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秋季食疗与养生.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271321
  • 上传时间:2018-09-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4.1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秋季食疗与养生保健神农尝百药,黄帝问苍穹,扁鹊回生术,仲景创奇方,华佗五禽戏,时珍修本草健康有方,养生有道,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深秋过后,雨稀气燥,冷暖空气骤然进退,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变幻莫测,稍有不慎,容易杂病缠身,被称为“ 多事的季节 ” 如何健康度过气候多变的秋冬之交季节?养生要讲究一个 “ 和” 字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按照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顺时养生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在加强锻炼、讲究卫生的同时,顺应天气、科学养生也很关键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内经》提出: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如《内经》对一年四季的起居规律有着详细的论述:“ 春三月 ⋯⋯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 ⋯⋯早卧早起冬三月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 意思是说在春季的三个月和夏季的三个月中,要睡得晚, 起得早; 秋季的三个月就要睡得早,起得早;而在冬季的三个月中就应该睡得早,起得晚,一定要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再起床。

      人体的五脏生理活动, 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 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不但是一年就是一天当中也有阴阳消长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不了解这一点就不会收到良好的养生效果第三,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法则的制约 人体的生命活动,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还要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如《内经》中所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考察中国养生文化史可以发现,“ 天人相应 ” 的观念几乎渗透到了其中的每一个角落 人体内的阴阳同天地间的日月水火一样,天地不可没有白昼和黑夜,自然不可没有水火,但二者都是平衡的,不能一方偏盛,必须维持相对平衡状态,才能生机勃勃,否则就会发生疾病《内经》说:“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是说,人们在养生中,要合于自然界的法度规则,在一年四季,一天四时里的阴阳变化中,控制饮食,生活有规律,劳逸要适度,按社会和自然规律注意养生保健,达到神经、循环、消化等八大系统功能平衡,以使人享尽天年中医学不仅把 “ 人与天地相参 ” 运用于养生之中,还运用到治疗的理法方药各个阶段如感冒这样一个简单的疾病,中医在各个季节开的处方是不相同的。

      对于来自东南西北不同地域的病人,中医的处方也会不同进入20 世纪以后,本来就是来自自然的人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竟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做了许多违背自然的事情,自然界的惩罚也接踵而至在医学上也是同样,如果人们保持一颗自然平和之心, 走进清新辽阔的自然, 身心的健康将受惠无穷秋冬之交的气候处于 “ 阳消阴长 ” 的过渡阶段秋季天气特点是多风少雨、气候干燥中医认为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娈为阴盛的过渡时期初秋,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依然较高,故有“秋老虎”的说法但白露之后,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也有“多事之秋”的说法秋季由于夏、秋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空气又干燥,如果机体不能适应这一变化,抵抗力下降,很易患感冒,一些“ 老毛病 ” 也特别容易复发,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秋冬季气温变化莫测,温差大或气温过低,空气干燥,是感冒多发季节秋燥易伤肺,如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干咽燥、鼻塞、发烧、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小儿、体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者更易复发。

      秋天花粉过敏则易引起支气管哮喘2、胃肠道疾病:入秋后气候转凉,身体疲劳时,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和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腹泻,尤其小儿易感染秋季腹泻(病毒所致)有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秋冬季节易复发3、风湿、关节病:秋季气温低,大风降温天气,骨关节性疾病易复发或发生、发展4、心、脑血管疾病:寒冷刺激致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在此季节血压升高,症状加剧5 抑郁症:秋天,天气阴沉,万物凋零,触景生情易引发伤感,所以秋天注意不要在晚秋时节独自到户外去,多结伴而行,避免孤独,拒绝抑郁入秋之后,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尤为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统症状因为肺的一呼一吸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所以肺主气一身之气。

      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 “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心为君主,肺为辅相 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故曰:“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因此称肺为“相傅之官”肺外合皮毛: 肺外合皮毛也就是说皮肤毛发的好坏与肺有关前面讲到肺气可以将水液营养带到全身,滋养皮肤毛发所以说,养肺就等于护肤肺的生理功能正常,人体的毛发、皮肤就润泽,反之就出现皮毛憔悴枯槁、干燥脱皮无润泽之象换句话说,肺阴充足时,可使皮肤表现得较滋润,肺燥时,皮肤则表现得干燥,容易脱皮入秋,肺易被初秋所伤,所以,秋风起就该开始注意保护自已的肺,帮助自已的皮肤抗秋燥 许多女性只知道外在的美容,而不知道五脏六腑也要保养,肺功能正常,外在皮肤才能光彩照人可配女性化妆动态图片)肺宣发卫气, 而卫气具有固卫肌表, 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卫气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 又可驱邪外出 故曰:“卫气者, 为言护卫周身, 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卫相当于卫兵,肺为宰相,可以调遣卫兵去守卫边疆。

