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3北方地区(讲义)(原卷版).docx
53页专题23 北方地区目录课程标准·考勤分析 3知识建构·思维脑图 4第一部分 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 5考点01 自然特征与农业 5考点02 东北三省【高频考点】 9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21重难点0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21重难点02 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22重难点03 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23重难点04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4核心素养·新考向 24第二部分 黄土高原和北京 28考点01 黄土高原【高频考点】 28考点02 北京【高频考点】 34重点难点·素养拓展 39重难点0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39重难点02 中关村 40重难点03 北京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41重难点04 雄安新区 41核心素养·新考向 42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北方地区①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②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等根据资料分析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环境问题,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问题③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特色,评价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④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①本专题重点考查北方地区的环境特点,多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②北京是考查重点多结合北京时下热点考查城市职能的疏散、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定位等③东北老工业区的产业转型是近年考查热点④热点背景主要有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 第一部分 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考点01 自然特征与农业①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范围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黄河中下游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部和大部,以及宁夏、甘肃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省北部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②自然特征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区黑土地东北平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温度带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低于0℃年平均降水量400-800mm降水集中在夏季干湿区多为半湿润区耕地降水偏少,多为旱地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河流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水文特征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生态环境问题东北地区黑土流失、土层变薄。
土壤肥力下降,沼泽湿地破坏严重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③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农业发展条件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雨热同期不利条件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玉米冬小麦、谷子主要经济作物大豆、甜菜等花生、棉花等核桃、棉花等特产或水果人参、鹿茸、貂皮苹果、梨等苹果、柿子等发展措施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④华北平原主要自然灾害原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解决措施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也是有效措施⑤资源与工业资源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主要铁矿有辽宁的鞍山、本溪、河北的迁安等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
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历史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长期是中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城,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⑥人文环境人口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0%,其中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华北地区人口最为密集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文化习俗主食面食民居平顶屋(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窗户小(防寒、保温),室内有土炕;窑洞(黄土高原民居)交通以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为主民俗活动滑雪、溜冰等考向01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典例】(2024上·黑龙江齐齐哈尔)下面关于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北 B.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西C.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D.北方地区东部濒临南海和黄海【变式】(2023下·上海)下列不位于北方地区地形区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东北平原考向02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典例】(2024上·江苏宿迁)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大多数为内流河 B.盛产热带作物,如橡胶、椰子、咖啡等C.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变式】(2024上·河南周口)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的是(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主要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C.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降水多,耕地以水田为主考向03 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典例】(2023下·安徽)下列关于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①面临缺水问题 ②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棉花、玉米、甜菜等③农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一熟 ④农业主要以旱作为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变式】(2022下·辽宁朝阳)下列有关北方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B.河水不结冰,河流流量较大C.农作物一年收获两次或三次D.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考点02 东北三省①位置与地理环境 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与河北省相邻,南临渤海和黄海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河流东南有鸭绿江和图们江与朝鲜为界北部有黑龙江与俄罗斯为界地形特征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区东部长白山脉四周主要是山脉,呈半环状的三带北部小兴安岭西部大兴安岭内部是东北平原 ,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土壤东北平原属于黑土地森林资源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原因冷纬度较高,紧邻冬季风源地,冬季漫长严寒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冬季积雪多;植被覆盖率好干湿区东南部山地为湿润地区,中部为半湿润地区温度带大部分属于中温带,黑龙江省北部为寒温带东南部山地降水多的原因①距海洋近②地处长白山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北三省的湿地湿地东北三省由于气候冷湿,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湿地。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作用①提供水资源②调节气候③涵养水源④均化洪水⑤促淤造陆⑥降解污染物⑦保护生物多样性⑧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②农业及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地形地势平坦、平原广阔、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病虫害少河流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经济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冬季漫长严寒,热量不足,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玉米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大豆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大豆甜菜黑龙江省是中国甜菜的主产区之一,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位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九大商品粮基地中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都位于东北三省农业结构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畜牧业、林业、渔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③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②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③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④地广人稀,粮食产量大,本地粮食消费少,商品粮高⑤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④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⑤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原因①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②夏季昼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③冬季严寒,病虫害难以过冬,故病虫害很少④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的种植地区扩展到东北地区⑥人口分布不均密集区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稀疏区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疏,其中黑龙江北部山区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注意闯关东导致了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急剧增加⑦少数民族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⑧主要城市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冬暖夏凉,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城市分布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主要铁路干线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京哈线北京——哈尔滨⑨资源与工业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资源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资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