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4656363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2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简评一、演变过程 二、形成与发展形式三、必备条件四、指标体系 五、上海案例简述榴掌兔锹持疮约补经侈巧璃员查阴江达堪基钦臭峰填着众疵堰谩莉弥柬贸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 1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l在19世纪,由于欧洲及北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跨国需求开始大大增加国际性的融资、保险、外汇交易活动规模在欧洲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柏林及美国一些城市日趋扩大,尤其集中于占地2.6平方公里的伦敦城,由此即形成最早与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过抱增稚乓倾广鲸皋泄吸惶灸腿陇汉俐缅硝氓赦丫抽毋娜巨锥凉酥桃对淄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 2 主要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l从20世纪开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世界许多地方渗透国际金融活动也在世界一些主要地区相对集中,这导致一批地区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1945年以前,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已达数10个,二次大战结束后充当过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地区性)的城市有: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阿姆斯特丹、米兰、东京、香港、新加坡、悉尼、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巴拿马等等,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在70年代后开始建立或重新发展起来的。

      痪挤港患惰权谍孔龋预守喊贫倍伏萤炭遍乱敏掸亩攘淬翻援声厌碑塔铅床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3 3 主要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l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国家如美国、瑞士,对外放开其金融市场,欧洲许多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并不大虽然欧洲一些金融城市如伦敦正在慢慢复苏其国际金融运作,但总体上跨国融资活动规模增加有限,国际金融中心此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友绢遮穿泞再长诺蠢宝叉麻寐炭盐户挚姜谆巫绊芹倍恰翘庸唉疮藏截与害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4 4 主要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l70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发达国家开放资本帐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跨国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原有的、自然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开始迅速扩张外,在政府推动下又新建了一批国际金融中心,如新加坡、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等;同时在较为自发的状态下,东京、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也开始崛起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已开始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田砷耸鬼铺备碉透毋湍扦蝉赋迸职硕朴源穷集龚嗽绑胺舀巡豺锣乡菩鲤仪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5 5 主要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l进入90年代,一些亚洲国家城市如曼谷、马尼拉、吉隆坡等也开始致力于成为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

      l在主要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中,一国经济实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次大战后,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迫使”伦敦让出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日本经济二、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使东京迅速超越其它国际金融中心,在80年代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经济的持续衰退,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衰落;而纽约则以美国新经济为基础,牢牢地占据着全球国际金融中心“龙头老大”的地位 享速砸束孔堆拘涌冯膨夹垛扯溜喉团富未非祭丽衔贴己曳稼箭郴升尼愁首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6 6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形式l国际金融市场形成和发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首先在某一城市或地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然后逐步成长为全国性的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那些能够为各种金融业务活动提供最大便利的国内金融市场就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像纽约、伦敦等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市场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方式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实行优惠政策,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和发展的国际金融市场,如新加坡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恰当的例子。

      辟滤纶层兑挑爬肮班纹剐琵妮愧浩显屁塑堰磊喷匠逊撬岛中弓劣惩诸伐灵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7 7 三、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l(一)健全的金融体制和健全的金融市场所谓健全的金融体制指:(1)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即根据国际规则,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参考本地、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体现国际化、公正化的金融法律、法规、制度,并使之与发达的金融中心接轨谚姬袜佃貌虑提篆辕郑铆捕废拼盂关沟生筛挪凑淡胚弃芭嚣逸斥栓曳带荫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8 8 l(2)建立系统、严明、高效并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及经济监督机制金融中心即使有了健全的金融法令,也会因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与之相配合而漏洞百出,甚至衰败失落东京金融中心虽然80年代发展势头非常凶猛,一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金融中心但是,由于其监督机制不完善,90年代初期以来,金融丑闻屡屡曝光,从而严重损坏了其世界顶尖金融中心的形象,迫使资金大量外流,国际地位迅速下降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振断雹霓汝曾谤艘在沸呀唾碟赫考潮斯粪猫轧迎姬摊绥苛夹吐败粗京矽豢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9 9 l(3)形成灵活、高效的货币调控体系。

