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pdf
13页目 录 1、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2、 《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3、 《古生物地史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4、 《结晶学及矿物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实验三、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实验三、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用 V 字形法则分析倾斜岩层的产状; 2.认识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3.掌握编绘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二、说明 (一)分析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倾斜岩层是岩层产状的一种类型 提问: 1.何谓岩层产状? 2.岩层的产状类型有几种? 水平岩层、直立岩层和倾斜岩层 其中倾斜岩层是最普遍的一种产状类型 3.不同产状类型的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怎样? 水平岩层的露头界线与等高线平行 直立岩层的露头界线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影响 倾斜岩层的露头界线与等高线交切,形态复杂 4.何谓 V 字形法则? 指倾斜岩层在地表的露头界线形态受地形控制,在山脊和沟谷处呈特征的 V 字形, 并且 V 字形的形态受地形、坡向和坡角的影响的一种规律性。
5.V 字形法则仅适合倾斜岩层吗? V 字形法则不仅适合于倾斜岩层,也适合各种构造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等 6.V 字形法则有几种表现形式? 相反相同—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向相反露头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 露头界线弯 曲度坡角,露头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 向相反; 相同相同—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等高线 7.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受哪些因素控制? 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受岩层产状、岩层厚度、地形三重控制 (二)认识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提问: 2.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有何异同? 3.不整合的形成时代如何确定? 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的区别: 平行不整合:1)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平行;2)但其间缺失地层 角度不整合:1)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不平行,界线交切,上覆地层底面界线切 割下伏不同时代地层界线;2)其间缺失地层 不整合形成时代的确定: 下伏地层最新地层之时代之后,上覆地层最老地层之时代之前 分析凌河地形地质图: 1.图中有几种产状类型的地层? 2.依 V 字形法则,哪些地方是相反相同?相同相反?相同相同? 3. 哪 些地层之间存在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形成时代? 4.马鞍山北侧和南侧依 V 字形法则各属于什么性质? 5.C2呈闭合曲线与K2的闭合曲线有何区别? (三)绘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1.选择剖面位置 在对图区地形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横穿图区主要构造布置剖面,剖面线标在平 面图上并在两端标上剖面标号。
