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doc
11页1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对角色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总体情况、选择倾向、教师指导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发现:不同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设置不同,角色游戏的内容有明显的性别与年龄差异;教师在选择角色游戏时价值定位不同,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与依据也不同;教师在角色游戏的指导方面不仅水平较低,而且存在权威、伪装游戏者、惯常模式对游戏的破坏依据研究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现状;指导一、前言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①]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角色游戏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达到比较高的状态然而,在近几年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角色游戏却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在幼儿园的受关注程度与日下降,许多幼儿园只在区角开设简陋的娃娃家作为角色游戏的场所,或将角色游戏作为某个活动的穿插部分,更甚者有些幼儿园已经不再开展角色游戏了实践中的角色游戏处在了“可有可无”,甚至“冰点”的位置上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幼儿园观察及与幼儿教师访谈,对目前角色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着重从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总体情况、价值选择、教师指导这三个方面对角色游戏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以期为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些策略与启示。
二、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1.问卷编制本研究采用结构型与半结构型相结合的方式设计问卷,其中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半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为辅初测问卷编制完成后,在随机选取的调查对象中进行了试测,问卷回收之后,针对初试中被试的反馈,对问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2.调查实施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 10 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8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51 份,有效回收率为 83.89%幼儿园的调查范围,按幼儿园级别来分:市甲级园(95 人,占被调查总数的 56.29%),市乙级园(32 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2.52%),市丙级园(2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 14.57%);从性质上来看,公办园(64 人,占被调查总数的 42.38%),民办园(28 人,占被调查总数的 18.54%)、企业园(31 人,2占被调查总数的 20.53%)、机关园(28 人,占被调查总数的 18.54%),所得数据均用SPSS13.0 统计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处理二)观察记录随机选取一所甲级幼儿园的小、中、大各一班为观察对象,在该幼儿园的“社会一条街”[2]进行深入观察 18 次(小、中、大班各 6 次),观察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幼儿的表现,在观察过程中用观察记录表和数码像机详细记录游戏的整个过程、教师的指导情况及幼儿的表现。
游戏结束后,将观察记录和摄像机拍摄的内容进行整理、编码、分类并对其分析三)访谈记录选取市甲、乙、丙级三所幼儿园,对该园的幼儿教师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目标定位、价值选择、指导方式、对角色游戏的满意程度和目前开展角色游戏的状况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录音,最后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三、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现状及分析(一)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总体状况1、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不同,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类型幼儿园设置固定的角色游戏时间不同公办幼儿园中 54.69%班级设有固定的游戏时间,机关幼儿园中有固定角色游戏的班级占 42.86%,企业幼儿园中有固定角色游戏的班级占 41.93%,而民办幼儿园最少,仅占 10.71%2)不同类型幼儿园进行角色游戏的时间长度不同具体见下表 3-1表 3-1 不同类型幼儿园一天中进行角色游戏的时间幼儿园类型 15-30 分钟 30-45 分钟 45-60 分钟 60 分钟以上公办 46.86% 39.06% 14.06% 0民办 32.14% 67.86% 0 0企业 64.52% 29.03% 6.45% 0机关 42.86% 25.00% 32.14% 0从表 3-1 发现,目前幼儿园一天中进行角色游戏的时间都较短,开展角色游戏时间超过 60分钟的幼儿园几乎没有。
2、幼儿园角色游戏内容的性别差异观察中笔者对不同性别幼儿选择角色游戏区域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分析见表 3-23表 3-2 男女幼儿选择角色游戏内容的差异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和 F 值 显著性水平军营 组间 406.125 1 406.125 361.000 .000组内 6.750 6 1.125 总体 412.875 7 理发店 组间 21.125 1 21.125 5.337 .060组内 23.750 6 3.958 总体 44.875 7 超市 组间 45.125 1 45.125 25.186 .002组内 10.750 6 1.792 总体 55.875 7 医院 组间 128.000 1 128.000 76.800 .000组内 10.000 6 1.667 总体 138.000 7 餐厅 组间 2.000 1 2.000 .889 .382组内 13.500 6 2.250 总体 15.500 7 娃娃家 组间 200.000 1 200.000 88.889 .000组内 13.500 6 2.250 总体 213.500 7 表 3-2 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六个游戏区域中,军营、超市、医院、娃娃家这四个区域的显著性水平 sig 值都小于 0.05,其中军营、医院、娃娃家这三个区域的显著性水平等于0.000,表明男、女幼儿在选择游戏区域时,存在极强的性别显著性差异。
