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关于高校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428057
  • 上传时间:2021-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关于高校深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大学根本的任务本文拟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提出对素质教育的若干认识和对策,以就正于大家  一、什么叫素质教育  在目前的中国高校,只要说到教学工作,说到人才培养,就会提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存在着一种泛化的可能因此,在讨论素质教育之前,我们应该有一个概念的框架  首先,什么是素质学术界通常将人的综合素质分为非智力素质、智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三大方面,非智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是我们常说的“情商”(EQ),智力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等方面,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智商”(IQ)也有人认为.通常所说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  在本人看来,不管学术界如何界定,说到人的综合素质的组成,不外乎我们一直所说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现在我们特别强调一个“美”字,是针对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中艺术类教育缺乏而提出的我们不妨再重温一次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所提出的,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方针,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认为这一段话,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内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正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我们的目标其实是一贯的,只是我们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手段和方法上出了问题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往往过分地强调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全面发展”四个字,才有了需要不断地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全面发展”这四个字的一种回归,就是要回到我们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上来,切切实实地推行这一方针这就是素质教育真正的内容  二、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认识  (一)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制定各类教育政策时“度”的把握  素质教育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涉及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关键还在于我国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在制定各类教育政策时关于“度”的把握  高校的素质教育并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各个环节中的素质教育问题小学和中学的素质教育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但我们也不妨关注一下从中学到大学的一个必经阶段高考目前我国实施的高考制度,是一种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制度,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但是,在制定高考政策时,我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应该注意其中的“度”的问题,不能在强调一个方面的时候忽视了另一方面例如,在今年的高考录取过程中实施“阳光招生”,这从强调高考公平性的角度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调“阳光招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强调了“一分也不能少”,最后还是以分数定高低,一些高校在录取时甚至1:1投档,这种“一分定终身”的政策导向对于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不利的我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在教育公平的大前提下,给予各大学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使各高校在录取时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范围的选择空间目前,许多著名高校在博士、硕士的录取中已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更加强调招生面试的权重,大范围的录取采取笔试,而面试则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面试由导师考核小组决定,面试不合格,一票否决这种做法,既考虑到了招生的公平性,同时又考虑到了学生的全面素质事实证明是一种较好的做法本科招生录取是否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是值得教育主管部门考虑的  (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素质教育实际上涉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它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教育,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个人的素质往往是在细微处显示出来的,我们说一个人素质很高,不会有一个定量的衡量标准,只能是“模糊”地去把握它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诚信之心、爱心、公德心、团队精神,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对他们进行教育,但其效果却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无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素质教育是贯穿于我们教育的始终的每一堂课、教师的一举一动、学风校风,都与学生素质的培养相关  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大学里提倡素质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氛围大学的课程体系、教风学风都与这种氛围的形成息息相关现在国内的许多高校尤其是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为了推行素质教育,都设立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形成的过分专门化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反拨高等教育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强调理工科的教育,用最快的速度培养一大批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当然是有其合理性的;而在建国50多年后的今天,强调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样也有着紧迫性和合理性在大学中设置素质教育课,就是这种合理性的一种体现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设置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推理:我们说一些课程是素质教育课,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其他课程就不是素质教育了呢?从素质教育的内容来看,答案是否定的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的,人文课程,艺术课程是素质教育,数、理、化、生、地等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同样也是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是设几门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聘几个人文素质教育的老师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无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从而形成一种氛围,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片面地强调每个学生一定要修多少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素质教育就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这要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三)要认真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由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概念是针对以往我国高校片面地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让学生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学不深,从而忽视了专业的教育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概念我们讨论的素质教育是一个涵盖了高等教育所有方面的概念,当然也包括了专业教育在内。

      素质教育不是一个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我觉得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这个提法可能会更恰当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对矛盾我们必须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可偏废大学教育的本质正是通过专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专业的素养,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必须寓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如果这两者有所偏废,就可能面临两者皆损的局面  (四)要认真处理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因此,在现阶段提出素质教育就不可避免地不断强调人文素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我们的确要强调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忘了科学素质也是一个素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素质的训练,逻辑思维的培养对文科学生甚至理科、医科等的学生而言,都至为重要不能片面地强化学生感性的一面,理性的科学素质就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而言,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五)在素质教育中,要尤其强化学生国家民族的观念  推行素质教育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需要一大批有着较高综合素质的劳动者。

      强调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使学生成为精神贵族,更应该培养学生为国家民族贡献才智的使命感孙中山先生为我校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以及“学生立志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教诲,其立足点正在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强调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学生要有大的气魄和胸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仍然应该是所有中国的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力  强化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目前,在中国高校中普遍推行的“两课”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但大学中“两课”教育的实际也告诉我们,要上好“两课”,使学生没有厌倦心理,其教学方式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改革,我们的“两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种政治理论的阐释上,而更应该直面各类现实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各种模糊的认识,只有这样,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才可能落在实处  (六)推行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就是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认真地处理好教育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所从事的事业感到快乐的时候,才可能有不断向前的欲望,也才可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视学习为一件快乐的事情的时候,他才会有真正的学习的动力,而个性化的学习正是“快乐地学习”的前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冒尖,鼓励学生一马当先,甚至异想天开,因为这是素质教育的真义所在  (七)推行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学生中营造一种求真求知,崇尚科学,共同向上的良好的团队精神,只有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富于团队精神的学生,才是一个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团队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成大事的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科研团队的协作,要完成重大的科研项目,是不可想象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高也有赖于无数富于团队精神的国民的共同努力  团队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的人,不仅要善于领导别人,还要善于被领导,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当然对,但还是有其片面性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人人都想当元帅,最终也就无所谓团队精神,我们也就有可能一事无成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具有一种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素质,而且也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后与人群更好合作与沟通。

        (八)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尤其强调教育者本身的自我教育  说到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问题;说到素质教育,首先也是教育者的素质的问题我以为,教育者的素质,包括教师的素质和机关干部的素质,是一所大学中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他们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经师”,就是“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可以讲解经义,教人以学问的人,而所谓“人师”,则是“谨身修行,足以范俗者”,自己的人品修养很好,足以成为学生楷模的人  我们大家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学习阶段中有过很多老师,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已经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忘了但总会有这么几个老师,终身难忘,想起他们,我们就会心生感激之情这些老师不仅教了我们知识,更教了我们如何做人,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他们的影响记起当时他们给我们上课时的情形,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温暖,感到如沐春风,这就是“人师”,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一种人格的力量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我们提倡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亲切、温暖、坦诚的关系,要有人格的交流和情感的熏陶,要在愉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