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时期课件 新人教版.ppt
7页第第6 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春秋后期, 农具和 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业、 业、 业、 业以及 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 交换市场, 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铁制 牛耕 青铜 冶铁 纺织 煮盐 漆器 商品 金属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王室衰微1.制度变化:西周的各种制度在 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 ,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 逐步瓦解 2.王室衰微: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 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 ”,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 3.政由方伯: 地位下降,大的 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春秋 世袭 分封制 洛邑 共主 经济支持 周王室 诸侯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诸侯争霸1.表现: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 和 也先后北上争霸 2.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 ”“ ”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 尊王攘夷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吴国 越国 诸华 诸夏 民族交融 1.古代农具的改进 2.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1)王室衰微:春秋时期,周王室自身的实力严重削弱①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大量减少西周强盛时,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的土地平王东迁后,西土为秦国所有,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减少后来,由于诸侯的侵吞、外族的占据和对立功诸侯的赏赐,王室土地越来越少土地减少了,人口自然也跟着减少②兵力大为减少土地、人口减少了,财力、物力、兵源自然又跟着减少西周强盛时,王室直接掌握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2)诸侯争霸:周王室掌握的土地、人口、兵力的减少,表明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削弱,周天子逐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较大的诸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材料研读(第28页)答案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分裂割据的状态问题思考(第29页)答案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课后活动(第30页)1.答案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及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这主要反映了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2.答案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回国后,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并反问自己:“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部下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