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dream****gning
  • 文档编号:145190406
  • 上传时间:2020-09-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2、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每单元8课,共32课在本册书中有很多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对比试验中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沉浮,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当把物体放入一种液体,形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质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重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第二单元“热”:本单元从关注身边的冷热开始,了解人类获得热能的一般途径,了解一些影响热的产生的因素。

      其中通过“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其次学生开始关注热量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通过“水受热上浮原因”的研究,引出“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研究活动连续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从液体的热胀冷缩到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到身边的很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然后开始关注引起物体温度变化的热传递现象观察中学生会发现,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并发现这种传递是有方向的最后设计保温杯活动,一方面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们意识到科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服务于生活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首先,主要让学生对某一个时间段进行估计和感受,其次通过对各种计时工具的学习,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日晷、水钟和摆钟的构造和原理最后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的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共有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级和极昼极夜。

      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级和极昼极夜的现象本单元是这册书中较难理解较为抽象的一个单元,可以采用模拟实验、游戏、代表性资料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3、 学生分析: 在任教五年级科学课的半年中,总体来说,女生学科学态度较认真,男生理解能力较强,思维活跃但是纪律稍差,有待改进,需要和班主任联合制定奖惩措施来改变上课的行为习惯 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虽然孩子们喜欢动手实验,但是实验时的规矩还没有养成,由于课时紧张,有些实验不能在课上操作,这也增大了提升学生兴趣和课堂良好习惯的难度 2、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3、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4、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得证据做好记录愿意合作交流2、教学难点: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想法、评论,并与他人交流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六、教学措施:1、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在第一单元“沉和浮”中,将多次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设计实验上一学期初学生对控制变量法很陌生,经过一个学期反复的学习与运用,部分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一学期的实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仍然具有挑战性2、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书中的实验并不能每一个都进行,每做一次实验,每次学生动手操作都要从现象中总结出结论与规律,观察记录和实验记录会给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带来很大的帮助3、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除了实验,现代教育技术也很大幅度的吸引着学生,ppt、视频等技术的运用也会辅助我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6、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7、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如果没有条件进行可以观看操作视频,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科学欣赏 家庭科技活动八、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九、教学进度表周次时 间内 容课时一3.2-3.6始业教育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二3.9-3.13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三3.16-3.204、造一艘小船5、浮力1四3.23-3.27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五3.30-4.3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一单元复习1六4.6-4.10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1七4.13-4.173、 液体的热胀冷缩4、 4、空气的热胀冷缩1八4.20-4.24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1九4.27-4.307、 传热比赛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1十5.4-5.8第二单元复习1、时间在流逝1十一5.11-5.15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1十二5.18-5.224、我的水钟5、机械摆钟1十三5.25-5.296、摆的研究7、做一个钟摆1十四6.1-6.58、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第三单元复习1十五6.8-6.12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十六6.15-6.193、 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1十七6.22-6.26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1十八6.29-7.3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1十九7.6-7.10期末复习;期末检测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