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5页历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真题练习试卷历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真题练习试卷 B B卷附答案卷附答案 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案例三】张三涉嫌强奸一案,经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后,被某县检察院起诉至县基层法院,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问题:1本案的法庭审理是否公开?2如果本案依法由审判员甲、助理审判员乙、陪审员丙组成合议庭,在审理过程中,陪审员丙未参加庭审,当事人有哪些权利?3合议庭成员应当如何进行评议?4本案中哪类主体有权申请由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法院应当如何告知申请权利?5如果陪审员丙和合议庭其他成员意见不一致,可以如何处理?【答案】二、李某(16 岁)因抢劫被某县公安局抓获,在侦查讯问后,李某提出要求委托一名律师,并且要求在侦查期间与律师会见侦查人员答复说,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只有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才能委托辩护人,侦查阶段不能委托律师此案侦查终结后,移送该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县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的第 6 日,告之李某有权委托辩护人李某说自己家庭经济困难,不想自己花钱请律师,要求县检察院为他提供一名律师,县检察院以法律未有明确规定拒绝了他的要求。
后县检察院向该县法院提起公诉,县法院在开庭前 10 日将起诉书副本送达了李某,发现他还没有委托辩护人,于是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该县的一名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董某为李某辩护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李某提出董某对案情根本不熟,纯属应付,拒绝董某为他辩护县法院同意李某的拒绝意见,后只允许李某在没有辩护律师的情况下接受审判并作出了一审判决问题:?1李某在侦查阶段是否有权委托律师并与律师会见?侦查人员的说法正确与否?2县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第 6 日告知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是否违反了法律的规定?3在审查起诉的阶段,县检察院是否有义务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李某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4县法院在审判阶段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董某作为其辩护人,是否正确,为什么?5李某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辩护,法院在李某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进行审判是否合法?6如果李某对于一审裁判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发现一审审理的上述情形,应当如何处理?7在审查起诉期间,李某自愿认罪认罚,但其辩护人有异议的,可否对李某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李某是否必须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答案】三、案情:2011 年 10 月 1 日村民甲、乙二人从北方汽车市场买了一辆二手卡车,准备一块儿跑长途货运业务,二人各自出资 3 万元,同年 12 月,甲驾驶这辆汽车外出联系业务时,遇到丙,丙表示愿意出 8 万元购买此车,甲随即把卡车卖给了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事后,甲把卖车一事告知乙,乙要求分得一半款项丙买到此车后年底又将这辆卡车以人民币 9 万元转手卖给丁二人约定,买卖合同签订时,卡车即归丁所有,再由丁将车租给丙使用,租期为 1 年,租金 1.5 万元,二人签订协议后,到有关部门办理了登记过户手续丁把车租赁给丙使用期间,由于运输缺乏货源,于是丙准备自己备货,遂向银行贷款人民币 5 万元,丙将这辆卡车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设定抵押,双方签订了抵押协议,但没有进行抵押登记2012 年 11 月,丁把该车以人民币 10 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戊,丙不愿归还卡车,主张以人民币 9 万元买回此车,丁不同意便发生了纠纷问题:1甲、乙对卡车是什么财产关系?2甲、丙的汽车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3丙何时取得卡车所有权?