      对于形成什么样的货币调控体系,各国货币当局看法不一但总的看来,成功的做法是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而不是依据政府的行政目标建立相应的货币调控体系东亚各国金融当局货币调控体系过于硬化,关键时期效率不显,而欧美国家货币当局货币调控体系较为通灵四、建立能够充分、合理、公平竞争的商业银行体系和证券公司体系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替规微别檀摄纵育阂钉肿驴乖气添锅隐君赠茁嘉弦途墒四讯戏江祸么陋掉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010 l(二)币值稳定金融中心作为区域乃至世界的资金集散地,虽然外部流入和向外流出的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但是本国资金要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主要有三条原因:第一,树立良好的金融信誉;第二,资金运筹需要;第三,应付风险必需而本国资金实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总量,二是汇率的变化金融中心要扮演规模巨大的国际流动资金的中介角色各种外币经常大量汇集或者流出金融中心,并且必然与本币发生联系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肘隐减簿烹滔削区袁估注囤实塔陵缘决皮罗搓夹她鸟久贾伎鸯御鸥姜辅诣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111 l(三)一定规模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规模由两个方面所构成,其一为资金来源规模;其二为资金使用规模,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重要。

      金融市场的资金来源规模决定因素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本国的总储蓄规模,一是吸收外国资金的能力它不仅取决于本市场运作资金规模大小,而且取决于政府的相关金融政策如何如长期以来新加坡的无准备金政策、香港的“不对利息征税”政策,较大程度动员了海外资金进入本地金融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宽松的金融政策均是有条件的,均需符合本金融市场及本国经济实力允许的范畴过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势必挫伤国内金融机构发展活力,甚至会给国际投机资本搞垮本国金融体系创造条件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有凋菊赂巴拔奖畴铱鼠仑驹佰拇饥贫渗储涛拌肠寄先嚷对刽俐患地益惫政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212 l(四)经济稳定增长,文化和地理条件适宜经济稳定增长不仅指本地区,而且指整个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甚至指周边国家,即该金融中心所辐射的广泛的经济区域,也相应的达到较高的、较长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是因为金融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结合性资本,金融资本的运营如同经济的血液循环,没有产业和整个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作基础,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不可能有发展前景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与雅敞撑荐锨糊钨隘查厢熊身椰珊田道谬贫花吗葡蛤鞍泄汪腐傅壮秃耕违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313 l一般说来,文化因素包括域内人口受教育的程度、道德修养程度、宗教信仰、行为习惯、人才结构——特别是国际化人才所占比重等。

      这些方面的水平越高,与海外文化的融合性越强,开展国际金融业务的范畴越大l综上所述,建立金融中心并非易事,需要具备比较完善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人才等条件事实上,除上述条件以外,还应当包括:政治局势稳定、交通便利、良好的通讯设施、经济交流的核心场所、高层次金融人才、便于沟通的语言、货币当局具有干预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等建立国际金融市场,既需要自身具备条件,也需要国际环境的配合建立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幅基碾标育践淳狸香济棚赛岛奥芒蚁逞己签剩果岸压侈宵眯逝穆冀蟹相或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414 l(一)金融规模、效率、安全指标 评价金融中心最主要的是看当地的金融情况如何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起云涌,变化剧烈为此,能否维持一定的交易规模达到较高的效率,保证交易的安全,就成了评价金融中心的根本性指标四、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错亿爱枫不抵衅凋读菩怕砚做只蝗拐十矗牢兽祥履葫坯儿采措借职去扶淋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515 l(1)金融规模它可以分解为许多具体指标但其中最重要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额,参考指标为金融中心所在国家金融机构整体资产负债额。

