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doc
5页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人口过亿的国家将增至17个,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报告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1.5亿,比目前增加22.41亿其中非洲地区人口将从现在的10.33亿增至19.85亿,增幅最大;亚洲地区的人口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将从目前的41.67亿增至52.32亿;而欧洲人口将从目前的7.33亿减至6.91亿,将是唯一人口减少的大洲 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有11个国家人口过亿其中中国人口最多,达到13.54亿,其次为人口12.15亿的印度其他人口过亿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 报告预测,到2050年时,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这4个非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菲律宾和越南也将人口过亿届时,印度的人口将增至16.14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将增至14.17亿,退居第二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为69.09亿,其中只有12.37亿人生活在较发达地区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在京发布2011年04月07日 14: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要发表评论][推荐朋友][打印本稿]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7日讯(记者陈郁)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社科文献出版社今天在京举办了“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
会议探讨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全球发展与治理变革的新趋势,并正式发布了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 金砖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势头明显 整体平均增长率超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 蓝皮书指出,近十多年来,金砖国家发展迅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规模世界排位提升,对发达国家赶超效果明显;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国际经济影响力提升等21世纪头10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其中,中国超过10%、印度超过7%、俄罗斯超过6%,金砖国家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率 蓝皮书认为,近十多年来全球经济构造板块重心漂移速度加快,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飞速前进,除新加入的南非外,金砖国家相继进入了万亿美元大经济体俱乐部由于经济增长较快,金砖五国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2001年的17.71%上升到2009年的24.22%,五国经济占美国经济的比重也有所上升,显示金砖国家与美国经济总量的差距在缩小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差异大,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出现了巨大反差。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88.6%下降到2000年的76.6%、2008年的20.8%和2010年的约30%而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其中,中国一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超过30%,居世界第一金砖国家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金砖国家近中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2015年金砖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GDP增量将占世界增量的1/3 蓝皮书预测,从近中期(15年内)来看,金砖国家都能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态势,赶超发展进程将延续,对世界经济的引擎作用将随着经济体量的迅速扩大而继续增强,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不含南非)的GDP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1/3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越美国居世界第1,而印度GDP则将跃居世界前5名 首先,西方各主要经济体均走出低谷,稳定复苏,外部发展环境稳定向好,将助推率先复苏的金砖国家进入新快车道。
其次,金砖国家投资潜力较大中国、印度有储蓄的历史传统习惯,加之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较低,强迫性储蓄倾向强,未来较长时期维持较高储蓄率将为较高投资率创造基础条件巴西、俄罗斯和南非有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的投资率,同时,金砖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完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将使外资在较长时期内加大流量据预测,2011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外资将高达11000亿美元,金砖国家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 最后,消费活跃和快速升级也将创造巨大增长空间金砖五国人口近30亿,特别是中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市场扩张潜力巨大,为未来留下了巨大的增长余地同时,金砖国家居民消费升级很快,与发达国家的同步发展,将极大地刺激创新发展和高新产业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源泉 金砖国家亟需推进创新能力 研发占GDP比重仅为OECD国家平均值的一半 蓝皮书指出,金砖国家在保持稳定增长和崛起的进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难题,在推进创新发展中仍面临众多瓶颈 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仍然属于数量型和粗放型增长,赶超主要体现在规模、速度上,还缺乏质量、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优势,如全要素贡献率普遍不到30%,不到发达经济体的一半。
金砖国家高新产业很弱,2006年,俄罗斯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远低于美国和爱尔兰(分别为5%和12%)印度总出口中高技术商品只占5%,中国高新产业占比虽然相对较高,但主要由外资企业贡献,而中国获得的附加值相当低 另一方面,金砖国家推动经济创新转型还面临人才、资金短缺等瓶颈,如金砖国家研发占GDP比重介乎0.9%—1.4%,只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平均值的一半俄罗斯政府每年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的预算资金大约仅有4000万美元,只相当于美国政府“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年支持资金的1/50 蓝皮书认为,金砖国家或为体制过渡经济体,或为非成熟市场经济体,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按照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8/2009年世界竞争力要素排名,金砖四国在“制度和机构”这一要素项均属弱项,低于各自的总体排名,说明四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蓝皮书指出,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在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发展方式尽快创新转型,尽快培育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提高各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原料供给、廉价出口的依附式发展模式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高端价值环节。
金砖国家在GDP规模及经济增速方面尚存差距 蓝皮书指出,就主要经济指标看,金砖国家在GDP规模及经济增速、贸易发展等方面尚存差距 一、中国在GDP规模上具绝对优势,俄罗斯、巴西人均GDP位居前列 根据IMF的数据, 2010年中国GDP为10万亿美元,而印度为4万亿美元,中国GDP规模约为印度的2.5倍俄罗斯和巴西的GDP只有2万亿美元,约为中国的1/5南非GDP为5243.4亿美元,仅相当于中国GDP的5.20%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总和但是,从人均GDP来看,俄罗斯、巴西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印相对“贫穷落后” 二、中国、印度经济增速明显领先,俄罗斯波动较大 蓝皮书指出,未来金砖国家仍将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整体高于世界经济增速,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增速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9.5%,印度经济增速为8%,俄罗斯和巴西仍然继续保持4%以上的经济增速 三、金砖国家货物贸易规模差别较大,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比重持续增加 从金砖国家贸易发展比较来看,金砖国家货物贸易规模差别较大中国货物出口额位居全球第一,出口规模约为俄罗斯的4倍,印度和巴西的8倍,南非的20倍。
2009年中国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俄罗斯出口额为3033.88亿美元印度和巴西的出口规模相差不多,南非的出口规模较小, 2009年为626.03亿美元 从进口来看,2009年,中国仍然是以1万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金砖国家进口规模之首印度以2495.9亿美元位居第二,俄罗斯以1918.03亿美元位居第三,巴西为1336.69亿美元,南非进口规模最小仅为731.72亿美元金砖国家进口占世界进口的比重由1993年的4.51%上升到2009年的11.85%,金砖国家成为全球重要的出口市场另外,金砖国家贸易占世界贸易比重整体上持续增加 蓝皮书指出,从与国家竞争力相关的指数或指标的国际排名情况来看,中国整体上竞争力最强,超过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但是,从与竞争力相关的其他指标来看,中国并不具备绝对优势我国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二 吸收外资规模居首 2008-10-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发展迅速,自1993年起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2007年提高到8.8%,世界排名跃居到第二位。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3% 2007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加上金融领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约835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5.4%,占发展中国家的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拓展,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末,在我国实有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8万家,实有投资总额达2.11万亿美元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1254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57.7%,缴纳的税收超过990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5000万个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1979-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1%,进口年均增长16.7%目前我国的贸易伙伴已达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1%和94.9%,工业制成品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 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10.3%,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