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学案第11章.pdf

22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76524255
  • 上传时间:2022-04-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27.16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 学年上学期初三物理第11章学案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 1 节宇宙和微观世界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以及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3.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重点难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器材准备挂图、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让我们感到再次祖国的强大和宇宙的浩渺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探究历程观察教科书第4 页图 10-1-1 和图 10-1-2 的挂图 ,说一说宇宙是如何构成的1.宇宙是由 _组成的2.广阔无限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 ,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对糖粒进行分割,开始时分割得到的颗粒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总结 :糖这种物质是由_组成的 , 分子是保持 _的最小微粒。

      跟踪练习: 水是由 _组成的分子是 _ 分子很小 _3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一样吗 ? 自主阅读课本,小组内交流讨论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及其特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气态物质: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状态变化导致体积变化的例子吗?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将糖连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能保持有甜味的最小微粒叫糖分子,如果再继续分割下去 ,就没有甜味了 ,这时得到的就是糖原子了观察图 10.1-4;小组内总结 :糖分子是由 _组成的 , 5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可不可以再分呢? 自主阅读课本明确:,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原子是有居于原子中心的_和,核外 _构成 ,原子核又可以分_,_6. 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那么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自主阅读教科书第7、8 页有关“纳米科学技术”的内容,你能知道:“纳米”是一个_的单位 ,符号是 _1 nm=_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_nm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0.1 nm-100 nm)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表明:当物质被细分到_尺度 ,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着的变化。

      三 ) 跟踪练习1. 图 1 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和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组成 . 2、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3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4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1,呈液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F2,呈气态时分子问的作用力为F3,则这三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BF1F2F3 CF1F2 F3D无法确定学习小结图 1 电子本节课我的收获是:达标检测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周围有电子绕其运动2、 请根据图表所示多数物质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及其他的宏观特征完成下表状态分子排列情况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的运动情况宏观特征固体排列十分紧密很大只能在自身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有一定体积和形状,无流动性,不易压缩液体气体3.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图 7 所示的两种模型中,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4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A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B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D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 死亡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61934 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 氚氚可用 “表示 (其中 “ l ”表示核电荷数 ),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 “ ” 表示的粒子是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核外电子图 7 7下列氢原子的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8决定物质性质的是()A物质颗粒B分子C原子D中子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B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具有流动性C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体积一定变大D多数物质由液态变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第 2 节质量编写教师:于再良龙廷中学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知道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3.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学习重点:质量概念的建立学习难点: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认真观察老师出示的教具,思考下例问题: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铁锤和铁钉含铁的多少一样吗?一桶水和一杯水中含水的多少一样吗?如何比较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_ 符号: _二、主体探究1. 自主阅读课文,填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符号: _常用的单位还有: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千进制: 1 t_kg 1 kg_ g 1 g _mg,大头针质量约是8.OX10_5kg,=_mg,鲸的质量是1.5X105kg=_t 2质量的测量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构造,说出各部分的名称:由_、_、_、 _、_、_和_组成,3 如何正确的使用天平,识读课本找出关键词(1)放: _ _(2)调: _ (3)称: _ (4)记: _ 注意事项:,4 动手做一做各小组内练习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方形橡皮泥的质量,熟悉托盘天平的使用m木= m橡皮泥= 对于橡皮泥你还有哪些收获?小组内交流总结:质量的三个属性例题: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他操作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把一张邮票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刻度值,就等于一张邮票的质量这个同学操作步骤中有哪些错误?应如何改正三、自我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四、达标测试:1.已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 的是()A一个乒乓球B.一只母鸡C一只鸡蛋D.一张课桌2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并全部化成了水,瓶中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 体积B.质量C密度D.形态3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最接近()A60 kg B 60 g C600 g D 6 t 4 小聪放学回家, 发现爷爷做生意用的杆秤锤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 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A小于 1kgB大于 1kgC等于 1kgD无法判断5. 一位同学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是() A、移动游码 B、调节 平衡螺母C、交换托盘 D、移动游码并同时调节平衡螺母6. 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再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量筒在塑料块放入前、后的液面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此可知塑料块的质量是_g、体积是 _cm3。

      7.方方同学使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点,调节平衡螺母;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是橡皮的质量;e整理器材以上步骤中, 有一个步骤不完整,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1)不完整的是步骤( ),应补充: _;(2)有错误的是步骤( ),改正: _第 3 节密度编写教师:于再良龙廷中学学习目标: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特性;能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2.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密度是物质的特性3.学会用查表的方法,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学习重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习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器材准备 :天平、刻度尺、铜块、铁块、水、烧杯,多媒体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观察体积相等的塑料泡沫砖和泥砖,然后放在托盘天平上,它们的质量一样吗?为什么 ? 二、主体探究1.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选取三组体积.质量不同的水,铜,铁三种物质作为探索对象;进行实验:选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作为探索工具;分别测量三种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求出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进行比较,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根据实验数据,小组内交流讨论:项目对象质量( g )体积( cm3 )质量 / 体积()水 1 水 2 水 3 铜 1 铜 2 铜 3 铁 1 铁 2 铁 3 对比实验结果说明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用 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体积,p 表示物质的密度,则密度的计算式:_ 密 度 的 单 位 : _ , 常 用 单 位 _ 它 们 的 换 算 关 系 是_2.自主阅读课本,找出下列物质的密度,并说出它们的物理意义水= 冰= 水银 = 3.应用例 1. 体育锻炼用的“铁球” ,质量为4kg,体积为0、57dm3,这个“铁球 ” 是铅做的吗?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四、达标测试:1.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 被“神七”从地面带人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2 、你所在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A几十克B几千克C几百千克D几十毫克3、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A不导电B体积大C比热容小D密度小4. 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5.如图1 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甲的密度大B.乙的密度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图 1 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 液体在小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峨与体积的比值( l ) 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 与 2 ( 2 与 3、1 与 3 )或 4 与 5 ( 5 与 6 、4 与 6 )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 _ 2 ) 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显不相同;( 3 ) 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 7.2010 年 4 月,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 5 倍的聚丙烯塑料 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kg 的钢质外壳, 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钢的密度钢=7.9 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塑=1.1 103kg/m3) 物质实验序号体积( cm3)质量( g)质量 /体积( g/cm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