为什么?4丙、丁约定买卖合同签订时,卡车即归丁所有,该约定是否有效?为什么?5丙与银行的抵押合同能否生效?为什么?6丙主张买回卡车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7到纠纷发生时,该卡车所有权归谁所有?为什么?【答案】四、(2010 年)材料:近年来,为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促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相互理解沟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国各级法院积极探索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
2008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从制度层面对行政诉讼的协调、和解工作机制作出规范,为促进行政争议双方和解,通过原告自愿撤诉实现“案结事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披露,“在 2009 年审结的行政诉讼案件中,通过加大协调力度,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和解后撤诉的案件达 43,280 件,占一审行政案件的 35.91%总体上看,法院的上述做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公众和社会的认可但也有人担心,普遍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合法性审查原则不完全一致,也与行政诉讼的功能与作用不完全相符问题:请对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做法等问题谈谈你的意见答题要求:1.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层次清晰,文字通畅;2.字数不少于 500 字答案】五、【案例一】某县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县工商局一科长家赵彦有巨额存款及多处房产,与其工资收入明显不符后该案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大量证据材料,包括320 万元的存折;三处房屋的房产证;赵彦单位出具的工资收入证明以及邻居王勤提供的证言,称经常看到有一些陌生人出入赵彦住宅;邻居张强证言,称赵彦生活极度奢华。
赵彦辩称其存折和房产均是继承海外亲属的遗产所得问题:1县公安局接到举报后应如何处理?2分析本案中存折和房产证分别属于证据种类和分类中的哪一种?3分析本案中两个证人证言的证据分类4如果审查起诉阶段,王勤提出其证言是由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威胁所做,赵彦也提出其供述期间曾遭受刑讯逼供,如经查属实,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5本案中的证明责任应如何分担?【答案】六、自然人甲与乙订立借款合同,其中约定甲将自己的一辆汽车作为担保物让与给乙借款合同订立后,甲向乙交付了汽车并办理了车辆的登记过户手续乙向甲提供了约定的 50 万元借款一个月后,乙与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将该汽车卖给对前述事实不知情的丙公司并实际交付给了丙公司,但未办理登记过户手续,丙公司仅支付了一半购车款某天,丙公司将该汽车停放在停车场时,该车被丁盗走丁很快就将汽车出租给不知该车来历的自然人戊,戊在使用过程中因汽车故障送到己公司修理己公司以戊上次来修另一辆汽车时未付修理费为由扣留该汽车汽车扣留期间,己公司的修理人员庚偷开上路,违章驾驶撞伤行人辛,辛为此花去医药费 2000 元现丙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法院已受理其破产申请问题:1甲与乙关于将汽车让与给债权人乙作为债务履行担保的约定效力如何?为什么?乙对汽车享有什么权利?2甲主张乙将汽车出卖给丙公司的合同无效,该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3丙公司请求乙将汽车登记在自己名下是否具有法律依据?为什么?4丁与戊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丁获得的租金属于什么性质?5己公司是否有权扣留汽车并享有留置权?为什么?6如不考虑交强险责任,辛的 2000 元损失有权向谁请求损害赔偿?为什么?7丙公司与乙之间的财产诉讼管辖应如何确定?法院受理丙公司破产申请后,乙能否就其债权对丙公司另行起诉并按照民事诉讼程序申请执行?【答案】七、案情: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甲享有 40的份额,乙享有 35的份额,丙享有 25的份额。
