或经纬线,可推测其意是中国电信走向世界广告词: 1、中国电信,开创人类美好未来2、中国电信,沟通你我他3、中国电信,为你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4、中国电信,插上腾飞的翅膀命题特点:第一、说明图标的特征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要依照说明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来确定说明某个方面的特征,不需要面面俱到第二、揭示图标的含义图标往往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象征性符号,显得含蓄而凝练,解读它的创意,就是解读它的象征性含义解题思路:一、抓住图标的特点联想;二、在联想的基础上,扣住行业特点分析其内涵、寓意。
三、画文转换题命题特点:1、描述画面内容;2、理解内涵、写出寓意;3、拟广告语;4、拟标题解题思路: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构成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 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1)记叙类漫画( 2)寓意类漫画2005 年湖北高考试题第23 题: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⑵为漫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0 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4 答案:参考答案:(1)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是借此讽刺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大树与小树距离太近,而各自条件不同,出现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漫画警示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才能各得其所2)标题可为:大树的爱“爱”与“碍”保持距离,各得其所(湖北卷· 20 题)右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徽。
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 8” 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徽,是每一届节术节设计节徽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全节徽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 字答案示例:祥云朵朵楚韵荆风迎宾客编钟声声高山流水觅知音仙鹤偕楚天云水同迎祥瑞八艺神钟谱鄂土乡情兴奏和谐五音图文转换练习题1.为加强教育青少年爱护公共设施,某校有关领导对教学大楼使用不到一年的新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5分)项 目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百分比15% 22% 38% 25% 调查结果显示: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5 2.阅读某省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构成表(% ) ,回答后面问题 (6 分)年份 项目1996 2001 2003 2005 食品59.62 49.13 40.71 36.69 衣着6.85 5.75 5.16 5.03 居住13.91 15.47 20.03 27.02 家庭设备4.23 4.52 4.42 4.51 医疗保健3.24 5.24 7.15 9.81 文化教育7.81 11.06 18.18 22.72 其它商品2.76 3.14 3.24 3.08 答: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省绝大多数农民十年间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一是二是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3、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
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作文编号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阅卷教师大学教师中等下等上等上等中等下等下等中等下等中等中学教师上等上等下等上等中等中等上等下等下等中等答案:4、下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说说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理解5 分)答案: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6 5、 (09 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 字 (4 分)答案:6、(2006 年全国Ⅱ卷 )2006 年 5 月 9 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要求方位表述准确,用语富于变化5 分)答案: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 下定义下定义应牢记一个公式: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 =种差 +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7 例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
在这个定义中,“诗歌”是邻近属概念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是民歌和其他诗歌的本质差别二、下定义要走好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第二步:寻找种差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第三步:整合成单句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 +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请看起来2006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8 题请筛选、整合下列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 字魔术这种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手段, 使物质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 或出现或消失, 真可谓变化莫测 . 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
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第一步:从材料中找到邻近的属概念是“杂技”第二步:在所提供的材料里,第一句可以提取出要点“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出现奇妙的变化”,第二句中提取要点“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这里的“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的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在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就会造成定义不严密第三步:“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是魔术的手法,“出现奇妙的变化”是魔术的结果,“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是魔术的借助装置按照事理,应该以“装置——手法——结果”为序,这样,“魔术”这个概念便可以这样下定义了“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三、下定义应淘汰“六种信息” 下定义是对本质属性的概括,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信息,淘汰本质属性以外的信息,保证语句简洁一般来讲,应该淘汰以下六种信息:(1)重复、冗赘信息 (2)比较信息( 3)成因、背景信息(4)描写信息( 5)作用、意义信息(6)举例的信息以上六种信息直接影响着我们下定义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下定义时必须认真解读、辨认,做到准确淘汰。
在给“魔术”下定义这道试题中,“手法、手段”属于重复信息,删除手段,保留手法;“奇妙变化”“或出现或消失”“变化莫测”“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也属于重复信息,只保留“奇妙地变化” 一个信息在一个句子中不应重复出现,所以应将其删除,才能组合成信息完整而又简洁的句子四、 下定义要用好“四条原则” 定义是否准确严密,我们通常用“四条规则”来检验1、 定义必须相称所下的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比如:“民歌是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因为在小市民间流传的一些不堪入耳的庸俗歌曲,就不能算作民歌又如“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般上都可称为“知识分子 2、 定义不能循环定义不能循环,就是说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概念,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重复,否则就达不到通过下定义明确概念的目的如“魔术是一种,, 魔术”,这就犯了又用了“魔术”这个概念来给被定义者界定,这便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2011 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资料8 3、 定义不能否定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