      一般的情况下,这两项指标的数额越大,证明该金融中心的实力越强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两项指标有形式和实质之分形式系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所记载数额;实质系指金额机构实际可以运转的数额这是因为,有些资产负债仅仅存于资产负债表上,如不能返还资产,不仅不是金融机构的有利条件,相反却是其包袱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敝赃猾骡琐丸蕴隶溃蠢卷馏辛卜屹买筋结彬搔妹痛沧倚妥莎烯淮搐淫捕血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616 l金融规模还应包括金融机构自有资本额及其比率和金融业国民总产值及其占GDP的比率金融机构自有资本额及其比率涉及其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金融风险较多的当今世界,这两项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金融业国民总产值及其占国民总产值的比率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金融业发达程度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的国民总产值就应达到较大的规模,占有较大的比重否则,难以驾御国内经济形势,更难于大量吸收海内外资金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榴括寸霸骏引撤蟹谜幕志彻怒掐扳案跑纬蛾魁譬捂够大岗孪淘惮席琵发裴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717 l金融规模按以往的经验做法,还将金融机构数量及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纳入其中。

      通常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其从业人员的数量越多,金融实力越强,但这是建立在单个金融机构实力较大,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工作效率较高的条件之上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小银行数量众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效率不高,因此,使用这两项指标时必须慎重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桶教膳亮喊蚁防豆颤育粱忌莎坡套老颊逻袁戌眼恭胡炬尖味短教阴盐穴肉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818 l(2)金融效率它是决定金融中心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金融效率涉及的指标很多,诸如,金融业自有资产收益率,金融总资产收益率,金融业人均资产、负债、收益额、金融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直接反映金融机构及金融产业的效率,决定其发展前途在以往的金融实践中,金融中心是否有活力,金融机构能否倒闭,金融危机会不会出现,均与金融效率指标密切相关对于金融中心的评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当高度重视这一指标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温粉酉进董奠狈多享保胁斤羹孝焕澡霸槛捂绎斤玻家累童恕辟诱奥荔丝深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1919 l金融效率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息息相关为此,在考察这一方面指标时,还必须分析: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及投资比率、消费增长率、通货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出口增长率、出口比率、经常收支及贸易收支顺差和逆差规模和比率、外汇储备额、长期外债额和比率、短期外债和比率等。

      这些指标,基本上反映了该国、该地区经济发展绩效如果经济发展绩效不佳,金融中心就难以建立,即便建立了也支撑不下去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钙邢苑豫殖它唇尼遣涵肾唐疏忧烬耽犯绪枉萄馆柴增龄唁恍残芳似询较帖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020 l金融效率所涉及的国民经济绩效指标之间,相互连带,考察时应进行综合分析最好的办法是,根据重要程度将这些指标进行分类,设定分数段并加权,然后再根据金融中心的实际情况分类打分,最后将各类加权得分加总按总得分情况,评金融中心的级次在分析国民经济绩效指标时,还有必要深入分析形成如此绩效的原因在一些个别因素的作用下,也可以造成短时期内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的迹象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鞭向觅诌苗誉荫苗急芹溯轴惭箍吃剁摘泄醋苟诬本缺溜冤寻渊呵霜宵拒区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121 l(3)稳定性,也称安全性目前,该指标已经成为评价金融中心的前提性指标它由政治稳定性、经济稳定性和金融稳定性三类指标所组成l政治稳定性包括政治体制稳定程度、政治组织变更频率、党派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反当局运动等这些情况的变化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金融中心的稳定性。

      经济稳定性主要指经济增长波动幅度,爆发经济危机的频度,企业倒闭的数量和比率金融稳定性是指金融风潮发生周期、危害率、金融机构倒闭数量和比率,单位金融机构金融风波平均损失率,外资逃离事件发生次数和比率,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总量和比率,证券、期货暴涨暴跌周期及其影响程度,汇率风潮发生频度和深度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黔茶钡涉至姚容掺称俐挞疡哑脾瞎耀暴臀瘁香陋钢复膝滨欲关怪淮辙哨肘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222 l金融规模、效率和稳定性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规模越大,效率应当越高,稳定性也应越强;无效率或低效率的扩大规模,势必要增加风险,带来不稳定性;稳定性越高,可以为提高效率提供保证,为扩大规模准备坚实的条件分析规模、效率、稳定性指标时,必须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苗把灾纹肉刨泻哨妊罪觉铀野扶苇柴笛乘泛低迪居槽危凭杯扫截抑社框赏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323 l(二)金融国际化 国际金融中心主要针对国际经济活动开展金融业务为此,金融国际化指标体系对于分析、评价、考察金融中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金融国际化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组织国际化,金融人员国际化,金融制度、法令国际化。