      卫气相当于西医的免疫功能,而肺提供氧气,产生能量,有助于免疫物质的产生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是气体出入的通道鼻通气和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用来维持肺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出现问题,鼻常会受影响,产生多种症状,如鼻塞流涕,不辨香臭或流鼻血等养肺是秋季的重点 肺是一个很娇嫩的脏器, 它喜欢湿润不喜欢干燥 而秋季恰恰特别燥, “秋燥”很容易伤肺所以说,秋天如果不注意肺的养护,就会出现唇干、口鼻咽喉干、咳嗽、手足皮肤干燥皲裂、肌肤干燥失去光泽、大便秘结等肺燥症状,就特别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人们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至少要做到“ 四忌” ,以便顺利度过 “ 多事之秋 ” 一忌悲忧:怎样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地自寻烦恼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培养积极的思维,为环境赋予新的意义秋天,乃“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大好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大可不必自寻烦恼和失意伤感“悲秋”,而要胸襟开阔,心情愉快心情不好的时候, 避免身处感伤的环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要选择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比如去公园里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好的心情就会慢慢得到缓解,不要到树林、小溪边等地方,那样你的心情会变得更糟糕。

      穴位按摩保健操 按压内关、 太冲、神门、三阴交、血海等,配合扩胸运动、鸟儿飞翔二忌贪凉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患者更易复发,因此这个时节应格外注意调停脾胃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适时增添衣服, 夜晚睡觉盖好被褥, 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或加重旧疾在饮食方面,立秋后人们不宜多吃寒凉食物或生冷不洁的瓜果所谓“ 秋瓜坏肚” 的民谚就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腹泻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一般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 减少进食油腻食物除此以外,为了增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抗寒能力,很多人都习惯在秋季进行户外锻炼,并根据“ 春捂秋冻 ” 的原则,在秋季尽量少添衣物 秋冻”自有一番道理, 但人们切不可过于贪凉, 秋天的早晚气温较低, 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 锻炼时应在身体发热后, 才能脱下过多的衣服; 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三、忌过燥秋季气候日渐干燥,会使人皮肤和口角干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有些人还会出现毛发脱落增多,口渴等一系列症状,俗称“ 秋燥症” 。

      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那么很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从而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 和等呼吸道疾病此外, 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在这一时节往往会症状加重所以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养阴润肺从中医角度来看, 除了应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外, 人们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养阴润燥功能的保健品和中药来调养身体,比如西洋参、燕窝、哈士蟆油、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西洋参性味苦、微甘,有补气养阴、 清虚火、生津液的作用, 适用于气阴不足、 津少口渴、肺虚、虚热烦躁等症燕窝性味甘平,有益虚补损、滋阴润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虚损痨瘵、咳嗽气急等症一般而言,药补不如食补,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多吃一些如生梨、甘蔗、荸荠、柚子、枇杷等具有很好润燥功效的水果,或者乌骨鸡、 猪肺、龟肉、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米、花生、鸭蛋、菠菜等食品,还可以自制诸如百合莲子粥、 银耳冰糖粥、 雪梨川贝冰糖羹这样的饮品,同样可以达到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效果四忌乱补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但进补并非“ 乱补” ,因此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更不要虚实不分就滥补一气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则不宜用补药。

      ” 同时,虚病还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因此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进补时还忌讳多多益善, 因为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 物以稀为贵“,人们在选择补品的时候一般崇尚,越贵越补 ? ,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比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没有什么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因此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 缺什么,补什么 ” ,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另外,在立秋当天, 北京、河北一带的民间流行 “ 贴秋膘 ” 理由无非是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需要“ 补” ,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 贴秋膘” 贴秋膘 ” 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儿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贴秋膘 ” 的民俗往往使人们误以为 “ 秋补就是肉补 ” 其实不然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 副产品” ,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等老年常见并多发病的病因。

      现代营养学的观点认为, 饮食清淡不是不补, 尤其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因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已成为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养生的关键是习惯,秋季养生格外要求人们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锻炼从中医角度讲,“ 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 呼吸新鲜空气,能够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加强防寒锻炼, 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2 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完整版】.docx 最新补考2022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最新补考2023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1[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5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1[1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4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育婴员专业技能证书考试题库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