而在理发店和超市的显著性不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两个游戏区域里的角色本身就不存在性别差异,如:售货员一职就比较中性,男女幼儿都可扮演以下用条形图就男女幼儿对这六个游戏区域的选择情况进行描述图 3-1 不同性别幼儿选择角色游戏区域的情况从图 3-1 中可以发现,性别不同的幼儿在选择区域的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根据图,将男、女幼儿选择内容的人数按高到低进行排列,具体如下:男孩:军营>超市>餐厅>理发店>娃娃家>医院女孩:娃娃家>医院>理发店>餐厅>超市>军营4男孩参加“军营”的人最多,因为他们喜欢扮演强有力的超级英雄的角色,打打杀杀、喜欢冒险;相反,女孩则倾向于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模仿日常家务和抚育孩子的任务,因此,女孩参加最多的游戏区域是“娃娃家”3、幼儿园角色游戏内容的年龄差异表 3-3 小、中、大班幼儿选择角色游戏区域的情况区域班级 军营 理发店 超市 医院 餐厅 娃娃家小班 人数(N) 23 10 13 12 14 20百分比(%) 20.77 15.38 14.62 15.38 16.15 17.70中班 人数(N) 31 9 13 11 7 23百分比(%) 32.98 9.57 13.83 11.70 7.45 24.45大班 人数(N) 27 20 19 20 21 23百分比(%) 25.00 10.87 14.13 13.04 15.22 21.74从表 3-3 中可以发现,小、中、大班幼儿在选择角色游戏时具有相似之处,处于前两位的都是军营和娃娃家,而在对其它四个区域的选择上则存在着差异性。
小班幼儿选择的游戏区域由高到低依次为:餐厅——超市——医院——理发店;中班幼儿选择的游戏区域由高到低依次为:超市——医院——理发店——餐厅,各游戏区域之间的人数有较大的差异,如:选择军营的占了 32.98%,而选择餐厅的人仅占了 7.45%;大班幼儿选择的其它四个游戏区域没有较大的起伏,相对来说各区域之间的人数还是比较相近的二)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选择倾向1、教师对角色游戏的价值定位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价值究竟何在?调查结果见图 3-2图 3-2 不同类型幼儿园对角色游戏的价值定位5从图 3-2 中发现,总体上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对角色游戏的价值定位相差不大,排在前三位的都是满足幼儿学习需要、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几乎没有选择达成教学任务这一项但也有细微的差异:公办幼儿园选择最多的是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占 59.38%),其次是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占 39.06%),第三是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占 31.25%),这三类的选择人数相差不是很大;而民办幼儿园选择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的人数最多(占 50.00%),其次是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占 46.43%),第三的是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占 3.57%),这三者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2、教师选择角色游戏内容的来源图 3-3 幼儿园角色游戏内容的来源分布从图 3-3 中发现,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占总体的55.63%;其次是从教材中选择,占总体的 25.17%;再次是课外参考书籍,占总体的11.26%;最后是其他类,占总体的 7.96%,其他类包括来源于网络、教师的想法、幼儿的提议等等3、教师选择角色游戏内容的依据表 3-4 幼儿园教师选择角色游戏内容的依据选择依据 人数(N) 百分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4 22.51幼儿的发展需要 101 66.89教师的想法 11 7.28家长的要求 5 3.31从表 3-4 数据可得,幼儿教师选择角色游戏内容主要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依据,占总人数的 66.89%其次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共有 34 人选择此项,占 22.51%而选择依据教师的想法和家长要求的人数较少,分别占7.28%和 3.31%三)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观察中征得教师的同意,我们主要利用数码摄像机把幼儿角色游戏过程及教师指导的情况做了全程的拍摄,然后进行回放分析,分析教师在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归类,最后转录成文字形式来表述。
具体分两个方面:1、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角色观察发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主要有三种6角色状态:第一、忽略型此类教师在幼儿游戏时无所事事,袖手旁观,或将幼儿游戏时间当作自己休息或与其他人聊天的好机会,根本不关心幼儿游戏中所发生的事情第二、保护型此类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保护幼儿的安全,防止游戏中幼儿出现冲突或者发生意外状况,她们更关注的是游戏中的安全隐患等,而对幼儿的游戏内容却并不太关心第三、介入型此类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关注幼儿的游戏,以不同的方式,如角色介入、材料介入、直接介入等方式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这三种类型的教师在观察期间都有出现,忽略型的出现频率较低,只有 2 次;保护型和介入型的出现频率较高,在每次观察中都有出现小、中班教师较多属于介入型,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大班教师则多属于保护型,他们会在游戏过程中,来回察看,确保游戏过程不发生意外事件在与中、大班教师访谈时,他们是这样表达看法的: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较强,所以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安排游戏的进程,教师太多的指导会影响孩子游戏的进程的2、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据观察,教师在角色游戏的指导上存在这样几个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1)教师的“权威”身份对幼儿角色游戏的破坏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或与教师预先的活动思路产生差异时,教师就会以“权威”身份直接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干预幼儿的游戏。
案例 1[3]:“娃娃家”的“妈妈”正在做饭她从“厨房”拿来“菜刀”,对着一个茄子,用力的切着,无论她怎么用力,茄子就是切不开她直接把茄子放在了锅里,可是茄子又太大了,那么小的锅里,根本放不下于是她就拿起茄子,把它折成了几段正好走过娃娃家的教师看见这个情况后,批评了“妈妈”的做法,说:“娃娃家里的东西都是幼儿园的,来这里玩的小朋友怎么可以随便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