三方约定,该房由丁承租,承租期限为 5 年根据民法原理、合同法、担保法、民事诉讼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不主张购买,丙、丁均主张购买,且所出条件相同甲应转让给谁?为什么?2假设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丁不主张购买,乙、丙均主张购买,且所出条件相同甲应转让给谁?为什么?3假设甲欲抛弃自己的份额,且不损害他人利益,该抛弃份额的归属如何?为什么?4假设甲、乙主张将该房转让于丁,丙既不主张转让,也不购买,甲、乙与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该合同的效力如何?为什么?5假设在丁承租期间,房屋廊檐因年久失修掉落砸伤行人戊,该责任应由谁且如何承担?为什么?6假设在丁承租期间,房屋窗台上的花盆掉落砸伤行人己,该责任应由谁承担?为什么?7假设在丁承租期间,因房屋出租而欠相关税收,税负义务应由谁且如何承担?为什么?8假设在丁承租期间,丁擅自转租该房于庚,转租合同的效力如何?为什么?9假设在丁承租期间,丁对该房擅自进行功能性改造,出租人甲、乙、丙可享有何种权利?为什么?10假设在丁承租期间,甲、乙、丙因向辛借款而将该房抵押于辛,因甲、乙、丙到期无力还款,在承租期的第三年,辛欲行使抵押权而与丁发生纠纷。
辛能否行使抵押权?如能行使,其行使抵押权的后果对丁的租赁合同的效力如何?为什么?11假设在丁承租期间,该房被洪水冲走,该风险应由谁承担?为什么?【答案】八、案情:昌顺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4 月,注册资本 5000 万元,股东为刘昌、钱顺、潘平与程舵,持股比例依次为 40%、28%、26%与 6%章程规定设立时各股东须缴纳 30%的出资,其余在两年内缴足;公司不设董事会与监事会,刘昌担任董事长,钱顺担任总经理并兼任监事各股东均已按章程实际缴纳首批出资公司业务主要是从事某商厦内商铺的出租与管理因该商厦商业地理位置优越,承租商户资源充足,租金收入颇为稳定,公司一直处于盈利状态2014 年 4 月,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将注册资本减少至 3000 万元,各股东的出资额等比例减少,同时其剩余出资的缴纳期限延展至 2030 年 12 月公司随后依法在登记机关办理了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公司盈利状况不错,但 2014 年6 月,就公司关于承租商户的筛选、租金的调整幅度、使用管理等问题的决策,刘昌与钱顺爆发严重冲突后又发生了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而钱顺又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的情况,虽经潘平与程舵调和也无济于事。
受此影响,公司此后竟未再召开过股东会好在商户比较稳定,公司营收未出现下滑2016 年 5 月,钱顺已厌倦于争斗,要求刘昌或者公司买下自己的股权,自己退出公司,但遭到刘昌的坚决拒绝,其他股东既无购买意愿也无购买能力钱顺遂起诉公司与刘昌,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权,若公司不回购,则要求刘昌来购买一个月后,法院判决钱顺败诉后钱顺再以解散公司为由起诉公司虽然刘昌以公司一直盈利且运行正常等为理由坚决反对,法院仍于 2017 年 2 月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判决作出后,各方既未提出上诉,也未按规定成立清算组,更未进行实际的清算在公司登记机关,该昌顺公司仍登记至今,而各承租商户也继续依约向公司交付租金问题:1.昌顺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为什么?2.昌顺公司减少注册资本依法应包括哪些步骤?3.刘昌解聘钱顺的总经理职务,以及钱顺以监事身份来罢免刘昌董事长职位是否合法?为什么?4.法院判决不支持“钱顺要求公司与刘昌回购自己股权的诉求”是否合理?为什么?5.法院作出解散公司的判决是否合理?为什么?6.解散公司的判决生效后,就昌顺公司的后续行为及其状态,在法律上应如何评价?为什么?【答案】九、(此题与商法为二选一选做题)位于乙区的黄某有一房屋用于经营(个体工商户),甲市乙区政府决定拆迁,为拆迁事项有序推进,成立乙区拆迁管委会,乙区政府与乙区管委会签署协议拆迁授权委托书,由管委会负责拆迁具体事宜。
黄某与管委会就其房屋估价 260 万元,双方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约定:“履行过程中如有争议,由甲市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后黄某认为房屋价值应为300 万元,遂向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黄某要求甲市乙区政府公开(或提供)拆迁补偿人的补偿事项信息,甲市乙区政府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拒绝公开根据案情回答(如有不同处理意见,请列明):问题:1.本案的原告是谁?为什么?2.本案的被告是谁?为什么?3.拆迁补偿协议是否属于行政协议?4.本案约定的仲裁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5.如何确定本案的起诉期限?6.甲市乙区政府以涉及第三人隐私为由拒绝黄某的公开申请的行为是否合法?【答案】一十、案情:甲、乙、丙分别于 2008 年 11 月与 A 公司签订了加工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纠纷,甲、乙于 2009 年 9 月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