2.绘地形剖面 剖面图上确定剖面基线, 基线标高比剖面最低点再低 2cm±,长度同平面图 (相同比 例尺) ; 两端作垂直线条比例尺,高度比剖面最高点再高 1cm±,并标上高程,垂直线条比 例尺宽度 1—2mm,比例尺与平面图同,两端标剖面标号; 将基线与平面图上剖面线平行, 将平面图上剖面线与各等高线交点—铅直投影到剖 面图相应的高程位置上 按实际地形连成平滑曲线 3.完成地质剖面 将平面图上剖面线与各地质界线(地层分界线、不整合线)的交点也一一铅直投影 到地形剖面曲线上; 按各点附近的地层倾向、倾角绘出地层界线,如剖面与岩层走向不垂直,需按视倾 角绘分层界线(剖面方位与岩层走向夹角在 85-95°之间不用换算) ;地层界线长 2-2.5cm 4.标注分层岩性花纹、地层代号、岩层产状和剖面方位 各分层按岩性绘上岩性花纹,垂直地形线 1-1.5cm;注明地层代号,剖面下方两界 线间;剖面上标产状:倾向和倾角;剖面右端标出方位 5.标注图名、图例和比例尺 图例,注意位置、齐全、顺序(先地层,后岩性,地层先新后老) ; 图名,注意字体工整; 比例尺,图名下方。
三、作业 1.绘制凌河地质图中的 A—B 地质剖面图,注意先绘不整合界线,再绘地质界线 2.读南涧镇地质图 哪些地层为水平岩层?哪些地层为倾斜岩层?哪些地层间存在不整合?不整合的 类型和形成时代? 《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基础地质学是针对一年级开设的第一门地质类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让从没有接触过地质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地质学的基本体系有所了解,能够认识常见的矿物岩石标本,掌握常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的产物,课程的基本技能如:标本的肉眼观察和鉴定,地质现象和地质图的识别和分析等内容,都是通过实验课给予初步训练,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们的方法是 :首先通过对典型的矿物、岩石和化石的标本的认识,典型的地质现象和地质图的识别和分析,最后对未知的矿物、岩石和化石的标本进行鉴定,对地下深处未知的地质构造进行推测 我们的手段是 :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表及内 实验二 常见矿物的识别(一)实验二 常见矿物的识别(一)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独立或半独立的观察和描述常见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掌握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掌握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2、将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矿物的物理性质填入表中(实验二) 。
二、实验内容:二、实验内容:识别 4 组 10 种矿物 1、方解石、石英、萤石; 2、黄铜矿、黄铁矿; 3、方铅矿、辉锑矿; 4、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 三、肉眼识别(鉴定)矿物的方法 三、肉眼识别(鉴定)矿物的方法 肉眼怎样认识或鉴定矿物呢?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掌握了实验一 《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独立或半独立的观察和描述常见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掌握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最后来识别矿物 四、矿物的肉眼鉴定 四、矿物的肉眼鉴定 第一组矿物:方解石、萤石和石英 第一组矿物:方解石、萤石和石英 相似点:浅色矿物 不同点:形态和物理性质 鉴定步骤: 1、首先看形态: 1、首先看形态: 形态是鉴定矿物的一个最主要的鉴定特征,不同的矿物它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如: 方解石:单晶体形常为菱面体,集合体为晶簇、粒状、致密块状和钟乳状等; 莹石:单晶形常呈立方体,八面体等;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 石英:单晶形常呈六方柱,顶端似锥状;集合体为粒状、块状或晶簇; 三种矿物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如果矿物发育有良好的晶体,那么我们是很容易鉴定出这三种矿物的,但好的晶体在自然界比较少,如果矿物看不到晶体,怎么鉴定呢? 2、再看矿物的物理性质: 2、再看矿物的物理性质: 方解石 形态 颜色 条痕 光泽 晶形常为菱面体;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钟乳状和晶簇等 乳白色 白色 玻璃 硬度 解理或断口 其他 小于小刀(3)三组完全 遇稀盐酸 起泡 莹石 形态 颜色 条痕 光泽 晶形常呈立方体,八面体等;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 无色、紫、绿、黄色 白色 玻璃 硬度 解理或断口 其他 小于小刀(4) 四组完全 石英 形态 颜色 条痕 光泽 晶形常呈六方柱,顶端似锥状;集合体为粒状、块状或晶簇 无色、 乳白色、紫色等 白色 晶面:玻璃 断口:油脂 硬度 解理或断口 其他 大于小刀(7)无解理 3、未知标本的识别: 3、未知标本的识别: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的岩石标本 (花岗岩) 中的石英辨认出小组可以讨论,最后没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回答你们是怎样认出石英的。
