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能源领域合作问题探讨论文.docx
4页中俄能源领域合作问题探讨论文中国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以及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 “减速关”俄罗斯财政收入构成中,油气资源占据 48%,而美俄之间在能 源领域展开了一场决定未来的较量, 这场较量造成国际油价持续走低, 俄罗斯卢布汇率下滑,经济“雪上加霜”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在相同世界经济现状和不同经济 背景条件下的深入合作原因和条件进行分析, 研究中俄双方合作的战 略意义一、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中俄能源合作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能源合作基本还是谁更需要 谁的博弈,不完全是简单的商业行为1. 中俄关于天然气管道铺设线路的问题已争执多年 俄罗斯希望在给中国东线输气的同时,能利用分支输到日本、 韩国,以形成对中日韩三方的制衡,并借此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 中国则希望能够建立东西两条稳定的输气管线, 获得稳定, 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风险2. 是价格之争 天然气价格因素一直以来都是中俄天然气合作的主要障碍,俄 罗斯希望能以出口欧洲的价格卖给中国, 而中国方面则要求较低的价 格除天然气外,双方在电力出口价格方面也一直存在分歧。
3. 企业方面,对双方国家战略决策的执行力还不够强企业更关心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国家关注更多的是能源 政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同时,两国企业间的合作模式还不成熟, 但这可以在今后的合作中通过磨合得到解决二、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优势1. 能源互补 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是能源的输出大国,这一点是中俄两国 能够深入发展合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能源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 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增长,其对能源的需求 在逐年上升中俄互为最大邻国,能源合作具有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 加强中俄合作对我国能源的补給有着重要意义俄罗斯是能源输出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和输入大国,两 国的国情决定了一方是卖方市场, 一方是买方市场, 双方互补性很强2. 乌克兰危机“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它的影响一直 延续到世界经济的格局和世界各国的能源合作等领域 自从克里米亚 地区“脱乌入俄”,美国便开始在多个领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俄 罗斯的经济发展中能源产业是一个重要支柱,其对外贸易的接近 70% 依赖着油气出口,能源收入占俄罗斯联邦预算收入超过 50%,因此国 际市场上的油价大幅度下降会导致俄罗斯出口能源战略的结构性变 化。
与此同时, 欧盟也开始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不断恶化的乌克兰局势使得欧盟开始通过利用替代品以及扩大进口渠道等措 施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方面的依赖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各 国之间开始了能源的博弈, 导致了俄罗斯一直依赖的能源出口结构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俄罗斯开始调整能源的出口战略,逐渐 的将出口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这是基于国际局势的错综变化所作 出的长期考量俄罗斯油气销售市场的东移,为中国获取战略资源创造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XX年5月和11月,中俄先后达成东线和西线天然气供 气协议,俄罗斯对华出口天然气将达到每年 680亿立方米以上 中俄 油气贸易迅速推进, 正得益于乌克兰危机和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推 动3.APEC 会议在 XX 年 5 月,中俄两国签署了“世纪大单”之后,使得中俄能 源合作取得最大进展的事件便是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的举办 XX 年 11 月 9日,中俄两国元首就发展中俄关系和促 进战略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次 APEG会议上,中俄东 线天然气管道和东西两线增进原油、 油田、水电和核电合作等一大批 项目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此次峰会两国围绕天然气领域共签署了 24项协议,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安全等 领域的文件从格局上看,中俄天然气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后,中国四大天 然气进口通道格局已成,包括:中亚管道天然气、中缅管道天然气、 中俄管道天然气,以及沿海进口液化天然气通过从俄罗斯引进石油和天然气,减少国内煤等矿产的开采,降低污染,同时采用清洁能源,减少 PM2.5的排放三、结束语 由于能源地域分布的不均衡及现代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高度依赖, 能源成为世界贸易的第一大商品, 而中国与俄罗斯均是世界能源贸易 的重要参与者 中俄能源合作得益于地缘优势和能源安全的共同利益 诉求,目前双边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属于阶段性的, 随着两 国政治互信水平提高, 能源合作方式调整及多边能源贸易机制的健全, 这些问题将会逐步消解, 中俄能源合作将会进入到一个稳定的快速发 展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