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稻胡麻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对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会****
  • 文档编号:273185908
  • 上传时间:2022-04-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水稻胡麻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对策 水稻胡麻斑病又叫胡麻叶枯病,一般由于缺肥、缺水等缘由造成,经常导致水稻减产10%,严峻时甚至可达30%以上而且,严峻影响了水稻品质 1、症状识别 该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和地上各部位均可发生,以叶片发病最普遍,其次是谷粒、穗颈和枝梗等 1.1叶片 最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部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黄色晕环,两端钝圆形,但无沿叶缘延长的坏死线(稻瘟病有,据此可与胡麻斑病加以区分),此为小斑型病斑 病斑大小、色泽常因环境或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环境适合则产生上述症状,在每片叶片上病斑许多时,常相互融合成不规章形大斑,使叶片提早枯死当稻株缺钾时,病斑较大,略呈梭形,病斑上轮纹明显此类病斑则称为大斑型病斑 某些品种上可产生近方形病斑,初呈灰绿色水渍状,后变黄褐色,每片叶上只有几个病斑,即可引起叶片提早枯死,称为急性型病斑 1.2穗部 发生部位与稻瘟相同,主要发生于穗颈 1.3穗颈和枝梗病 部变成褐色或灰褐色,与稻瘟病极难区分,潮湿时,病部产生的霉层比稻瘟病霉层较黑和较厚。

      1.4谷粒 谷粒受害早的,病斑或全粒为灰黑色,其中稻米粒变为灰色且松脆或成为秕粒,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绒毛状的黑霉;受害晚的,谷粒上病斑与叶片上极为相像,但较小而不明显,病斑多时可能融合成不规章形大斑 2、病原鉴定 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为一种真菌,是无性孢子类平脐蠕孢属稻平脐蠕,是子囊菌门旋孢腔菌属宫部旋孢腔菌,有性态仅在人工培育基上发觉分生孢子梗常2~5根成束从气孔伸出,基部膨大,暗褐色,往上渐细色渐淡,不分枝,顶端屈膝状,有多个分隔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或长圆筒形,弯曲或不弯曲,褐色,有3~11个隔膜菌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为28℃,分生孢子在8℃~33℃都能形成,以30℃左右最适,萌发最适温度为24℃~30℃ 3、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稻种或病稻草上或菌丝体埋伏于病稻草内越冬翌年播种后稻谷上的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病稻草上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秧田和本田的侵染该病菌的侵染对气象因子要求不严格,但薄地,沙质土、酸性土、缺肥、缺水、长期积水、日照不足、根部受伤等引起水稻生长发育不良的因子对病害的发生均有利 4、发病条件 4.1土壤质地 一般酸性土壤、沙质土壤和泥质土壤上栽培的水稻发病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土壤缺水干旱或土壤水分过多,均可加重发病 4.2土壤肥力 一般土壤瘠薄、缺肥时发病重,尤其土壤中缺钾,更易发病 4.3品种 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表现明显的阶段抗病性 5、防治对策 该病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深耕改土和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5.1改良土壤 深耕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增加吸水、吸肥力量,提高抗病性;增加有机肥,改善沙质土的团粒结构,适量施用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促进有机质的正常分解 5.2合理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同一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协作施用合理使用微量元素肥料发病田增施氮、钾肥有肯定的防病效果 5.3科学灌水 要结合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科学用水,防止脱水受旱,也要避开长期深灌,以实行浅水勤灌最好 5.4药剂防治在胡麻斑病发生区,合理施药是掌握病害发生危害的重要手段大田施药的时期和次数是建立在田间病情监测的基础上,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状况综合考虑,应把握在发病初期施药 5.4.1种子消毒处理 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21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

      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浸6天,20℃~25℃浸1~2天,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厘米,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然后用薄膜掩盖闷种3小时 5.4.2秧苗带药移栽 发病秧田、旱育秧、两段育秧在移栽前3~5天,每667平方米用20%三环唑600倍液60千克喷施后带药移栽;一般秧田采纳三环唑浸秧苗,即将拔起的秧苗倒置T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药液中浸1~2分钟后捞起,堆闷20分钟后移栽 5.4.3喷药爱护 针对感病品种和易感生育阶段,结合田间病情和天气变化状况,适时施药防治本田防治,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的状况下,首次施药不宜过迟稻株上部3片叶片病率为3%左右时准时施药每667平方米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25%咪鲜胺乳油60~100毫升,或2%春雷霉素液剂100毫升,对水50~60升喷雾 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