4、总结: 4、总结: 三种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对比 名称 形态 颜色 条痕光泽 硬度解理或断口 其他方解石 晶形常为菱面体;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钟乳状和晶簇等 乳白色 白色玻璃 3 三组完全 遇稀盐酸 起泡 萤石 晶形常呈立方体,八面体等;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 无色、紫、绿、黄色 白色玻璃 4 四组完全 石英 晶形常呈六方柱,顶端似锥状; 集合体为粒状、块状或晶簇 无色、 乳白色、 紫色等 白色 晶面:玻璃断口:油脂7 无解理 注意:红色字体为该矿物的最主要的鉴定特征 第二组矿物:黄铜矿和黄铁矿第二组矿物:黄铜矿和黄铁矿 相似点:金黄色 不同点:形态和物理性质 鉴定步骤:略 《古生物地史学》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实验二(珊瑚纲) 教案 实验二(珊瑚纲) 教案 珊瑚纲属腔肠动物门珊瑚化石是古生代的重要化石,特别是四射珊瑚是晚古生代海相地层中的重要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层意义 一、目的要求 一、目的要求 认识珊瑚的骨骼构造,掌握四射珊瑚与横板珊瑚的特征及区别,掌握四射珊瑚的构造组类型掌握珊瑚纲重要化石代表属的特征和时代分布 二、用珊瑚模型讲解观察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用珊瑚模型讲解观察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首先观察外形:确定是单体还是复体。
二)观察外部构造: 单体珊瑚:珊瑚体形态、大小,表壁是否存在,外壁是否完整,萼部、始端是否保存 复体珊瑚:每个珊瑚个体的形态,个体外壁是否完整,个体的组合方式-复体类型 三)观察内部构造: 观察珊瑚内部构造时必须制成薄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其横列构造,纵列构造、边缘构造以及轴部构造在切片上的表现 用四射珊瑚切面模型讲解四射珊瑚要注意观察下列构造:用四射珊瑚切面模型讲解四射珊瑚要注意观察下列构造: 1.横切面: 观察隔壁分布、排列及分级情况(隔壁分级、长短、疏密、加厚等情况) ,内沟发育情况; 观察鳞板(泡沫板)的发育、排列及形态等,注意区别鳞板与泡沫板; 观察轴部构造的有无及表现情况,注意区分中轴和中柱 2.纵切面: 观察横板的发育状态,横板是否完整、平整,其疏密程度如何; 观察鳞板(泡沫板)的发育、排列及形态等; 观察中轴(中柱)的有无及发育情况 根据观察到的骨骼构造,确定四射珊瑚的构造组合类型(带型)及组合特点 横板珊瑚注意以下特点: 横板珊瑚注意以下特点: 横板珊瑚全为复体,其隔壁极不发育,而横板特别发育,注意横板的形态、疏密、是否完整横板珊瑚还有一种特殊构造——个体间的联结构造。
提示:横板不平整的类型,横切面上可观察到横板 三、观察下列标本 三、观察下列标本 四射珊瑚: 四射珊瑚: 1.Kueichouphyllum(贵州珊瑚) C1 双带型 2. Pseudouralinia(假乌拉尔珊瑚) C2 双带型 3. Hexagonaria(六方珊瑚) D2 双带型 4. Lithostrotion(石柱珊瑚) C 三带型 5. Calceola(拖鞋珊瑚) D1—D2 泡沫型 6. Cystiphllum(泡沫珊瑚) S 泡沫型 横板珊瑚:横板珊瑚: 1.Favosites(蜂巢珊瑚) S—P 2.Syringopora(笛管珊瑚) O3—O1用多媒体薄片或实物投影逐个讲解观察标本的主要构造特征: 用多媒体薄片或实物投影逐个讲解观察标本的主要构造特征: Kueichouphyllum(贵州珊瑚):切片横切面投影大型单体弯锥柱状,隔壁细密,一级隔壁多而且长,部分长达中心;每二个一级隔壁之间生长一个二级隔壁,其长度大致等于鳞板带宽度,约为一级隔壁长度的 1/3—2/3主内沟明显鳞板带宽,鳞板同心状横板不完整,向轴部升起,故横切面上可见到横板。
双带型,隔壁+横板+鳞板早石炭世 Pseudouralinia(假乌拉尔珊瑚):实体横切面投影大或中型单体锥状至柱状,边缘泡沫带发育,对部泡沫带较主部宽,但实际保存时常脱落对部隔壁薄长,常超过中心;主部隔壁相对较短但显著增厚横板完整,微上凸双带型:隔壁+横板+泡沫板早石炭世 Hexagonaria(六方珊瑚):切片横切面投影块状复体,个体多角柱状,隔壁较稀,一级隔壁薄但较长,伸达中央,隔壁局部加厚二级隔壁限于鳞板带内鳞板呈规则的半圆形横板有些完整,有些。