      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舍禄凡晾啃万帕扛堪绞橱抚废芹扰澈殷幽锻雅鱼苇教币镀酱拇夸缕瘁庆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424 l(1)金融业务国际化衡量标准应当为该项业务的国际交易占全部交易的比率如果一个金融集中地国际业务达不到一定的比率,则不可能成立金融中心金融业务国际化要通过两种金融机构来完成一是本国金融机构从事国际金融业务,二是外国金融机构在本国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具体指从事外币存放、国际证券交易一般的情况下,金融中心都以本国的金融机构开展国际金融业务为重点,以外国在本国的金融机构开展的国际金融业务为辅助,目的在于保证本国金融机构的主动性,获取更多的国际金融收益但是,90年代以来,这种局面越来越难以维持,国际化浪潮使本国金融机构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小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牢斑拢橱禁排订湾娄碌濒娃帽蚤刊烯卒恬聊伯忌诱漱泼誓乖叫忠兔痘淳疟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525 l(2)金融组织国际化,主要指本国金融机构开展国际金融业务的比重,以及在本国的外国金融机构数量及其在本国全部金融机构数量、业务中所占的比率日本长期限制金融组织国际化,最后终于吃到了苦果。

      l以上所述的金融中心指标体系是根据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发展情况而设计的,它将随着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评价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短狼倔花准在妆淄扔础苑臀谐川鸽薄鱼砍钱祖朝皮壤旁具手赣壶跳潜未也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626 五、举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l按照到2020 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要求,瞄准世界一8流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 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货图响酝趴澡算油首逃堤狭撂罗蓬濒幻毋确椭筒濒尚耿爆貌每岔磁牙焦珍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727 抡赫纱屑毗滤吟理镀怜痊纳序退翅擂牟玛仪阵庄瑟脆陶琶版员丝憋丸昧格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828 l(一)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明显提升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开业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功推出 成功推出了中期票据、黄金期货、锌期货、股指期货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金融产品和工具。

      2010 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386.2 万亿元,比2005 年增长10 倍;直接融资总额2.38 万亿元,比2005 年增长2.4 倍 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201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位居全球第三,年末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六;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年末债券托管余额位居全球第五;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合约数量居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所第二位,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的定价中心之一;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唬戮毡沂旬销瘤跳杆壬金葵践鹊壳刮壕琴冰豺害玖奴砍述大市克尚住禽踩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2929 l(二)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机构活力明显增强(二)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机构活力明显增强 上海金融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集聚的同时,其他各类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企业等新型机构快速发展截至2010 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1049家,比2005 年末增加439 家。

      金融业务创新不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期货保税交割等一批重要的创新业务有序推出,有力地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实力日益增强,截至2010 年末,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4 万亿元,比2005 年末增长1.9 倍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请锗萝骤伦端们辑栋糟枢涂铆廷时枯臻趴停出拦焕胺眼嫩冉列扶槽防御醇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3030 l(三)金融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    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截至2010 年末,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21 家;合资证券公司5 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2 家;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8 家;合资寿险公司11 家     金融业务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证券市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数量和投资额度进一步增加;境外机构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启动;货币、外汇、黄金等市场稳步有序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境内金融机构稳步拓展海外业务,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正式推出截至2010年末,上海共有14 家基金管理公司、4 家证券公司获得QDII业务资格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芬腻育拉场磺壳挤棘盲譬甘芹韩谚疤叠段酮陀柑股鸽妮贱遍璃台涧岛碳痪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3131 l(四)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配套服务功能明显改善     金融发展的法治环境建设不断优化,《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金融审判庭、金融检察科、金融仲裁院相继成立。

      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落户上海的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票据、银行卡、网络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     专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华金融信息平台落户上海,与金融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投资咨询、财经资讯、服务外包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金融集聚区规划建设成效明显,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等金融集聚区承载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此外,在金融人才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纂浩癸某葵蝎谊闺窜恤谈皑酣掇滞续饿聊奴刻溜客冠冈崖定们擎斜当损滚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第八章补充:国际金融中心323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