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届高考地理 梯级演练 自然地理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新人教版必修2.doc
9页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双基题组】(2014·汕头模拟)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上图中( )A.b 增强 B.d 增强 C.e 增强 D.c 增强2.图中 b 的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因为(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附近小B.赤道上 b 经过大气路程比北回归线附近长C.赤道地区的云雨天气比北回归线附近多D.赤道上的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附近长(2013·苏北四市联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 3、4 题3.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 2 -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4.此时,图中 M 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014·鹤岗质检)2013 年 10 月 22 日、23 日,鹤岗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鹤岗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据此回答 5、6 题5.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6.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高考题组】1.(2013·安徽文综)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 月 12 日 晴朗 B.6 月 5 日 晴朗C.3 月 22 日 多云 D.6 月 20 日 多云2.(2013·天津文综)2009 年 4 月 14 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 3 -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 1 月平均气温达 13.6℃(昆明为 7.7℃,成都为 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 a 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 b 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4 -分析攀枝花 1 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真题拓展】1.(2012·安徽文综)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 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5 -A.Ⅰ>Ⅱ>Ⅲ B.ⅠⅢ D.Ⅰ>Ⅱ,Ⅱ乙>丙>丁第 4 题,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故 M 处为东北风方法技巧】等压面的判读方法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 PA>PE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如图 PA 同时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白天温度高(晴天温差大) ,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有利扬尘产生 8 -【加固训练】 (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完成(1) 、 (2)題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铺”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解析】 (1)选 B, (2)选 D第(1)题,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透过塑料大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热量之后,以长波辐射向外散热,受到塑料大棚的阻挡,热量不易散失,塑料大棚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热量条件第(2)题,影响瓜果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有光照和热量;拉萨地区光照条件好,热量欠缺;大棚内地面降温速度比较快,温度比较低,而空气中大气温度较高,所以将西瓜架空,有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高考题组】1.【解析】选 D根据日出日落时刻推知该地昼长约为 14.5 小时,北半球为夏季;该日 12时~13 时太阳辐射下降较快,可能是由于多云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导致的,故 D 项正确素材链接】大气的削弱作用在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减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减弱得显著,这种现象被称为大气削弱作用或衰减作用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能够到达地面反射作用: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9 -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尘把太阳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都是大气散射的结果2.【解析】选 B由材料可以看出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和向岸风共同引起海水涌向陆地造成的。 结合图可知四处风向如下表:地点 风向甲 东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乙 东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丙 东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丁 东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只有乙处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风暴潮影响最严重3.【解析】从图 a 中可以看出攀枝花在四川盆地地区,北部有众多高大的山脉阻挡冷空气侵袭;从图 b 中可知攀枝花处于长江谷地,城市位于海拔 1 000 多米的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真题拓展】1.【解析】选 C三区域中,Ⅱ区域为盆地,气温最高2.【解析】选 C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出该地为青藏高原地区,该地纬度为33°N,处于中温带,但夏季气温较低,是由青藏高原地势高所致3.【解析】选 D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布,可知丙地上下温差最小,大气最稳定甲地上下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误区警示】 (1)对流运动的强弱主要与温差有关在大气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2)湖泊与其周围地区存在热力环流现象4.【解析】选 B臭氧能够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而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